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黃蓉夫婦的女婿耶律齊,是絕頂高手周伯通的弟子,其實只是小時候跟這老頑童玩耍一個月,學了些全真教的內功法門,因此能在20多歲就能練到全真七子級別的武功,被勁敵李莫愁評價“縱然不及郝大通,也不會遜色于孫不二”,他的武學資質不可謂不好。
之后,耶律齊又成了郭靖黃蓉的乘龍快婿。而郭黃夫婦作為《射雕》一書主人公,是武林至高絕學《九陰真經》全本(包括梵文總綱)的所有者,更精通東邪、北丐兩門的武功絕學,包括降龍十八掌、彈指神通、打狗棒法等絕技。
中年郭靖、黃蓉夫婦
然而,在通行版本《倚天屠龍記》中,卻說耶律齊跟隨武功高強的岳父岳母十余年,又當上丐幫幫主之后,這一生竟連降龍十八掌都學不全,等于是這門神功在后世失傳不全的大罪人。這確實令人匪夷所思。因為學全降龍十八掌,只不過是《射雕》中學了兩年全真教內功的少年郭靖,就力所能及的。
為什么這個情節會如此不合理?耶律齊在降龍掌這一門的資質當真竟如此差勁?非也非也,此事說白了半分錢不值,不過就是武俠小說乃至于一切通俗文藝的普遍設定:配角無人權!
所以,耶律齊,誰讓你不是主角?
作為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通俗文藝無論影視、戲劇、小說,從《哈利·波特》到好萊塢大片,已經不止是作者個人創作的產物,而更多是作者的創作意圖和觀眾讀者心理妥協的結果。因此首先突出主角都是必然的創作原則。
但凡通俗小說,一向是“以主角之是為是,以主角之非為非”,作者營造的整個世界,從來都是圍繞著書中最重要的一個或幾個主角服務。
武俠小說這一載體,包括它后來的變種,如今天網絡汗牛充棟的仙俠小說,修真小說,玄幻小說等,同屬于通俗小說行列,其實都是為了滿足讀者在現實中不可能得到的特權欲望而存在的。
武俠小說中武功的本質,就是讀者在閱讀中,會自然而然的把自己代入第一主角,飛檐走壁,“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閱讀快感。
金庸小說作為武俠小說最優秀代表和集大成者,同樣不能免俗地有著武俠小說根深蒂固的許多弊病,每一部小說的整個書中世界,都是特意圍繞著男主角而設置并運轉的。(除了第一主角是女性的兩個短篇《白馬嘯西風》和《越女劍》)。
最典型一書就正如《神雕俠侶》,一邊是以主角楊過的悲觀喜樂和人生歷程為絕對中心,而對其余男配如對耶律齊、武氏兄弟等人,無不潦草處理和漫不經心。
耶律齊作為主角楊過同輩人中,武功最好、資質最高的人,又跟隨了郭靖黃蓉夫婦十幾年,作為女婿卻不曾得到岳父岳母的任何傾囊以授,薪火相傳。
因此,當楊過在十六年時間里武功突飛猛進的時候,耶律齊有如此好的師資和武藏條件,卻渾渾噩噩到40歲時,武功依舊停滯不前,居然在丐幫大會上連霍都都打不過。而霍都在兩代男主角郭靖和楊過面前,只不過他們掌下一合之敵。
再看看武敦儒、武修文這二武兄弟作為郭靖黃蓉夫婦的親傳弟子,為何從武功到資質全都如此廢柴?同樣人到中年,竟會被幾個作者連名字都懶得取的無名之輩生生打下擂臺?
二武兄弟和郭芙
金庸小說為了讓廣大讀者有充分代入感,或者說“代入主角特權的幻想”,男主角們一個個光環加身,在成長歷程中,世外高人、蓋世神功、奇遇福緣等各種金手指不斷,充滿了超越書中其他npc的優越感。
作者的創作意圖也好,讀者的閱讀體驗也罷,都斷然不允許其他配角來分享主角的神功秘籍,奇遇福緣,功勛榮耀,只因為這是專屬于主角的特權。
既然《神雕》一書從作者到廣大讀者,心理上都根本不可能希望二武兄弟這種“無人權”的配角,學全了九陰真經降龍掌、彈指神通打狗棒這樣的絕技;
所以,他們身為堂堂郭大俠和黃幫主的弟子,甚至可憐到連區區玉簫劍法,十幾年來都只見黃蓉舞過一次的地步,而平素和人對敵時,他們只配用江南七怪(不是越女阿青!)傳下的越女劍法,當做個人主要輸出武功。——何其悲催!
耶律齊和二武兄弟雖不能學得神功,但能分別娶得嬌妻,不至于做趙錢孫式的“單身狗你”、鐘萬仇式的“綠帽俠”,甚至都算是命運極好的了。畢竟他們還是半個多世紀前的小說人物,因此還有今天那些網絡玄幻小說男性npc們所不具備的“交配權”。
而今天男性向網文小說的共識:已經發展到“配角沒有交配權"的極端,絕對不能讓男配娶了任何出場后有描寫的女角色,,主角如果沒有把出場的每個重要女性角色“全處全收”,而是讓某個重要女性角色跟了其他男性NPC,就如耶律齊娶了郭芙,二武兄弟娶了完顏萍、耶律燕這樣,
那么胃口早被無數yy小白書慣壞了的讀者們肯定要在評論區鬧翻天,大罵作者是“綠帽黨”,不但肯定將書下架,甚至還會把作者拉入黑名單。
所以,自然沒有哪個作者非要逆勢而上,挑戰大眾讀者喜好,和自己的“錢途”過不去了。就算不甘心寫種馬后宮文,堅持一夫一妻“單女主”的書,也只好讓其他重要女角色,都和金庸筆下的程英、陸無雙、郭襄、公孫綠萼等人一樣,一生都無緣無悔地癡戀男主角,孤獨終老。
郭芙這個比女主角小龍女還更早登場的女二號,是《神雕》中僅有的例外,她嫁給戲份不多的男配耶律齊,同樣是極冒犯讀者閱讀快感的情節設定,因此作者就必須要在其他劇情中照顧和安撫讀者的情緒,盡可能讓耶律齊在和楊過的直接對比中相形見絀。
才有了耶律齊在丐幫大會上被霍都打得灰頭土臉,完全是靠楊過的不屑一顧的施舍,得了個幫主之位。與此同時,楊過更將對耶律齊至關重要的幫主登位典禮,變成了討好小姑娘的玩鬧,三枚金針襄陽賀壽,風頭出盡萬眾稱譽。
楊過襄陽賀壽,燃放【恭祝郭二姑娘多福多壽】的煙花:
最后的襄陽大戰中,耶律齊奮勇殺敵身陷重圍,楊過更趁此良機,逼迫耶律齊的妻子郭芙向他磕頭下跪,終于出了生平這口惡氣后,才肯援手施救,還要特意讓郭芙心神恍惚了一下,似乎她內心深處對楊過的愛慕更勝耶律齊,才算罷休。
郭芙、耶律齊與楊過
所以,讓天資原本甚高的耶律齊,武功停滯十余年,被楊過遠遠拋在身后,甚至學不全降龍十八掌,同樣也就可算是作者金庸又一刻意設定,只為竭力安撫那些因耶律齊娶了郭芙而“意難平”的讀者們。
至于是否違反小說邏輯,那也顧不得了。《神雕》小說及相關改編影視劇中,喜歡主角楊過的讀者觀眾的絕對人數,足以將一些對此類違和情節的不以為然撕成粉碎。
從半個多世紀前《神雕俠侶》誕生以來,在香港歷年的統計結果,該書都是讀者投票最受歡迎的一部金庸小說,包括金庸的好友古龍、倪匡等通俗小說大師,也無不將之列為自己最喜歡的金庸小說。
1984年劉德華主演的《神雕俠侶》,也是載入香港電視劇史、影響力名列前幾名的電視劇,受香港觀眾好評程度一直都高居所有金庸劇之首。
1984年,劉德華、陳玉蓮版的《神雕俠侶》
歸根結底,不是金庸“刻意突出”楊過,而是廣大喜愛楊過的讀者們,需要金庸“突出”楊過。
當然,作為一個有志于在文學史奠定地位的大宗師,金庸先生終究還是不甘心這種被讀者變相綁架的“不得已”的。因此等到他徹底功成名就,開始最后一次著手修訂自己小說時,終于在"世紀新修版"中給耶律齊“小小正名”,讓他學全了降龍十八掌,不致成為丐幫罪人。可喜、可賀。
【丐幫神功“降龍十八掌”,到南宋末年,雖繼位幫主耶律齊得岳父郭靖傳授而學全,但此后丐幫歷任幫主,因根柢較欠,最多也只學到十四掌為止。】——世紀新修版《倚天屠龍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