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音頻,聽主播朗讀
小雪日觀殘菊有感
【宋代】方回
..................................................
譯文
注釋
...................................................
殢(tì):滯留。這里也指情感或情緒上的糾纏不清。
賞析
這是宋代詩人方回的一首小雪節(jié)氣詠菊詩。
這首詩最絕妙之處在于身處逆境,卻能淡然處之,以杜甫為榜樣,詠菊自寓,高潔傲岸,不向命運低頭,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人生姿態(tài)。
“欲雪尋梅樹,余霜殢菊枝。”首聯(lián)是說,天要下雪了,“我”想出去訪一訪梅花開了沒,卻看見殘菊枝上的寒霜久久未化。這是寫“小雪之特征”。
小雪節(jié)氣,正是“菊殘猶有傲霜枝”之時,也是“暗香浮動月黃昏”之際,所以詩人一方面寫出了小雪中即將迎來梅花的芬芳,也即將送走菊花的清雅。菊花耐寒,故而風姿猶存。人生多艱,何妨吟嘯徐行。這就為全文定下了樂觀豁達的感情基調(diào)。
“每嫌開較晚,不道謝還遲。”頷聯(lián)是說,每每嫌它開得太晚,許多人不知道它凋謝得也很遲。這是寫“菊花之耐寒”。
“開較晚”“謝還遲”道出了菊花與百花的與眾不同,它不喜歡與百花一處開,而是獨自綻放在初冬之際,成為初冬時節(jié)最為靚麗的一道風景線。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困苦,正是菊花具有的高貴品質(zhì)。同時,這何嘗不是詩人的一種自喻呢?
“早慣饑寒困,頻禁盜賊危。”頸聯(lián)是說,早已習(xí)慣了饑餓貧寒的困頓處境,又頻頻遭受盜賊侵害的危險。這是寫“時局之艱難”。
“饑”“寒”二字,道出了詩人身處的艱難困境。對于“饑”“寒”,詩人早已習(xí)慣,可是最擔心的還有“盜賊危”,即有性命之憂。可見宋末元初那一段烽火歲月,對于人民帶來的災(zāi)難何其深重。
“少陵情味在,時諷浣花詩。”尾聯(lián)是說,那杜甫國破世亂的危局依然還在,“我”忍不住吟詠起杜甫的菊花詩。這是寫“逆境之詠菊”。
杜甫晚年喜歡詠菊,其名句有“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秋興八首·其一》)“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九日五首·其一》)“檐前甘菊移時晚,青蕊重陽不堪摘。” (《嘆庭前甘菊花》)等。詩人身處晚年,其境況與杜甫相似,故而學(xué)杜甫詠菊,希望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在逆境之中樂觀生活,保持昂揚向上的人生姿態(tài)。
縱覽全詩,表面上看是詠菊,實則是以菊自喻,在逆境之中,秉持菊花的品格,樂觀豁達,積極向上,同時也表達了對于杜甫高尚人格的傾慕,對于“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一種堅守。
作者:嚴勇,文學(xué)碩士。曾在"學(xué)習(xí)強國"學(xué)習(xí)平臺刊發(fā)詩評近百篇。中華詩詞學(xué)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全國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學(xué)員。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話:運鹽河邊的城市》,散文集《讀書旅行》、隨筆集《風韻泰州》。發(fā)表文章千余篇。現(xiàn)為報社編輯。唐詩宋詞古詩詞(tcgsc8)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