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包圖網授權
近期后臺看到許多家長咨詢我如何看待胡鑫宇案件,對于悲劇的發生,實在讓人痛心,但同時也給家長帶來了警惕。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
而作為兒科醫生,環顧整件案件,若家長能在日常生活中重視對孩子情志的顧護,巧妙地讓孩子抒發自己的情緒,傾聽孩子的想法,為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或許事情的走向,會往另一個方向發展。
我們知道,胡鑫宇缺少情緒宣泄渠道,有明確厭世表現和輕生傾向。
家長面對孩子長期出現動不動就哭,長期情緒低落,不要以呵責或怪罪的語氣與其交流,因為他們可能并不一定是性格脆弱,有可能是中醫中所講的——氣郁體質。
氣
郁
體
質
中醫認為,抑郁的情緒在五志中屬于“憂”,屬木,也屬肝,氣郁體質是因為土虛木亢或肝木亢盛、肝氣郁滯導致,春季正是肝木當令的季節,故春季最易患情志疾病。
氣郁質在學齡期的孩子當中最為多見,來自學習、同齡人的壓力、父母的期盼等或許對他們身心造成巨大的影響。
面對種種壓力,加上春季人體易肝氣不舒,長期的脾土呵護不合理,時間一長,氣機郁結無法疏導,就容易形成氣郁體質。
01
氣郁質的孩子可能有什么表現
·舌淡紅,苔白或白濁,或舌質暗紅、有草莓點
·形體瘦小、抵抗力差
·容易積滯、胃強脾弱(能吃不長個)
·容易腹痛、腹脹
·容易患有慢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容易患有濕疹等皮膚疾病
·容易患有抽動癥、多動癥
·睡眠不安穩或失眠
·脾氣大
·性格內向不穩定易哭鬧、敏感多慮、神情抑郁
如果孩子表現出以上4條或以上的癥狀,家長就要著手幫孩子調理了。
02
氣郁質最重要的是情志調理和疏肝解郁
調理情志的關鍵點,就是管理好情緒。
這里管理情緒含有2層意思,第一層家長是給孩子管理好他們的情緒,第二層是家長需要做好自己本身的情緒管理。
我的感受是:父母經常會注重對錯,而孩子會注重感受。所以我們在交流的時候應該讓孩子感受到平等,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要對孩子多些正面的鼓勵,多些陪伴是最好的早教,減少溺愛。
①
對于孩子的情緒,家長做好引導管理
我們可以選擇順應孩子的情緒和傾聽孩子的內心后再表達,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對于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他們面對許多是非對錯的選擇更多會傾向于與父母交流選擇。
比如:“我今天在幼兒園被老師批評了,我覺得我沒做錯?!边@時候我們應該順應著孩子的意思“你覺得你沒做錯,我相信你,具體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等孩子發表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后,我們再與之講其道理,培養正確的觀點與應對情緒。
在孩子“日常分享”的過程中,家長回答的態度、語氣、甚至表情,可能會影響孩子今后對相關事物的判斷,所以家長自身的情緒也非常重要。
②
調理好家長自身的情緒
若家長沒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無法和孩子心平氣和的交流,長期如此,孩子或許會出現不良的念頭,導致整天郁郁寡歡,嚴重的話可能會讓孩子出現抑郁癥的前兆。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些家長上了一天班,覺得自己已經非常勞累了,回家后還得面對孩子的一頓“分享”,就以一種不耐煩的心態面對,有時候甚至會讓孩子閉嘴。
這時候可以試試給自己一點時間,先消化好自身的不良情緒,再與孩子進行溝通,孩子的感受會更好。
其實不妨多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這對于疏解孩子的情緒和壓力有非常好的幫助,同時家長也能對孩子傾訴,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日常再安排一些疏肝解郁的水果,像葡萄、蘋果、橙子、楊桃、李子等,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對話環境。
③
疏肝解郁,一方緩愈
疏肝解郁,我們可以用充滿生發之氣的柴胡,其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陽、理氣的功效,有助于沖破稍稍停滯郁結的肝氣;再加上白芍擅長斂陰柔肝、平抑肝陽、緩急止痛;積實擅長行氣破氣,散結肝郁。
用以上的材料可以做一道疏肝理脾、透邪解郁的經典方——四逆散。(食療方見文末)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中說道:“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憂思悲恐驚。”“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悲,腎在志為恐?!蔽迮K與情志之間是息息相關的。
最后提醒:家長關注孩子健康之時,孩子情志合理呵護誠為重要,但家長的情緒控制、孩子脾土的合理調護也不可忽視。
記住,在面對有氣郁體質的孩子,我們能做到的遠不止于此,若家長想要了解氣郁體質的相關顧護,亦或者氣虛、陽氣虛質等不同體質特點的呵護調理,可以學習我的《孩子好體質是養出來的》。
許尤佳育兒堂·食療方
四逆散
材料:柴胡 6g,白芍 6g,積實 3g,甘草 3g。
做法:材料下鍋,加約 400mL 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煎至約 80mL ,可分2次服用。每周不超過1~ 2劑。
功效:疏肝理脾,透邪解郁。
宜忌:適用于3 歲以上孩子,對證、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患兒可服用。
做好氣郁體質的雙重顧護,
不同體質的調養,就看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