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鍋包肉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炒肝
近日,網傳多家方便面要集體漲價。說實話,乍一看到這個消息,我的內心毫無波瀾。因為直觀感受,受外賣影響,大部分人都不吃方便面了。
資料來源:信息新報
但事實,可能并非如此。
從數據來看,外賣對方便面的沖擊,只是初期作用明顯。自2017年起,方便面市場已經在逐漸回暖。2020年的零售規模甚至超越了歷史巔峰。
那么,方便面這個行業到底怎么樣?是否真有我們想象的這么糟糕?置身其中的康師傅(0322.HK)和統一(0220.HK),前途又如何?
近十年,方便面市場就好比在坐過山車,起起伏伏。不幸的是,這個行業又進入了新一輪低谷,而且恐怕再難翻身。
1、外賣興起,價格戰沖擊
方便面的高光時刻,是在2013-2014年,其后逐年下滑。而2014-2015年,正是外賣快速普及的時間段。
但是,方便面市場萎靡,卻并非簡單受到外賣沖擊。
理論上,外賣雖然會一定程度搶占方便面的市場,但并不致命。因為外賣的成本及價格要高得多。
然而,在外賣興起那幾年,美團外賣和餓了么為了獲客,瘋狂撒錢。薅過羊毛的小伙伴一定都有印象,當年通過疊加各種紅包,叫個外賣相當便宜,甚至根本就不用花錢。對比之下,泡面基本就沒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方便面的第一輪走衰,其實是淪為了互聯網大廠價格戰的犧牲品。
2、補貼退坡,方便面市場轉暖
不過,也正因如此,才讓方便面行業出現了轉機。因為外賣不可能一直提供價格補貼。補貼退坡后,如今叫個外賣,怎么也得20塊左右。方便面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根據尼爾森數據,自2017年起,方便面行業整體回暖,不僅銷售額增長,銷量也在上升。也就是說,大家不僅吃泡面,而且還不少吃。整個市場需求,是在逐漸擴大的。
圖表自制,數據來源iFinD
另外插一句,上表中銷售額漲幅明顯大于銷量。可見,方便面漲價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在過去市場萎靡的時間里,方便面行業一直在通過各種手段,變相漲價。
3、消費升級,替代品出現
總之,方便面算是走出了外賣的陰影。但是,2021年上半年,方便面行業銷量同比衰退7.7%,銷售額衰退7.3%。
又發生了什么?
據康師傅年報解釋,是由于疫情影響,上一年度方便面市場規模較高。不過更關鍵的是,疫情疊加懶人經濟,催生出了一個異常火爆的新概念——預制菜(簡單理解就是半成品,幫助手殘黨在家做飯。相關閱讀新消費︱飯盒里的懶人經濟,價值萬億?)。
以外賣店家常用的料理包為例,10塊錢以內,就能夠把外賣搬回家。而且除了飯菜之外,酸辣費、螺螄粉、涼皮、冷面、甚至自熱火鍋,應有盡有。
不知大家有沒有買過螺螄粉,一袋配料六七包。在家吃泡面,感覺很心酸。但是煮一包螺螄粉,至少感覺是正常吃了頓飯。而且便宜又方便。
隨著這些新玩家的入局,大家選擇多樣,方便面再次失去了競爭優勢。
如果說,前一輪外賣價格戰對方便面行業的打擊,只是階段性的。那么現在,各種替代品的出現,已經導致方便面行業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屬于方便食品的時代還在,但是屬于方便面的時代正在逐漸消失。
外部環境多變,不過康師傅和統一置身其中,受到的影響卻完全不同。
1、康師傅業績彈性較大,行業走衰沖擊明顯
康師傅和統一,都源自臺灣。起初各自憑借帶醬包的康師傅牛肉面、以及統一小浣熊干脆面,構建了品牌和渠道壁壘。而后切入對方領域,展開多輪競爭。
在這個過程中,康師傅始終保持著頭部地位,市占率超40%。但也正因如此,行業興衰對康師傅業績影響顯著。
拉出歷年數據,受外賣價格戰沖擊時,康師傅方便面營收明顯下滑。其后隨著市場轉暖,迅速反彈。而統一則一直不溫不火。行業向好,沒見它有多大增長。行業向下,也沒怎么衰退。
圖片自制,數據來源iFinD
所以,2021年行業再度下行,對康師傅的沖擊明顯要比統一更嚴重。
2、統一率先高端化轉型,康師傅遇瓶頸
為求自救,康師傅和統一都在向高端化轉型。
從某寶數據來看,如今統一銷量前四名,分別是茄黃番茄面、那街那巷蘭州牛肉面、老壇酸菜面、以及湯達人日式豚骨拉面。除了經典的老壇酸菜外,剩下最便宜的也要4塊錢一袋,最貴的蘭中拉面折合20一份(竟然真有人買,且賣的還不錯!)。
總體來看,統一的高端化轉型,相當成功。
然而康師傅,某寶銷量前四,不是傳統袋裝面,就是傳統桶裝面。看到這個數據,我一度懷疑康師傅是不是就沒有布局高端產品。
圖片來源:某寶旗艦店
然而實際上,康師傅不僅有日式拉面,還有冬陰功面、自熱面(怕不是學的自熱小火鍋)等。從產品品類來看,康師傅已經穩穩地切入了預制品賽道。但就知名度而言,這幾款產品加起來,也不如統一的湯達人。
雖然統一和康師傅的財報,都沒有詳細披露高價面和傳統方便面的營收占比,但是從某寶(以及某東,情況類似)銷量數據來看,統一已是高價面為主,而康師傅依然是靠傳統面支撐。
或許這也正說明了為什么在預制菜沖擊下,統一相對堅挺,但是康師傅頹勢明顯。某種程度來講,統一甚至是預制菜概念的獲利者。
開頭提到,網傳方便面要統一提價。這個消息目前還沒被官方證實,不知真假。不過站在統一的角度來看,直接賣高價面或許要比提價更劃算。但仍然以傳統方便面為主的康師傅,處境則比較尷尬。
若調價,則很可能被替代品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而若不調價,成本上漲,直接會擠壓利潤空間。2021年中報(三季報不披露明細數據),康師傅方便面的毛利率已下滑了6.46個百分點,至23.89%。
方便面本就不是一個很賺錢的行業。康師傅和統一每年綜合銷售費用基本都在20%以上。再疊加各項經營成本后,不到24%的毛利,能否盈利都不好說。
在方便面這個賽道,康師傅地位穩固。即便是統一,也不值得相提并論。只是任誰也想不到,有一天,方便面這個行業可能會被顛覆。
若跟不上時代,總有一天,會被淘汰。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