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酒僧:『……醉傲風顛卒未休,杖頭明月冠南州。轉身移步誰能解,雪履蘆花十二樓。』〈虛空之中,佛語梵音,法相初現,合十一禮〉謝檀越,貧僧道濟稽首以拜。
謝衡:〈正容一揖〉道濟大師幸會。竊以水流云散,容易別離;路遠途遙,急難會面。豈料大地尚全,寸心難隔。我師忙里擔當,閑中消受,此番駕臨,必有見教?
斗酒僧:好說,好說。某年某日,和尚與那書生黃裳斗酒,奪了他當成寶貝的《九陰真經》,于是隨手寫下這本《九陽真經》。此書與少林派武功的至陽陽剛頗不相同,與道士的至陰至柔亦復有異。這正所謂:『塞旁明,久非左道;由正路,已到西天。一腳踢倒朱山,全無掛礙;雙手劈開金鎖,殊覺逍遙。』
阿青:嘟嘟嘟,老和尚大吹法螺!〈嘟起小嘴,做了個鬼臉〉我們剛說到《九陽真經》,你就出來說,書是你寫的。嘟嘟嘟,大哥哥說得沒錯,這寺里的和尚就是牛皮吹上天,連草稿都不打呢。
斗酒僧:哈哈,青城山趕羊的小姑娘,還有臨安皇宮見過的小姑娘,嗟世事之無常,嘆人生之莫定,猶是故人。可見和尚與三位這番機緣,結下因果,是謂無量無邊,常清常凈。
黃蓉:〈俯身下拜,肅容恭謹〉小女子多謝大師援手之德,救命隆恩。目今桂子香濃,黃花色勝;臨安車水馬龍,西湖風光無恙。雖未月一之書,心念再生之好。拜致殷勤,伏惟保重。
斗酒僧:哈哈,孺子可教矣。和尚細思《九陰真經》中之奇妙神功,深感其中尚有缺陷,未臻至善,在嵩山之巔凝思三日三夜,終于恍然大悟。那書生深研道藏數千卷,但知“柔弱勝剛強”,“物極必反”、“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黃蓉:〈不住輕點臻首〉《九陰真經》的根基本源,正是道家所云“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是以每稱“正言若反”,“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斗酒僧:“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只因那書生過于執著以柔克剛,是以名之曰《九陰真經》,淺見者不察,以為《易傳》中無'九陰’之名,《易傳》至'八陰退而為六陰’。殊不知書生撰作《九陰真經》,并不取儒家所撰之《易傳》中九陽六陰之說,而純自道家老學著眼。
黃蓉:那綠袍老鬼……〈吐吐舌頭〉「我怎么也被阿青妹子傳染了,打??!」那位黃裳太傅名為當世大儒,一身武學盡數得自萬藏道卷,卻偏偏要取個儒家名字來自欺欺人。也難怪多少淺見者初睹《九陰真經》,必以為大錯而特錯,全不符武學之根本道理了。
斗酒僧:和尚深思數日之后,終于從“先天陰陽圖”中悟到“陰陽調和”、“互補平衡”之至理。單純“以柔克剛”,實不如“剛柔并濟”,由此生發,總結了一整套武學精要,于是便到少林藏經閣,找那故友“青城小隱”覺遠,討來紙筆,將心中數日來所擬所思,流瀉而出,奔流如注,寫在那梵文《楞伽經》的抄本間距。寫完之后,自覺神完氣足、發前人之所未道,于“時、機、中”三要點尤能發揮獨得之見,可說乃武學巔峰之作,自覺至矣盡矣,蔑矣加矣……
斗酒僧:那覺遠人雖迂腐,到底是和尚在青城山的故友,亦有功于撰此《九陽真經》,我就將經上武學存于少林,令他自行修習。哈哈,陰陽流轉調和互補,是為“小周天”,他只修得了此境,也能從手無縛雞之力,一舉邁入當世宗師之列。足見和尚這番辛苦,確為武學另辟一高深奧妙之新天地……
阿青:王婆賣瓜,自賣自夸!我突然回想起來,當初就是這個覺遠和尚,帶著一群少林賊禿,欺負白公公,還害死了老白!——老和尚,上回在青城山還沒打夠,今日我們再打一架!〈一道強橫的劍氣沖天而起!〉
斗酒僧:哆!菩薩低眉,是以慈悲六道;金剛怒目,是以降伏群魔?!宏庩柧蹥?、金剛之軀、氤氳紫氣、盤龍真訣、九陽烈焰——【云天仙火】【天火焚城】!』
黃蓉:大師,童言無忌!——阿青,當心!——
謝衡:〈深施一禮,狀甚恭謹〉神僧已登臨天人之境,武學頂峰當世罕有,何以與小孩子一般見識?
黃蓉:我家小妹妹天真率性,不通世情,乞請大師恕罪。
斗酒僧:不客氣,不客氣,這位小檀越年初稚齡,身負先天劍氣,當是地仙轉生。和尚近日以六陽卦進陽火,六陰卦退陰符,由復卦、臨卦,而至否、觀、剝、坤,到得九陽神功“大周天”大成之境,實想再試一回玄女天罡劍氣的磨礪。——果然是絕世好劍法!
阿青:〈扁了扁嘴〉老和尚,你果然很厲害,倒似比白公公還更高明些,就當是你寫的書好了。反正阿青沒興趣,我只練我的劍。
謝衡:大師一身九陽罡氣,法相外顯,至純至陽,實有鬼神不測之機,陰陽通達之神。此等“大周天”圓滿境界,實非天人境以下所能知悉。晚輩夫婦唯有高山仰止,嘆服不已。
黃蓉:《老經》所云“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兑捉洝ゅ鑲鳌酚性疲骸扒雷兓?,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足見陰陽互濟,乾坤并重,方至于大成。小女子得閱《九陽真經》,掩卷思索,對大師不偏不倚的武學至理,更是佩服之極。
斗酒僧:哈哈,要真正練成我這《九陽真經》,第一步便是煉精化氣,由后天八卦的坎離式,修煉成先天八卦的乾坤式。水火升降于中宮,陰陽混合于丹鼎。蓋為看于見,不如看于不見。后生晚輩,且好為之。嘿嘿,和尚去也!
斗酒僧:『閱歷過許多香車寶馬,消磨了無數公子王孫。畫舫笙歌,何異浮云過眼;紅樓舞袖,無非水上浮鷗。他人久住,得趣已多;老僧暫來,興復不淺。你既丟開,我又何須。立在此,只道身閑;看將去,早已眼倦。』
黃蓉:想不到這位道濟大師,不止是靈隱寺住持,江南大宋的國師,天人之境的絕世高手,竟然就是《九陽真經》的原作者……二哥哥,你可害怕了?今后還敢不敢再誹僧謗佛,亂說一氣?
謝衡:非也,非也,應當說連這等佛門高人,竟也對本座暗通款曲,指點再三,足見為夫確是氣運交加,天命所歸,明明信心百倍了,這才是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