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真正的“奇書”,雖然作者把小說主要人物的命運、主要事件的最終結局等都提前告知了讀者,但讀者依然能讀得津津有味,其實,《紅樓夢》打動讀者的,是小說中無處不在的細節之美。《紅樓夢》第五回,是全書的關鍵章節,第五回的核心在十幾個人物的“判詞”,在那十幾首《紅樓夢》曲子,它們是全書的提綱,是統馭全書的預言,甲戌本、通行本和程甲本第五回的回目也不盡相同,甲戌本的回目標題是:開生面夢演紅樓夢,立新場情傳幻境情;通行本的回目標題是: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程甲本的回目標題是:賈寶玉神游太虛境 警幻仙曲演紅樓夢。不用分析,三個標題各擅勝場,優劣各有說法,但這不重要,這一回內容真正打動人的東西,仍然是貫穿全回的細節,我們就從這些細節讀起:
黛玉入府后的生活
黛玉來到賈府,寶釵也跟腳來到賈府,重要人物匯集齊了,那么,他們的生活狀態怎樣呢?1、賈母的憐愛。黛玉最大的靠山和庇護者,是賈母。自從黛玉進入賈府,賈母就是她最后的靠山,就是這樣,她被賈母安排在碧紗櫥里住下,然后——……萬般憐愛,寢食起居,一如寶玉。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親孫女倒且靠后。
最可比的對象,無過寶玉以及“三春”,顯然,“三春”是比不過的。2、與寶玉的關系。這組關系很重要,這是寶黛的青梅竹馬時期:二人之親密友愛,亦自較別個不同。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順,略無參商。
3、寶、黛、釵的關系。接下來的一段文字,實際上是寫寶釵,寶釵來了,平衡被打破了,因為性格的原因,下人們喜歡寶釵,這讓黛玉不舒服(因為之前不是這樣,沒有可比的對象),但寶釵渾然不覺(十幾歲的小孩子,該當如此)。其實,從這個階段起,釵、黛的性格分野已經很明顯了。這決定了他們之后的命運。(寶玉)因與黛玉同賈母一處坐臥,故略與別個姊妹熟慣些;既熟慣,則更覺親密;既親密,則不免有求全之毀,不虞之隙。
其實,這是人之常情,我們大部分人都這樣,對自己最親密的人總是有這樣的感覺,心理期望更高:別人不懂我,你還不懂我?妙就妙在這是寶黛的生活常態。因為作者寫道:“黛玉又氣的獨在房中垂淚”,“寶玉又自悔語言冒撞,前去俯就。”他連著用了兩個“又”,這很妙!這不是黛玉第一次垂淚,自然也不是最后一次;寶玉不是第一次前來俯就,自然也不是最后一次。秦可卿出場
在第五回,秦可卿出場了,這是寧榮二府最先“出事兒”的人物,也是正經的“十二釵”之一,她是賈蓉的正妻,十二釵正釵必須是這樣級別的人,或者是正經有大家小姐(如黛玉、寶釵、妙玉、湘云、巧姐),或者是正室太太(如鳳姐、李紈、秦可卿),比如香菱雖然是大家小姐,卻最終淪為妾室,也就只能是副釵。1、寶玉的脾性。曹雪芹從來不浪費文字,他的文字背后是藏著額外的東西:當他寫寧、榮二府女眷家宴小集時,寶玉跟去了,實際上是在寫:寶玉是脂粉堆里長大的。他寫寶玉看到《燃藜圖》和“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對聯就不痛快,不愿在屋里睡覺時,實際上是要寫:寶玉最看不慣的就是世事洞明,他最不愿意經營的就是仕途經濟,這是貫穿全書的寶玉的個性。他寫秦可卿帶寶玉去小憩,去的房間卻是秦可卿的臥室時,實際上是暗暗在寫,這是一個人倫不正的家族,要知道,在那個時代,小叔子睡侄媳婦房間是絕不合適的,無論年歲差別。并且,這里順手又帶出了秦鐘,實際上又從側面寫了寶玉貪玩喜聚的性格。有意思的是,寶玉進太虛幻境,之前,入可卿臥室,是受了“一股細細的甜香襲了人來。”這一句話表述有點別扭,但這可不是襲人嗎,這時,曹雪芹已經告訴我們,襲人,是寶玉的性啟蒙者。2、情色暗示。接下來,作者密集寫了秦可卿住處的擺設,充滿了情色暗示,這是后面寫太虛幻境寶玉的性啟蒙做足了鋪墊,也由此,寶玉進入了太虛幻境,經歷了一番警幻教育之后,直到被鬼怪嚇醒。太虛幻境
太虛幻境第一次出現是在第一回,在第一回甄士隱的夢里,但那次只到了大門口,看到了“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對聯,甄士隱的夢就被霹靂嚇醒了,大門里邊的情形如何,在這里補足:1、神仙姐姐。最有名的“神仙姐姐”是金庸先生《天龍八部》里的,但顯然金先生的神仙姐姐是借用了曹雪芹的創意,寶玉見了一個仙姑,張嘴就喊“神仙姐姐”,警幻仙姑很美,作者用了一大篇文字描述,聽說要帶自己游玩,寶玉很高興,“喜悅非常,便忘了秦氏在何處。”寶玉“見了姐姐就忘了妹妹”的個性在夢中也是如此,作者刻畫人物是時時處處用心精雕細刻的。看神仙姐姐的來處:“離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放春山遣香洞太虛幻境。”這是太虛幻境的所在,在這里,寶玉看了“判詞”,聽了“曲子”,知道了“金陵十二釵”。2、金陵十二釵判詞。警幻仙姑受寧榮二公靈魂所托,要警醒一下寶玉,于是把“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終身冊籍,令彼熟玩。”這等于提前將寶玉終身所接觸女子的命運提前告知了寶玉,雖然只是些并不清楚的暗示、隱喻。只是,寶玉并不清醒,仍然懵懂。注意,十二釵的介紹是有條理的,除了正釵全部介紹外,又副釵選擇了襲人和晴雯為代表,副釵選擇了香菱為代表。讀判詞,要留意到秦可卿是上吊死的,這跟后來的描述不符。3、又見暗示與諧音。《紅樓夢》是悲劇,因為金陵十二釵所記的所有人物,他們都來自“薄命司”,如此,她們怎可能會有好的命運呢?在這里喝的茶,是“千紅一窟”,是謂“千紅一哭”;在這里喝的酒,是“萬艷同杯”,是謂“萬艷同悲”。眾多的女人既哭且悲,這是《紅樓》的主旨。4、意淫。警幻仙姑喜愛寶玉,理由是寶玉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意淫”一詞,創自《紅樓夢》,是說寶玉“天分中生成一段癡情”,認為寶玉“在閨閣中,固可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闊怪詭,百口嘲謗,萬目睚眥。”說白了,寶玉是深情之人,他的淫,是付出真情的淫,即意淫。也正因為這樣,警幻仙姑把妹妹許配給了寶玉,這個女子,名字叫“兼美”,但字很巧,也叫“可卿”。在意識上,秦可卿也是寶玉的性啟蒙者;有意思的是兼美,寶玉夢中的妻子,是既像黛玉,又像寶釵的“兼美”者,這是他注定的命運。貓兒狗兒打架
關于這一回的“貓狗打架”,曹雪芹前后寫了兩次,第一次是寶玉在秦可卿臣室入睡之前:秦氏便吩咐小丫鬟們:“好生在廊檐下,看著貓兒狗兒打架。”
秦氏在外聽見,連忙進來,一面說:“丫鬟們,好生看著貓兒狗兒打架!”
關于這段細節,解讀有很多種,有代表性的如:1、認為貓兒狗兒打架是強烈的性暗示,認為寶玉和秦可卿有不正當關系(后來柳湘蓮不是說狗兒貓兒也不干凈嗎);2、貓兒狗兒屬不同物種,暗示亂倫,指秦可卿與賈珍有不正當關系。但實際上,這兩段文字之間,夾在這一大段概括全書內容的提綱式文字,都在寶玉的夢里,不管是判詞,還是曲子,亦或寶玉與可卿的成親,熱熱鬧鬧的一大段故事,都只不過是發生在瞬間的“黃粱一夢”罷了。“媚人”的懸案
第五回還有一個懸案,無人能解。就是“媚人”去哪兒了?因為在《紅樓夢》全書中,“媚人”只出現過這一次,就是寶玉睡覺,在屋外有四個丫鬟在等,分別是襲人、媚人、晴雯、麝月。其他幾個丫鬟書中都有詳細而具體的描寫,偏偏媚人不見了,其實也有種種猜想,但多是完全沒有根據的“猜想”罷了。因此,關于“媚人”,我們只能留為懸案。因為胡亂猜想價值不大,恐怕向任何方向猜想,都無法貼合曹雪芹的原意了吧。既然是讀小說,小說中未講清楚的,我們就讓它留作懸案也未嘗不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