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24.6%,近年來,青少年抑郁檢出率隨年級增長呈上升趨勢,一些孩子長期處于情緒低谷。可見抑郁癥并不“小眾”,只是不易被察覺罷了。抑郁癥不是簡單的“壞心情”,而是一種疾病。
四大征兆識別早期抑郁癥
情緒低落
情緒會變得非常的低落和抑郁,而且持續的時間很長,難以自我控制。對人也變得冷漠,臉上帶著笑但是心里面卻不會感到高興。
意志力減退
對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一點小事就會讓他們覺得非常疲勞和困乏。思維能力非常的遲鈍,日常生活也非常的懶散,記憶力有所減退、言語變少等等。
自我評價低
對自己的能力非常沒有自信,總認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非常的自卑。遇事容易產生自責、自罪的觀念,對自己的評價非常低,常常用消極和否定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軀體不適
還會出現一些軀體方面的不適,比如說頭痛、頭昏、身心乏力、消化不良、食欲下降、晚上經常失眠多夢等等,到醫院檢查也難以找出具體的器質性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抑郁情緒≠抑郁癥
抑郁癥并不是簡單的“壞心情”,它有著嚴格的診斷標準,并不能依據單純的個別癥狀或簡單的篩查量表就認為自己得了抑郁癥。
健康人群也都會遇到不高興的事,可能也會感到情緒低落或壓力大,但這不是抑郁癥。
抑郁癥發病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傾向才應懷疑是否患上抑郁癥。
目前對于抑郁癥的發病機制還不明確,但普遍認為患抑郁癥是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結果,70%-80%的抑郁癥可以治好或改善,如有需要,請找專業人士進行評估和治療,不要自己亂吃藥。
生活中如何預防抑郁癥呢?
1、學會管理情緒,增強自我心理健康
通過心理暗示、注意力轉移、自我安慰來減輕壓力和負面情緒的影響;要增強自己的心理健康,可以通過心理衛生課或是講座、心理衛生書刊等方法來進行心理衛生教育,提高自己的承受挫折的能力。還要增強自我調節的能力,完善自我意識,還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提高適應的能力,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
2、適當傾訴,尋找的情緒出口
反復的壓力容易造成抑郁的風險,如果感到壓力過大時,適當的時候,也可以將自己的煩惱訴說給家人或是朋友,讓他們幫助來幫助你解決,即使他們不能夠為你出謀劃策,但是,至少你在訴說的過程中就已經好多了。
3、適當運動,緩解緊張情緒還能強身健體
運動能夠幫助我們緩解不良的情緒,除此之外,還能夠鍛煉我們的身體,增強我們的意志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豐富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去做,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感興趣,讓自己有信心能夠堅持下去。
理解、尊重、陪伴抑郁癥患者,他們需要被看到。如果您身邊出現抑郁癥患者,請及時尋求專業的幫助。抑郁癥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