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張譯贏來了“三喜臨門”。
首先,張譯與吳京、鄧超、魏晨等主演的抗美援朝主旋律大片《金剛川》,10月25日就將上映。從預告片看,張譯的角色是本片戲份極重的第一主角。也意味著既2018年大獲成功的《紅海行動》(36億票房)后,張譯的一番票房又將大幅度刷新。
而后,張譯作為主演之一的電影《八佰》票房突破30億,也讓他的主演電影累積總票房,突破120億,也是繼吳京、黃渤、沈騰、鄧超、杜江后,第6個突破百億票房大關的,加上隨后的歐豪、王寶強、劉昊然、徐崢,共同組成了【百億票房俱樂部】,也是當今中國影壇毫無疑問的一線中堅男團。
其次,張譯主演的張藝謀導演新作《一秒鐘》,歷時2年多改版,終于得以于11月底上映。這部影片此前已經(jīng)入選了2019年的柏林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也是張譯憑電影《山河故人》,入圍戛納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第二部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的男主作品。
從十多年前,《士兵突擊》的“史今班長”,到《我的團長我的團》的“孟煩了”,年輕的張譯就成為業(yè)內(nèi)與觀眾心目中有口皆碑的實力派演員。
之后,張譯和孫儷、殷桃、海清、潘虹、陳喬恩等一線女星合作,擔綱男主角的《辣媽正傳》《新上門女婿》《守護麗人》《女不強大天不容》《嫁個老公過日子》等熱播生活劇,也讓他刷足了“臉熟”,一度成為人人熟知的“國民女婿”。
最近5年的張譯,星途更如上了快車道一般一飛沖天。
2015年,張譯參演了電影《親愛的》,10多分鐘戲份,竟能技驚四座,獲得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2016年,張譯主演電影《追兇者也》,入圍上海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獲得大學生電影節(jié)影帝,并獲得中國電影導演協(xié)會最佳男主角獎,得到了這個含金量超高的“業(yè)內(nèi)影帝獎”,也就意味著他的演技實力,被國內(nèi)大多數(shù)導演一致認可。
2017年,張譯主演電視劇《雞毛飛上天》,憑“陳江河”這個角色,獲得白玉蘭獎視帝和金鷹獎視帝,并提名飛天獎視帝。
2018年春節(jié)檔,張譯作為第一主演的戰(zhàn)爭片《紅海行動》,在預售和首日排片量墊底的逆境,一路逆襲斬落36億票房,成為2018年票房冠軍,并獲得獲百花獎/華表獎的最佳影片獎。張譯塑造了“蛟龍隊長”這個經(jīng)典銀幕形象,首次提名百花獎影帝。
2019年國慶檔,張譯主演了《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兩部主旋律大片,合計40億票房。并憑借《祖國》單元主角,長達20分鐘的、近乎出神入化的眼神戲,再次提名百花獎影帝。
近年來,張譯更開始嘗試幕后工作,2019年,他擔任編劇/監(jiān)制的主演電視劇《光榮時代》,取得雙臺(1.37%+1.23%)的極高收視率。2020年,他又擔任了另一部主演電視劇《重生》的藝術(shù)總監(jiān)。
在四十不惑的年齡,張譯已獲得白玉蘭視帝、金鷹視帝、金雞獎最佳男配、導演協(xié)會獎影帝、大學生電影節(jié)影帝,話劇金獅獎,提名飛天獎視帝和百花獎影帝,入圍戛納影帝和柏林影帝的最終競爭,
比起主演電影票房過100億,他更難得的,是有了超過二十部的頗具口碑的優(yōu)秀影視劇和經(jīng)典角色:
電視劇:《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鋼鐵年代》《北京愛情故事》《生死線》《兵團歲月》《雞毛飛上天》《溫州一家人》《好家伙》《雪花那個飄》《光榮時代》……
電影 :《追兇者也》《山河故人》《親愛的》《繡春刀Ⅱ:修羅戰(zhàn)場》《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八佰》……
而且,剛和張藝謀導演合作完《一秒鐘》,他又成為張導新片《懸崖之上》的男主角;剛和管虎導演合作完《八佰》,新一部戰(zhàn)爭大片《金剛川》的男一號又選中了他……
據(jù)說,拍攝《一秒鐘》這部影片時,張譯為了藝術(shù)效果而強行暴瘦20多斤,每天只吃一根香蕉充饑,正是這種敬業(yè)到極致的工作態(tài)度,才促成了張藝謀導演與他的二次合作。
張譯待播的作品,電影《金剛川》《一秒鐘》《懸崖之上》《刀尖》,電視劇《國家行動》,這些都將在今后兩年陸續(xù)見面,都是備受矚目、戲骨云集的大作。
如今的張譯,正是大器晚成,后發(fā)先至,不但被業(yè)內(nèi)編導充分信任其實力,也得到廣大影迷觀眾的充分認可:「有張譯的片子,一定不會差」。
難怪有人戲稱:「怎么電影院一復工,每個大片都有張譯?」「張譯又有檔期了,好資源其他人又沒得爭了」「張譯的演技,離老戲骨也就差個“老”字了」
作為當今中生代男星的公認演技派代表,如果論單扛一部平庸爛片票房的“個人號召力”,可能張譯尚有欠缺,尚不及「吳京、徐崢、沈騰、黃渤、鄧超、王寶強」這公認的六大票房巨星。但作為一部品質(zhì)大片的第一主演,張譯已證明自己完全能夠勝任。
馬上要上映的《金剛川》《一秒鐘》兩大“王炸”,就是驗證他能否晉級“中生代七雄”的試金石了。
同樣,這部姍姍來遲的《一秒鐘》對張藝謀導演也意義非凡,這是他時隔十年之后,第12次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的主競賽單元,在歷史上所有亞洲導演中,僅次于已故的印度導演雷伊(13次),甚至超過了他自己的偶像,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10次)。
這位老人的一生成就,幾乎等同于近四十年的半部中國電影史。如今他的工作,便是和時光去競逐朝夕,只欲完成自己未了的藝術(shù)理想,而對影片藝術(shù)性上的細心雕琢,依舊是努力突破自我,求新求變。
從2018年底至今,不到2年時間,張藝謀已經(jīng)完成了《一秒鐘》(張譯、范偉、劉浩存)《堅如磐石》(雷佳音、于和偉、周冬雨)、《懸崖之上》(張譯、于和偉、秦海璐)三部電影的攝制,新近又開啟了新作《最冷的槍》的選角與制作。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這部自傳性質(zhì)的電影《一秒鐘》,正是這位老人通過張譯飾演的男主角“張九聲”,對自己電影生涯起點的不忘初心的追憶。
光影交織一輩子,此生何求一秒鐘。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
期待張譯和張藝謀導演合作的兩部電影:《一秒鐘》《懸崖之上》都能口碑好評,票房大賣,讓這個演技和敬業(yè)精神首屈一指的實力派中生代,振翅高飛,鵬程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