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技術地圖
創新丨前沿丨科普丨資訊
我們有道德義務去討論人類的未來及科技在其中發揮的作用。畢竟生活不只有智能和數據。
作者簡介:杰妮維芙·貝爾(Genevieve Bell)是一位人類學家,因其在文化實踐與技術發展交叉融合領域的研究工作而聞名于世。她曾被Fast Company評為“全球商業100名最具創意的人物”之一,曾是英特爾公司高級研究員,現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澳大利亞3A研究所主任,該研究所旨在解決人工智能、大數據及技術等領域的復雜問題,并研究其對人類的影響。本文雖講的是澳大利亞,但技術發展與人類未來的關系值得我們所有人思考。
30年前,我離開澳大利亞去美國學習人類學。那次旅程讓我走向了硅谷的中心,得以回溯人類創造技術的歷程。而八個月前,我回到了澳大利亞。
在硅谷的那段時光讓我清楚地意識到,在談論技術發展、展望未來的時候,我們需要重申人類的重要性以及生活經驗的多樣性。
人們很容易被技術帶來的新潛能和它所許諾的奇跡蠱惑,天花亂墜的描述數不勝數,謹慎的討論卻少之又少。因而現在也是時候去討論電子技術帶來的可能和人類的未來,以及我們致力于打造一個怎樣的世界。
不論是從個人角度還是集體方面,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有獨屬于澳大利亞的指導策略嗎?我覺得澳大利亞應該在以下四個方面有所行動。
尋找新突破
澳大利亞需要新的專業人才來控制管理這個正由數據驅動的世界,也需要能夠約束和管理這些專業人才的人員。相比于立刻就調整現有學科,我們更應該提出一系列關鍵問題和想法。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數字世界里,想要找到能夠保持人性的方法需要進行跨學科之間的對話。在高校領域,我們需要重新考慮資助、支持和獎勵研究項目與研究人員的方式。比如說在資金資助方面,以犧牲其他學科為代價優先投資某些項目,往好了說是目光短淺,往壞了說,完全有害無益。
進行人性談話
我們需要在澳大利亞數字技術的倫理規范、道德準則和潛含的文化哲學領域展開更深入的討論。我不確定我們是否需要為此成立專門機構、財團或政府智囊團,但這不失為一個好的開始。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企業、新聞媒體以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進行更細致、更復雜的闡述,問出更好的問題。把人類培養成未來的利益相關者,需要大家不懈的努力,并抵擋住機器人殺手簡單致命的誘惑。下次,當你聽到一個關于機器人殺手的故事,請捫心自問:這項技術起源何處?既得利益為何?誰是又受益者?最重要的是,它能應用到哪些更廣泛的領域?
堅持問責制度
在一個被算法支配的世界,人類沒有話語權,也無法深入洞悉,那我們要如何傳達人性道義呢?所以我們是否應該建立問責制度,讓這個世界更加透明、開放。如果是的話,針對的受眾是誰呢?這番改變要如何體現呢?在這個由數據驅動的聰明、快速又互聯互通的數字世界,義務要如何定義?澳大利亞需要積極制定合適的管理和政策框架。澳大利亞人民應該和歐洲人一樣擁有自己的數據嗎?或者是即使在別處因商業利益建立的算法也需要審查和監督嗎?要像對待新藥物治療一樣在公布之前先進行測試嗎?我們如何確定政策制定者完全了解這些新技術和基礎設施呢?董事成員會需要金融能力資格證明,那政策制定者或許也應該需要相關技術資格證明。
開創屬于我們的未來
我想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我們是想成為生活在由新型數據驅動的,聰明、迅速、互聯的世界的澳大利亞人,還是某個跨國商業帝國的群體?當然,這個問題并不簡單,也不應當如此。但是算法和其參與建立的以數據為中心的世界正體現了特定地區和環境的文化價值觀和邏輯道理。確實眼下在澳大利亞關于如何樹立價值觀引起了激烈的討論。不過我可以肯定的說,我們可以在這個由數據驅動的世界體現我們的價值觀。
對我來說,這些價值觀包括公正公平、社會正義和市民社會。所以澳大利亞應該形成算法生活方式嗎?事實上,我們已經有了。不過它也面對著管理問題、監督責任的挑戰,以及人們依舊對我們在效仿誰的價值觀各執一詞?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技術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為了讓機器更智能,人類也冒著被數據和它產生的提議主導的危險,做出了一些犧牲。在我看來,我們的生活不只是數據和智能。令人擔憂的是:當下人類對數字技術的過度關注可能會讓我們丟失一些力量和為人的意義。當然我認為這不是不可逆的,或不可避免的。
回顧歷史,我們要用更開闊的視野去找到人類為之奮斗的目標,以及我們要為自己、家庭和國家創造的生活。但是如果我們不開拓眼界的話,一切都不會發生,甚至有時還會與與市場力量和傳統觀念背道而馳。就像雪山工程、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悉尼歌劇院、1967年全民公投、醫療保健制度、高等教育貸款計劃、養老金福利、和最初規劃的國家寬帶計劃一樣,我也期待盡快實現的婚姻平權。
我知道,我們依舊可以把世界塑造成能夠體現人性、文化和關愛的地方。之前如此,以后也一樣。而我們也要針對技術在社會中的作用和在數字世界如何展現為人之道展開討論。我認為我們有道德義務去那樣做,去塑造一個大家愿意共同生活的世界。這也是我回到澳大利亞的原因。
編譯丨路會會
選自丨The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