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病,用過消炎藥后,頻頻積食、體質大不如從前。該如何補虛?
許尤佳教授:
濫用抗生素、消炎藥對寶寶抵抗力的損傷非常大。許多寶寶沒有合理使用抗生素,之后便開始“去醫院多過去公園”。
這么說,并不是讓家長在任何情況下都杜絕給寶寶用抗生素、消炎藥,而是要懂得辨證施治,合理用藥。
醫生囑咐該用抗生素、消炎藥的時候,也不要諱疾忌醫。
等病好了,只要懂得調理,寶寶的體質是能逐漸恢復的。
寶寶病后愛積食、身體虛,家長就需要重視飲食調整,通過食補來恢復孩子抵抗力:
①
可以讓寶寶吃幾天素食,讓腸道充分休息,幫助盡快修復腸道微生態系統。
也可以服用1周益生菌,加速腸道微生態修復速度。注意不要長期服用,更不適合作為保健天天吃。
②
避免積食
病愈后,寶寶的消化系統急需休息,不能此時大補、峻補去增添脾胃負擔。
很多寶寶病后食欲不振、大便也不正常,就是消化系統在亮紅燈。
因此,病后要讓寶寶飲食清淡,吃少,吃軟,吃爛。
③
等過了1~2周、寶寶消化逐漸恢復后,家長可以給有針對性地、循序漸進地給寶寶健脾。
先用少量的肉煲有健脾功效的湯調味,如白術佛手湯等(具體服用方法可搜關鍵詞查閱),喝湯不吃渣。
寶寶消化好的時候,隔兩三天就可以喝一次湯健脾;消化不好的時候,就不要喝湯,要先助消化。
這樣調理一段時間,孩子的體質會慢慢恢復過來,甚至比原來更強健。
很多家長以為,用藥安全只需考慮寶寶病時的合理用藥就夠了。其實不然,病時用藥、看病就醫、愈后調護、未病先防,都屬于兒童安全用藥的范疇,需要家長全面學習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