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暑期檔電影,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壘》,讓投資方賠了超過3個億,宣告了【流量明星+大ip+高投資大制作=高票房】的模式,終以失敗告終,可是唯利是圖的娛樂資本,當真甘心就此讓流量退出電影市場么?
眼看舊的一批流量不行了,他們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推出一批批新流量,來接連不斷試水。
《誅仙》這部由新晉流量明星肖戰和孟美岐主演,檢驗新生代流量的票房價值的影片,又嘗試著另一種模式:【流量明星+大ip+壓低成本+平臺控分】
因為盡可能壓低成本,低質服化,五毛特效,將一個“青云門”這么一個仙俠門派拍攝得猶如人間丐幫,也讓制作費用十分低廉,因此回本壓力也就相對較小。
比起3.6億投資+宣發,至少10億才能回本的《上海堡壘》,這部《誅仙1》的總成本甚至不會超過6000萬,只要拿到1.8億票房以上,就是穩賺一筆,而且只用了不到2天時間,就完美達成了。
而且,推出新流量明星前,這套規模化組織水軍,提前一年時間“養號控分”的流程,終于讓【豆瓣評分】徹底成了毫無公信力的笑話:
《誅仙1》男主角肖戰,他之前主演的網劇《陳情令》,60.3萬人評出8.1分的驚人高分。
這個數據是個什么概念呢?近年來影響力最大、國民度最高的兩部電視劇:
《甄嬛傳》8年來,累積評分人數21.7萬。
《瑯琊榜》4年來,累積評分人數33.2萬。
兩部一向將“豆瓣9分”當做優秀口碑成績之一的電視劇,如今加起來評分人數,竟不敵一部剛結束1個月的網劇。
今年公認的幾部上星爆劇:評分模型和評分人數(11萬,16萬,17萬)也都非常正常。
再看看同為網劇,去年那部連續多天保持6億以上播放量,全民向大爆的《延禧攻略》,也只不過25.9萬人去評分。
而在暑期檔占盡流量和話題度,拿下48億票房,1.3億觀影人次,華語影史第二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也不過91.8萬人打分。
而且,同為單平臺網劇,
《延禧攻略》播到一半時,已經全年齡段全方位大爆,每天播放量超過6億,收關時總播放量182億。全集播出然后上星重播,在一線衛視多次輪播,還能一直保持白天收視率第一名,持續了幾個月時間。
《陳情令》收關時,播放量40.3億,一個月后的現在,58.4億,更沒有上星播出渠道。所以,《陳情令》的受眾遠不如《延禧攻略》廣,是一目了然的事實。
然而,像《陳情令》這么一部僅限于“追星少女”們的小眾團體狂歡,絕大部分正常觀眾頂多知道劇名,對劇情一無所知的電視劇,憑什么搞出60萬人的打分數?
居然可以是《延禧攻略》的2倍多,《都挺好》的3倍多,超過了《甄嬛傳》+《瑯琊榜》之和,而且竟然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2/3?
經此一處,豆瓣網站言之鑿鑿多年的“客觀公正”,徹底成為過往,其“防水軍機制”也被有心人掌握了規則漏洞,才會被至少超過50萬小號的專屬海軍一舉攻陷!
而經歷了這部“將豆瓣釘在恥辱柱上”的《陳情令》后,男主角作為“新晉頂流”,他的主演新片《誅仙1》在豆瓣網站的待遇,也可想而知。縱然有看了電影的粗制濫造的影迷大呼上當,去憤怒打了一星,但是和手握50萬海軍的強勢資本相比,注定是一場極艱苦的拉鋸戰,
想和對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海堡壘》那樣,在影片上映首日,就評出低分將這部爛片掃進垃圾堆,是注定極難辦到的了。
截止到首日下午18:00,五星比例依舊最多,即使正常觀眾狂打一星,也依然讓該片的分數保持6分以上,
直到凌晨,才終于將它拉下到6分,而且,這場粉絲水軍和正常觀眾的拉鋸戰,也遠未到最終分出勝負之時。
更何況將《三生三世》掃落成一地殘花的是《戰狼2》,把《上海堡壘》打得堡毀人亡的是《哪吒》,而今這個中秋檔,誰能阻擊《誅仙》?
死忠粉很喜歡,但對路人觀眾并不友好的小眾動畫《羅小黑戰記》;違約換男一號,把“兄弟情”變笑話的《小小的愿望》?
所以,《誅仙1》靠著海量水軍和雞血粉絲的瘋狂造勢,控評控分,以及完全不給力的對手,《誅仙1》上映前兩日狂撈2億票房,確實是不能阻止的了。相對于該片低廉的成本,想讓這片子和上海堡壘一樣賠了大本,也是絕無可能了。
然而,無需氣餒,對唯利是圖的資本而言,從來并不是只有賬面上的虧損才叫賠本,而是比預期賺得少了,同樣是賠!一樣會肉痛到感覺自己賠了大本。
比如2年前頂級流量主演的《西游伏妖記》,4億成本,16.5億票房,分賬6.1億,難道沒賺錢?可是對于前一年創造《美人魚》34億票房記錄,又和徐克雙王聯手,目標保底30億票房的周星馳來說,就是虧大了。直接后果,是原定主演的《美人魚2》,馬上換人。
比如大鵬自導自演第一部電影《煎餅俠》,投資1800萬,拿下11.6億票房,創造震驚影壇的奇跡。到了他第二部《縫紉機樂隊》,投資8000萬,票房4.56億,片方分賬1.62億多,還是凈賺了100%的成本,但在投資方和大鵬的反應上,就和虧了大本沒區別。
之后一度和沈騰齊名當世,被吹捧成“新生代喜劇雙杰”的大鵬,也風光不再了,最近他新片《鋌而走險》,上映一周不足5000萬票房,就匆匆下線,而且冷清到連嘲他撲街的人都沒有。
還有那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5.34億票房,分賬1.89億,實際投資總成本不過1個億,出品方財報稱賺了8200萬。然而,相對于8億保底,至少3億分賬的預期值,在所有人看來,還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慘敗。
近幾年來,電影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觀影人口逐年遞增,據影片題材、劇情、質量來決定是否觀影的正常觀眾,變得越來越多。影片風評和口碑即時反饋到電影票房的速度,實在太迅速了,一部爛片縱然能靠營銷宣發和參演明星,騙到第一天的高排片量和票房,第二天也必然直線跳水甚至崩盤。
當2016年國慶檔,聚集了一眾流量明星的《爵跡》,票房被《湄公河行動》(12億)全程吊打,曾因《小時代》系列風光無限的郭敬明,痛哭流涕到懷疑人生:【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罵《爵跡》?】曾令多少人拍手大快!
當2017年暑期檔,《戰狼2》(56.8億)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掃射成一地殘花,又令多少人聚眾歡騰!
此后《紅海行動》36億,《唐人街探案2》34億,《我不是藥神》31億,《流浪地球》46億,《哪吒之魔童降世》48億……可以說此后每一部票房爆款作品,都是廣大影迷觀眾在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用真金實銀來投票,努力支持好的作品,努力將流量明星的圈錢爛片,徹底排斥出主流電影圈!
雖然50萬“專屬海軍”攻陷了豆瓣,讓《誅仙》一片的豆瓣評分變得全不可信,我等正常影迷觀眾,和娛樂資本、營銷水軍、狂熱粉絲的爭斗博弈,仍舊一如既往:
為了中國電影,阻擊《誅仙》!2億不成,就不讓它過3億;3億不成,就不讓它過4億!
其本身質量不值一提,首日收割過1.4億票房,就是其極限了,注定要在短短時間大熱倒灶,次日豆瓣分跌到5.6分,比首日開畫時狂跌1分,單日票房降至8000萬,就是明證!第三日更跌到5.4分,單日票房也降到4000萬,直線跳水,崩盤慘敗!
只要這部影片票房被阻擊到不過5億,就足以讓苦心孤詣一年,多重渠道策劃了這場大戲的娛樂資本,為之肉疼。
他們真以為老流量的名聲臭了,新推出一批流量明星就能卷土重來,想要再次荼毒中國電影,肆意收割票房,實為癡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