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帝國(1547-1917)延綿四百多年,曾是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國家,最鼎盛疆域高達2300萬平方公里,位居歐洲乃至世界列強二百余年。歷任沙皇不斷發動戰爭擴張,也曾遭遇過很多危機時刻:如稱霸歐洲的法國皇帝拿破侖揮師五十萬大軍入侵其本土,攻占其舊都莫斯科城;
如當世第一、第二強國組成英法聯軍,將幾十萬俄軍困于克里米亞,逼得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殺。
然而,這些其實都談不上俄國最危險的時刻。曾經有一位風華絕代的北歐戰神,將締造帝國的最偉大沙皇彼得大帝逼入絕境,差點就要服毒自殺,只差幾天便能成功扼殺俄羅斯帝國于搖籃。他就是彼得大帝(1672-1725)生平最大勁敵,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Charles XII,又譯作查理十二世)
卡爾十二繼位時年僅15歲,野心勃勃力圖擴張的彼得一世,以為敵國幼主可欺,糾合丹麥、波蘭、薩克森三方,組成北方同盟,意圖瓜分瑞典國土。年少的卡爾十二采用各個擊破戰略,依次打擊對手,開啟了“大北方戰爭”。
在納爾瓦要塞之戰中, 卡爾十二率領八千瑞典軍,在暴風雪中迎戰彼得一世率領的四萬俄軍,先經過2小時猛烈炮擊,然后突破俄軍陣地,發起總攻。俄軍被一分為二,難以抵御,全線潰退,陣亡約8000人,剩下數萬人被迫成建制投降并被解除武裝,大量俄國貴族和高層將領做了俘虜,而瑞典軍損失僅3000人。
納爾瓦戰役震驚歐洲,年僅十八歲的卡爾十二被廣泛認可為足以繼承古斯塔夫事業的天才戰將,比他年長十歲的彼得一世則因在戰爭進程中丟盔棄甲、逃之夭夭成了國際笑柄。
俄羅斯帝國沙皇:彼得一世
此后,卡爾十二多年轉戰,連續擊敗薩克森、波蘭、俄國軍隊。在他26歲時,率領瑞典軍5萬,在嚴冬遠征俄國,遭到俄軍堅壁清野,因此后勤短缺,嚴寒交迫,減員近半,火炮和火藥也所剩無幾。
在決定性的波爾塔瓦戰役中,卡爾十二面對彼得一世率領的八萬俄軍,本就寡不敵眾,而自己又在戰前足部意外負傷,不能有效指揮,一萬二千參戰瑞典軍死傷被俘各半,剩余一萬二千瑞典軍南下受阻,被迫投降。卡爾十二僅率千余人退往土耳其。
在俄羅斯嚴冬遭遇人生最大挫敗,一戰幾乎輸光所有,然而卡爾十二可沒有如后輩拿破侖那般從此一蹶不振,恰恰相反,他在土耳其客居時,充分發揮了自己經緯縱橫的外交才干,促成奧斯曼蘇丹艾哈邁德三世同意土耳其帝國與瑞典結盟,對俄國宣戰。卡爾十二還為土耳其軍精心擬定作戰計劃,帶給他們先進的近代陸軍思想,令之前兩次俄土戰爭中屢戰屢敗的土耳其軍得以煥然一新,戰斗力大增。
彼得一世率大軍揮師南下,妄圖一舉打垮土耳其,奪取俄羅斯夢寐以求的黑暗出海口,這正中卡爾十二下懷,將誘敵深入、堅壁清野戰術“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送還給老對手。沒有料到“西亞病夫”早已今非昔比,俄軍也遭遇幾年前瑞典軍一樣的困境,步步推進卻人員損失慘重,彈藥損耗嚴重。
公元1711年,卡爾十二指揮二十萬土耳其軍,將彼得一世率領的最后三萬八千人俄軍困死于普魯特河畔,在最后發動總攻前,督促其要么投降、或者死亡。絕望之下的彼得一世,一邊接洽投降事宜,一邊準備飲下隨身攜帶的毒藥,以死謝罪。
如果歷史進程這樣進行下去,俄羅斯不但沒有了他們歷史上最偉大的沙皇,更將失去他們銳意革新、推進工業化和近代化的“祖國之父”,勢必將作為一個落后的東歐國家一蹶不振,長久淪入黑暗之中。而假若沒有了俄羅斯帝國的存在,未來許多世界歷史進程,亦將發生重大改變。
眼看未來橫據歐亞大洲的大帝國就要胎死腹中,一個傳奇女性橫空出世,逆轉了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歷史。她本名叫瑪爾法·薩穆伊洛夫娜·斯卡夫隆斯卡婭,原是立陶宛一個農夫的女兒,后來嫁給了瑞典軍一名騎士,1702年在戰爭被俄軍俘虜。瑪爾法先成為彼得一世寵臣緬希科夫的情婦,后來又因為相貌出眾、體魄健美,被彼得一世收為自己的情婦,寵愛有加,讓她改名葉卡捷琳娜,這次出征也將她帶在身邊。
葉卡捷琳娜
葉卡捷琳娜將彼得一世裝滿毒藥的瓶子打碎,請求他不要絕望;同時自己帶頭,讓隨軍的其他貴婦人都將身上珠寶全部摘下,贈送給土耳其首相。得到了豐厚賄賂的首相趁機向蘇丹艾哈邁德三世進言,懷著對卡爾十二點石成金才干的深深忌憚,奧斯曼帝國以俄國割讓亞速,拆除亞速海沿岸的塔甘羅格等要塞為條件,允許彼得一世撤軍返國;同時他們允諾卡爾十二將回到瑞典,土耳其和俄羅斯就此和解停戰,兩國簽訂了《普魯特和約》。
而另一方面,差點就要將最大對手置于死地卻被迫放棄,更對土耳其人的鼠目寸光徹底無語,卡爾十二斷然拒絕和談,被惱羞成怒的土耳其軍圍攻。最后他身邊僅剩四十個護衛,面對一萬二千名土耳其軍和十二門火炮,苦戰八小時,殺敵二百余,方才力竭被俘。卡爾十二雖然離國多年,依然通過親信大臣執掌瑞典國政,對這位北歐霸主,土耳其人亦不敢貿然加害,只是將他驅逐出境。
險死還生欣喜若狂的彼得一世,回國后便正式宣布和立下挽救帝國命運大功的葉卡捷琳娜結為夫妻,這一決定讓那些從前最看重出身和門第的貴族大臣們亦無話可說。1724年,彼得加冕葉卡捷琳娜為俄國皇后,并宣布她為未來的帝位繼承人。
雖然葉卡捷琳娜后來與人私通,讓彼得一世甚為惱火,但她隨軍征戰多年,出謀劃策,同時又積極支持彼得一世的各項改革舉措,已經得到軍隊和朝中改革派大臣的鼎力支持。因此彼得一世也只是將情夫的頭顱切下,防腐處理后放在玻璃器皿里,置于妻子床前,以為懲戒。
1725年,彼得大帝因為拯救幾個落水士兵,受寒發病而死。皇后葉卡捷琳娜即位,即葉卡捷琳娜一世,也是俄國歷史第一位女沙皇。
卡爾十二與彼得大帝的對決,是以100多萬人口的瑞典去和1100多萬人口的俄國進行爭霸戰爭,對手又偏偏是人類歷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者之一,因此在國力差距懸殊下,能在慘敗之后百折不撓,借力打力,利用土耳其人差點將死對頭逼到絕境,卻僅僅敗于一個女人的智謀,也算是天命已絕,非戰之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