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進入主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組圖片:
仔細觀察以上的圖片,你會發現,在局部結構相接的地方會有一條細縫,不知道的人一看還以為是家具工藝不過關,家具開裂了,但內行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傳統的伸縮縫工藝,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要說伸縮縫,則先要從最基本的木框架結構開始。木框結構包括木框嵌板結構和木框包鑲結構兩種形式:
1、木框嵌板結構
木框嵌板結構是指四邊帶有榫頭的面板與經過挖槽后的邊框組成的一種木框結構,在每根邊框榫眼往往留下2mm-4mm的伸縮縫空間應對木板的形變。
2、木框包鑲結構
這種連接方式往往采用的是膠合板材作面板,膠合板材干濕收 縮率并不大,但是久而久之也會發生一定的形變,從而產生縫隙,形成伸縮縫。
在以上兩種形式中,伸縮縫往往用于木框嵌板結構中,是木框嵌板結構的衍生工藝。為了使木板材與邊框齊平,以滿足審美和使用需要,又要避免木材形變破壞整體結構,伸縮縫工藝就誕生了。
家具結構中的伸縮縫是為受天氣的干濕變化而令木材產生的膨脹收縮預留下的運動空間,是為了避免木板材受干濕變化影響發生形變從而影響家具結構,防止家具面板過度形變而導致家具邊框角榫開裂變形。
1、材料之美
自然材料的脹縮屬性帶來了制作生產的問題,伸縮縫工藝通過巧妙的控制疏導,令自然材料展現著獨有的魅力。
2、功用之美
伸縮縫可以一定程度防止家具面板過度形變而導致家具邊框角榫開裂變形,是中國傳統木工藝的精髓。
3、傳統之美
中國傳統伸縮縫結構的發展歷經千年,是中國傳統木工藝中的精華,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木工的智慧,體現了中國傳統家具的智慧與工藝之美。
了解了關于伸縮縫的眾多知識,我們知道傳統的伸縮縫只用于木框嵌板結構中,可運用的對象太過具體單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國現代家具設計的發展,但其在國外家具設計中卻有所創新。
芬蘭尼加里家具工作坊有兩款座椅是框架結構的家具,然而從家具結構的角度來看座椅去除了后邊框,利用伸縮縫依托對木框嵌板結構的優化,解決了木框架結構中的面板自然脹縮問題。
1、KVT1型號座椅
這把座椅采用最簡單、普遍的形式,只包含了靠背椅最基本的元素。但是通過去除座面的后邊框令座面板在紋理橫向上可以自由變化而避免了邊框的束縛,為解決木材收縮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
2、SKANDI型號座椅
SKANDI型號座椅從結構上解決了木材伸縮的問題。它并非利用科學技術去除木材天然的伸縮屬性,而是用設計方法巧妙地規避伸縮屬性破壞座椅結構的可能性。
相較國外豐富多樣的家具形式、結構工藝,當代模式化的伸縮縫工藝制造也有值得令人反思的地方:
1、狹小的空間頻添了清潔的難度令伸縮縫成為藏污納垢的場 所;
2、許多廠家對伸縮縫寬度、工藝把握不當會影響家具整體品質及審美效用;
3、部分紅木家具預留的伸縮縫過寬,卻成為廠商的一種 “說道”,不利于品質的提升;
4、模式化的伸縮縫工藝與其他傳統工藝似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國現代家具設計的發展。
伸縮縫是中國傳統木家具結構工藝的精華,是中國傳統家具框架結構下的產物。而在現代家具設計中,設計師并不能局限于傳統,需要主動積極地汲取不同的營養,才有可能傳承,發揚中國傳統的優秀工藝文化,讓世界看到中國現代家具設計的光彩。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家具知識的朋友,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