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悅讀》2020年6月熱文榜(附獎勵辦法和標準)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也許每一個男子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玫瑰就變成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飯渣子,紅的還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span>
這段文字出自民國時期女作家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白玫瑰》,道出的是普通男人埋藏于心底蠢蠢欲動的獵奇心理。近一個世紀過去,似乎古人,前人,今人,后人均概莫能外,可見人性缺陷是無法隨著時光的流逝和時代的進步就能提高和升華。相反,它像病毒和細菌一樣躲在暗處伺機,人生信條和意志一旦被打開缺口,就像魔鬼潘多拉盒子難以再合上。
近日在看去年的金馬影展選片《瑪麗安與李歐納:愛的箴言》。1960年的夏天,浪跡天涯的加拿大作家、詩人、歌手、作詞人李歐納.科恩來到希臘小島伊茲拉,在這里他認識了他一輩子的繆斯——挪威女子瑪麗安。就像絕大多數沒有善終的愛情故事一樣,他們之間也難于幸免俗套:初見是電光火石,發展是日新月異,相處則是荊棘滿途。在現實生活中剛跨過七年之癢后,兩人就彼此無法容忍。匆匆逃離了愛的天羅地網后男再娶女另嫁。但這個故事并沒有因此而結束。半個世紀過去,在瑪麗安臨終病榻上,李歐納捎來一封信,信中寫道:瑪麗安,這個時候已然到來,當我們變得如此衰老,我們的身體無法再撐下去。我想我會很快跟上你。你知道我是如此地緊隨在你身后,如果你伸出手,我想你可以摸到我的手。你知道我一直愛著你的美麗與智慧,但我不需要再多說什么,因為你知道這一切。現在,我只祝福你有段美好的旅程。再會了,老友。無盡的愛,在路上相會。
當時已是燈枯油盡回光返照的瑪麗安在聽著友人念這封信時,拼盡力氣伸手摸索,不久就微笑著撒手人寰。至于李歐納,則在瑪麗安走了的幾個月后把自己摔了一跤,然后果真追隨她而去了。相信每個女人都神往這樣浪漫的場景——哪怕是死。天吶,在生命的盡頭居然有人手持玫瑰在等!很諷刺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只經過短短八年廝守便從愛侶一步步走向怨偶的一對,除了一些客觀的原因外,李歐納是一個“不可能被完全擁有”的男人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他的一生都在拒絕走進婚姻,但這并不妨礙他與眾多女人糾纏。那么,他在生命旅途盡頭卻要攜手瑪麗安,是他知道天國里不再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也沒有生活、事業的壓力?沒有女人之間爭風吃醋?更沒有誰在乎那一紙婚書?又抑或是經過時間、空間的洗禮,距離產生了美,終于發覺瑪麗安才是心中那朵永不凋謝的玫瑰?類似這樣時過境遷,出自男人之口“還是覺得你最好”的例子很多,譬如臺灣的李敖與胡茵夢。我們所能看到不同的是,李歐納的風度和胸襟就遠非李敖所能望其項背。近半個世紀后李歐納直言不諱:你知道的,我一直愛著你的美麗與智慧——也許僅限于美麗與智慧。為什么草草凋零的玫瑰總是被男人摘了回家的那朵呢?起碼有以下三個因素貢獻了這一現象:其一,男人天生的征服欲。娶了回家的妻子難以激發丈夫作為男人的“英雄情結”,也滿足不了他要“開屏”虛榮。其二,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從婚前花前月下到婚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落差,加上生活習慣和性格上差異等,無不消磨著兩人的感情和心力。其三,距離產生美感。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其優勢在于無利害關系的沖突,無零距離的碰撞。“美人便秘,與常人無異” 據說胡茵夢之所以成為“前妻”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李敖受不了心中繆斯也有常人便秘時的猙獰與不堪?!拔邑撠熋裁廊缁?,你盡管霧里看花” 可能更能表現出距離的優越性。幸好,拜社會進步之賜,是要做鋒芒畢露、長滿棘刺的紅玫瑰還是要做嫻淑低調、蕙質蘭心的白玫瑰,只要足夠的堅強和獨立,完全不必被男人所羈絆。“忠于自己,做自己”是當下女性的獨立宣言,就連“女為悅己者容”的“者”字也被很多現代女性省去,這不能不說是女性的進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