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蝸創意
最近我面診了一位小患者,家長說他已經“感冒”了一兩個月了,吃了風熱感冒藥,也一直沒好轉。
再看孩子流膿黃鼻涕多、鼻腔堵塞嚴重、張口呼吸、同時伴有前額痛、耳痛等癥狀,初判是鼻竇炎發作了。
提醒各位家長,如果孩子感冒持續一周,膿涕沒有減少甚至增多,癥狀加重,就要注意孩子是否得了鼻炎、鼻竇炎。
今天和大家聊聊鼻竇炎話題: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得了鼻竇炎?如何區分鼻竇炎、感冒和鼻炎?
? 鼻竇炎的治療原則與日常推拿、食療調理?
1
什么是鼻竇炎?
一個或多個鼻竇發生炎癥稱為鼻竇炎,累及的鼻竇包括:上頜竇、篩竇、額竇和蝶竇。
根據發病時間長短,鼻竇炎分為急性鼻竇炎和慢性鼻竇炎。
急性鼻竇炎:
鼻腔和鼻竇黏膜感染后的急性炎癥,癥狀持續10天以上,12周內完全緩解。
慢性鼻竇炎:
鼻腔和鼻竇黏膜的慢性炎癥,癥狀持續12周以上不能完全緩解或加重。
相對于成年人來講,孩子更容易得鼻竇炎。因為孩子的鼻竇竇口相對較大,細菌更容易侵入。
另外,孩子普遍正氣不足,相比較大人而言更容易感冒。
和昨天我們聊到的鼻炎類似,急性鼻竇炎也是因為孩子感冒時,沒及時把外邪清走,從而引起鼻竇炎;長期反復發作,伏邪難除,甚至就會惡化成慢性鼻竇炎。
2
感冒、鼻炎、鼻竇炎怎么分?
新手家長看鼻涕
鼻竇炎反復發作,會影響睡眠,導致寶寶記憶力減退等;還會影響到身體和智力發育,還可能誘發腺樣體肥大,導致面部畸形。
鼻竇炎最典型的癥狀是臉頰、眼睛或額頭周圍有疼痛、壓痛的感覺,有濃稠的、綠色或黃色的鼻涕。
所以如果孩子出現了以下癥狀,家長就要注意了,孩子可能得了鼻竇炎。
① 感冒持續10至14天以上;
② 低燒,甚至高燒(39℃以上);
③ 連續至少三天濃稠的黃綠色鼻涕;
④ 鼻后滴漏(鼻涕流進喉嚨),有時伴有喉嚨痛、咳嗽、口臭、惡心、嘔吐;
⑤ 頭痛,通常發生在6歲以上的兒童;
⑥ 易怒或疲勞;
⑦ 眼睛周圍感覺發脹。
很多家長對覺得幫孩子辨證很難,其實,新手家長可以從看鼻涕開始學:
? 感冒一般病程為7~10天,如果超出14天癥狀還沒有緩解,考慮為鼻炎或鼻竇炎。
? 癥狀超過14天還沒有好轉,鼻涕呈清水樣的,可能是過敏性鼻炎。
? 如果感冒持續一周,膿涕不見減少甚至增多,且鼻涕為黃綠色濃涕,應考慮鼻竇炎。
現在臨床上也常有過敏性鼻炎并發慢性鼻竇炎的孩子,鼻涕時清時黃,鼻部癥狀也比較嚴重,需要家長帶孩子及時就醫,醫生根據個體情況治療調理。
3
慢性鼻竇炎本虛標實
如何對癥治療?
01 治療調補
急性鼻竇炎很多時候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也是就我們常說的普通感冒。
很多急性鼻竇炎都是在慢性鼻竇炎的基礎上產生的。而反復的急性鼻竇炎,反復的感冒,反復的喉嚨發炎,也會產生慢性的鼻竇炎。
當孩子一旦出現慢性鼻竇炎,往往說明孩子本身已經處于本虛標實的狀態。
在鼻竇炎的治療方面:
? 如果孩子因為風熱犯肺,導致感冒、喉嚨發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從而誘發鼻竇炎的急性發作,這時候的治療就應該及時治其標,要疏風、清肺、化痰。
下面這個方,適合孩子鼻竇炎發作、濕熱內蘊時服用:
? 如果孩子沒有明顯的合并感染,只是處在慢性鼻竇炎緩解期過程,這時可能就要以扶正為主,要健脾益氣、理氣,再加上活血、調理氣機。
常見的益氣中藥材包括:太子參、黨參、五指毛桃、黃芪等。孩子吃粥時,可以5g左右下粥調補。
食療方面,前兩天介紹的蜂苓湯和七味白術散也可對證服用。
02 日常外治法
關于鼻竇炎的外治,我以前介紹一個針對過敏性鼻炎、腺樣體肥大的“鼻腔四個一分鐘”護理方法,對慢性鼻竇炎,不管有沒有合并急性發作,都可以治療。
如果孩子經常鼻塞、流涕、打噴嚏,還可以采用按摩鼻來緩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