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知道,自然界就是一個宇宙體,它融合了萬事萬物在一起,萬事萬物和諧共處的總綱是宇宙的陰陽協調和平衡,這樣才能保證宇宙的整體健康的發展,所以我們說:宇宙之大律,一陰一陽為之道也。在《黃帝內經》里就有這么一說,陰陽者,天地也,天地為之父母,萬物之綱紀,生殺之本始。也就是說,天為陽,地為陰,天為父,地為母,陰陽就是萬事萬物的大綱,是自然界一切生老病死、生殺掠奪的根本和開始,違背了陰陽,就是違背了天地和父母,那么我們就會遭到自然界陰陽的懲罰。所以,我們要讀懂宇宙陰陽,當我們讀懂陰陽的時候,也就讀懂了自然,更讀懂了自己的命。在自然界的陰陽體里面,又融合了保證萬事萬物生發、生長、發展和消亡的精微物質,那就是我們常說的“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如果我們保證了木火土金水之間的陰陽相互協調,五行之間相生相克、反侮拒納相對平衡,就人而言,人就會活到壽限的年齡,甚至超過壽限的年齡延年益壽。
但是我們怎么又能做到呢?我們知道,我們的中醫是自然醫學,是神農嘗百草嘗出來的醫學,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幾千年來,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養生瑰寶,比如“清調補防”的養氣理論和“望聞問切”的診斷技術,給人類的健康和生命的延續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好處,指引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宇宙自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類的生活也在不斷的改變,人類的健康和生命也在發生著極大的挑戰,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生活質量不斷的上升,比如住的好了、吃的好了、穿的好了、睡的好了、玩的也好了,精神生活富足了,可是我們的病種越來越多,生命質量越來越差,健康指數越來越低,嚴重影響著家庭、社會、國家的和諧發展。這些問題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有病必找根,找根必尋源,當我們把根源找到了,我們就會連根拔起,我們的病也就會從根本上得以解決,那么我們就會富足長壽。
我們如何從宇宙自然的陰陽五行中掌控自己的命和運,我們就要不斷地去學習相關知識,認識自然,回歸自然,讀懂生命,去掌握生命的運轉規律,讓我們的立命之本肝心脾肺腎和宇宙自然融合,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生中有克,克中有生,補其不足,瀉其有余,如是我們就可以“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其實很簡單,讀懂了健康,健康就是一張紙,獲得健康和長壽就會輕而易舉;如果讀不懂健康,健康就是一座山,不管是官大官小,貧賤富豪,這座山就是殺人不眨眼的刀,會把我們殺死,甚至把我們壓得出不來氣。當疾病侵入到我們的立命之本肝心脾肺腎的時候,名院神醫都是無濟于事,甚至耶酥和釋伽牟尼都保佑不了,那怎么辦呢?所以我們要認識自己的命,,過去宇宙是一片混沌狀態,只有陰陽二氣,陰陽二氣合化了萬事萬物,人也不例外,在《易經》里面有這么一說:“天地氤氳,萬物化醇”,這就是人類的開始。從現代醫學來講,一男一女,一陰一陽,陰陽合和的時候也就是男人的精子和女人的卵子合化成受精卵,從此一個最初的生命體就誕生了。這個受精卵據生理學家化驗顯示,受精卵其實就是蛋白質,如果把它放在一個玻璃器皿中扔在大自然,受精卵就變成了一種水一樣的東西,然后把它放在花草樹木的根部,花草樹木就長得非常茂盛。這說明這個受精卵是一個有著豐富營養的生命體,這就是我們生命開始的第一階段,從這一階段來看我們的命是和父母雙方基因有著直接的關系。當受精卵在母體的子宮內膜著床以后,十月懷胎,這個生命體與父親沒有了關系,從此它的活命只和母親十月懷胎當中的均衡營養和與自然界的陰陽平衡有著直接的關系,這也是我們生命的第二個階段。當十月懷胎之后,孩子分娩了,來到了宇宙自然這個陰陽五行體當中,如果孩子沒有母乳,孩子的命從此時開始與父母沒有任何關系,只和自然界的陰陽五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我們常說這樣一句話,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大自然給了我們生命的軀體、健康和長壽,所以我們要感恩父母,感恩大自然,回饋父母,回饋大自然一個奇跡??墒俏覀儸F在做到了么?人是一個小宇宙,天地自然是一個大宇宙,小宇宙人的陰陽和大宇宙天地自然的陰陽合和,我們人就健康長壽了一半;從相對論上來講,人又是一個大宇宙,人的立命之本肝心脾肺腎就是小宇宙,也稱為我們生命的五臟,當這個五臟小宇宙和人的陰陽、天地自然的陰陽合和平衡的時候,我們人又健康長壽了一半。這就是一個百分之百的人,也是一個不斷成長、成熟、成功而走向富足長壽、沖向人生輝煌的一個完整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所以在民間有這樣一句話:人有一生必有一死,生的偉大就是健康,死的光榮就是富足長壽,無疾而終和紅白喜事就是這么一說。
第一,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在《黃帝內經》里面早有記載:“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是之為也;病已成而藥之,亂已成而治之,辟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鍾,不已晚乎。”所以我們要找到預防的方向,這就需要我們“知天命”,怎么去“知天命”呢?中醫的望、聞、問、切很重要,過去我們沒有西醫,沒有西醫的高科技技術,我們就靠望、聞、問、切去保命,但現在的望診隨著美容整形技術的發展,真的讓老中醫望而興嘆,再加上國內外地理區域和陰陽時辰的差別,精氣神很難觀察,給我們的預防造成了很大的難度;聞包括兩方面,聽和嗅,聽診技術我們遠比不過西醫,嗅的難度又很大,更具有片面性;問就是咨詢,我們更比不過西醫,西醫問了之后就檢查,檢查出來結果就治療,殊不知,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當結果檢查出來的時候,不但治療的難度大,組織和器官很難恢復到生命的原始狀態,再加上化學藥物的針對性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會破壞五臟之間的陰陽平衡,也就是病人所說的“治住這病出那病,驢病不犯馬病犯”,最后是“錢花了,罪受了,折騰折騰人丟了”,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給家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和精神負擔;切也叫把脈,這需要豐富的實戰經驗,技術掌握的難度大,時間長,很少有人掌握。綜合以上幾點,我們還要活命和生活,怎么辦?所以我們要去創新,要去提升,把中醫理論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把陰陽五行融入到我們的預防醫學里面,臉難看了,問聞技術比不過西醫了,切脈難度又很大,我們既不可以廢除中醫,也不能等閑視之,甚至等死,因為中醫是天地醫學,自然醫學,所以我們要改變,因為改變才能使我們成為最大的贏家,讓我們活得更久。怎么改變?我們既不能看到肝心脾肺腎每天的變化,機能的強弱,功能指標的高低,也不能把肝心脾肺腎從人體內拿出來去觀察,所以我們要去研究最直觀、最科學、最易懂、最容易復制的模式來解決我們預防的問題。我們每一個人天生都長了一雙勤勞樸實的手,從陰陽五行說角度來講,手也有陰陽之分,比如手掌和手指有上下、正反、大小、長短、寬窄、粗細、軟硬、厚薄、黑白等陰陽之分,我們把陰陽融入到手掌和手指里面,然后再把肝心脾肺腎(在五行里面對應叫木火土金水)的特性特征融入到手掌和手指里面,這樣陰陽五行在手掌和手指里面就會表達得非常清楚,通過手掌手指陰陽五行的變化,我們就可以觀察五臟陰陽五行的變化,這樣我們就會很直觀的通過手來掌控我們的立命之本,從而掌控我們的命。
生命從一個受精卵開始,就稟賦了父母雙方的遺傳因子。這個孩子在母體當中,跟自然界是沒有直接關系的,只有通過母體跟自然界產生關系吸取營養。當這個孩子出生后,才開始與自然界發生關系。因此,生命受兩大因素的影響:一方面是父母親的先天遺傳;另一方面是大自然的影響。例如,一個人的出生時辰,在易¾里叫八字,也稱四柱。四柱(生辰八字)融合了一個人在自然界中可以生存的物質,而自然界中的物質用五行歸類為:火、木、土、金、水,與其相對應人體五臟心、肝、脾、肺、腎。只要保證五臟的平衡與能動,人體就是健康的。就拿心腦血管疾病來講,當我們的血壓、血脂升高時,我們很多人都在干什么?都在降,吃西藥輸水,殊不知,在中醫里面,肝臟管血脂;腎臟管血粘度;脾臟管血液質量;心臟管血液動力;肺臟管血液速度。五臟之間又存在相生、相克的關系,也就是說,每一個臟器滋養另一個臟器的同時,又克制另外一個臟器。我們在用藥物控制疾病癥狀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兩條腿走路,要考慮到我們的立命之本心肝脾肺腎是否會受到傷害,否則是釜底抽薪,抽刀斷水水更流!
(一)、人體五臟相生相克關系
按照五行相生相克關系,肝(木)克脾(土),如果肝脾有問題,腎臟也好不到哪兒去;腎(水)克心(火),心腎不交者,一般肺臟是不會健康的;肺(金)克肝(木),肺臟、肝臟功能不全者,脾胃功能一定不好。這就是中醫養生理論精髓。這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中醫理論也稱“天人合一”。
(二)、五行、五色與五臟的關系
只要五臟的功能不出問題,陰陽趨于平衡,人就能延年益壽,因為五臟是人的立命之本,其它附屬器官和組織都可以切除,唯一的我們的心、肝、脾、肺、腎不能全部切除。而五臟又是靠自然界的營養來維持的,因此說:人的命,天注定。
自然界的營養,大致分為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這五種顏色對應人體五臟,例如:紅色食物養心;綠色食物養肝;黃色食物養脾;白色食物養肺;黑色食物養腎??墒牵祟愒诖笥钪嬷?,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環境污染,導致農作物營養嚴重失衡,蔬菜的營養成分是100年前的五分之一。人體吸收的營養達不到均衡,就是外界營養均衡而五臟五行嚴重陰陽失調,不能均衡的吸收和利用自然界的營養和活性物質,是人體生病的根本所在。
【木形手】木,在自然界中代表條達、生發之意,因此,手掌較寬、手指較長、指頭上下粗細一樣的手形,稱為木形手。
【五行解析】“木日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即能曲能伸之義。木具有生長、能曲能.伸、升發的特性。木代表生發力量的性能,標示宇宙萬物具有生生不已的功能。凡具有這類特性的事物或現象,都可歸屬于“木”。五臟之中,肝屬木,為心(火)之母,為腎(水)之子,克脾(土),侮肺(金),五味屬酸,五色屬青色,情志屬怒。木形手的人是因為五行缺木,即肝虛,易發與肝臟相關的各種疾病,比如肝臟血管瘤、膽囊炎,造成膽汁反流,引起消化功能底下,消瘦。以及相關的肝臟疾病,如肝癌、肝炎后黃疸、肝血腫、肝囊腫、肝增生性結節、肝管息肉、肝功能不全、肝綜合征、門脈高壓、肝血管瘤病、脂肪肝、慢性肝萎縮、慢性肝衰竭等。
藥補不如食補——酸生肝
常見的入肝經的食物如下:綠豆、豆芽、陳倉米、燕麥、淮小麥、冬瓜、南瓜、絲瓜、木瓜、魔芋、芋頭、熟藕、栗、核桃仁、酸棗仁、大棗、酸棗、烏梅、桔、杏、柑、石榴、檸檬、金桔、獼猴桃、芹菜、萵苣、小茴、香莧、菠菜、薺菜、洋蔥、韭菜、銀耳、蒲公英、海蜇、鵝蛋、鵪鶉蛋、雞蛋黃、雞肝(蛋)、牛肉、豬肝、豬蹄、羊肝、羊蹄、羊奶、馬肉、鮑、鯉、鯽、鰱、帶魚、黃鱔、河蝦、帶魚、青蛙、牡蠣肉、綠茶、蜂王漿、醋、牛油、羊油、葡萄酒、人參、當歸、干姜
陽虛木形手的養生法則
【陰陽定性】手掌偏紅,并且偏熱的,即是陰虛。
【易發疾病】肝藏血,由于肝氣不足,引發血液循環不暢,最容易發生低血壓、膽囊炎、貧血、低血糖等疾病。
陰虛木形手養生法則
【陰陽定性】手掌色白,并且偏涼的,即是陽虛。
【預防疾病】陰虛木形手主要需預防肝囊腫、肝硬化、肝癌、肝腹水。
【繼發疾病】
癥狀一:肝氣犯胃、打嗝、胃脹氣、飽腹感等嚴重的時候,會發生膽汁反流性胃炎、胃潰瘍、胃出血及胃癌。
癥狀二:陰虛木形手肝火過旺,使陽氣釋放不出來造成肝陽上亢,導致高血脂、高血壓。
癥狀三:肝陰虛也會造成肌肉粘連,頸椎病、類風濕等。
癥狀四:特別嚴重的陰虛木形手,可能會有精神分裂癥的困擾和天災人禍的發生。
木形手養生要義——戒怒
情志過激致病病機:“盛怒”、“暴怒” 導致肝氣亢奮,過度消耗肝血,使肝血不足,則出現陽亢而陰不足的病理狀態;“怒則氣上”,氣過升而不降,使氣機升降失衡,也會影響到肝及其他臟的功能。所以戒怒是養肝第一要務。
內傷臟腑的病理表現:肝氣逆行,使得血液運行失常,消化功能出現障礙,常出現腹脹腹痛腹瀉。嚴重時還可出現吐血、中風等危及生命的情況。
火形手的養生法則
【火形手】火焰的形狀是下面粗圓、上面尖,當手掌的形狀比較圓、手指指根粗、指頭尖的手形,稱為火形手。
【五行解析】:“火曰炎上”:炎,熱也;上,向上。火具有發熱、溫暖、向上的特性。火代表生發力量的升華,光輝而熱力的性能。凡具有溫熱、升騰、茂盛性能的事物或現象,均可歸屬于“火”。五臟之中,心屬火,為脾(土)之母,為肝(木)之子,克肺(金),侮腎(水),五味屬苦,五色屬紅色,情志屬喜。而火形手的人,并不是心經活躍,反而是心經的虛弱,需要比常人更多的調補。
【陰陽定性】手掌偏紅,并且偏熱的,即是陰虛。手掌色白,并且偏涼的,即是陽虛。
【易發疾病】五行中火和心相對應,火形手的人一生應預防原發性心腦血管疾病,比如腦出血、腦血栓、腦中風、心律不齊、心肌梗塞甚至突發死亡、心律失常、紊亂性房性心率、竇性心律失常、期外收縮性心律不齊、異位搏動、室性過早搏動、心室纖維性顫動(心室纖顫)、心房纖維性顫動(心房纖顫)、室性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房性心動過速、呼吸心跳驟停、心臟驟停、心原性猝死、心臟傳導阻滯、干擾性房室分離、竇性停搏、竇房結功能低下
藥補不如食補——苦生心
常見入小腸經的食物:淮小麥、黃瓜、西瓜、冬瓜、豆豉、花生衣、韭菜子、白芥子、荔枝、桂圓、龍眼、草莓、大蒜、生姜、八角、茴香、薺菜、花椒、西紅柿、紅芝、馬齒莧、麻雀蛋(肉)、羊肉、熊掌、黃羊肉、紅糖、白酒、附子、丹參、蒲公英、馬齒莧、
火形手養生要義——寡欲
內傷臟腑的病理表現:注意力下降,頭暈,心悸,入睡不深,時常驚醒。嚴重時可引起精神失常,或突然暈倒。
土形手的養生法則
【土形手】土代表土地的意思,土地硬而厚,又方又大,因此,手掌又方又大、手指上下一樣粗,手指和手掌長短基本一樣長的手形,稱為土形手。
【五行解析】“土愛稼穡”:春種曰稼,秋收曰穡,指農作物的播種和收獲。土具有載物、生化的特性,故稱土載四行,為萬物之母。土具生生之義,為世界萬物和人類生存之本,"四象五行皆藉土”。五行以土為貴。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性能的事物或現象,皆歸屬于“土”。五臟之中,脾屬土,為肺(金)之母,為心(火)之子,克腎(水),侮肝(木),五味屬甘甜,五色屬黃色色,情志屬思。土形手的人脾胃虛弱,即五行之中土不足。
【體質定性】手掌紅屬于陰虛體質;手掌白屬于陽虛體質;土形手的人多數屬于中性體質。
【易發疾病】土形手脾胃虛弱,根據五行相生相克關系,一是脾(土)克腎(水),二是脾(土)反克肝(木),因此,土形手的人一定要注意保護肝、腎兩大臟器,并預防肝、腎兩大臟器的疾病。肝臟是解毒的,腎臟是排毒的,如果肝臟和腎臟都受到克制,那么毒素就會在體內慢慢堆積。肝負責血脂,腎負責血粘度;當土形手脾胃虛弱之后,影響肝腎,最后造成血粘增加,血脂升高,損傷心腦血管系統。因此,土形手的人必須預防腦中風。同時土形手一生還要預防消化道腫瘤的發生。
按照十二時辰養生法則使用保健食品,心經11:00開始活躍;腎經下午17:00開始活躍;肝膽在晚上11:00開始活躍。因此,食用保健食品時,需根據保健食品的功效,對應于人體哪個臟器,按照其經絡活躍時辰食用,調理效果更顯著。
藥補不如食補——甘入脾
常見入胃經的食物:牛乳、羊肉、熊掌、帶魚、鯊魚、草魚、黃魚、黃連、蜂蜜、鹽、醬油、黃油、黃酒、甘草、生姜、大蔥、洋蔥、發菜、金針類、金芝、香菇、雞蛋、黃豆、蠶豆、稷黍、玉米、梗米、北、瓜、金瓜、甜瓜、甘薯、土豆、紅薯、菱角、炒山藥、花生、榧子、甜杏仁、茴香子、大棗、桔、橙、柿、栗、菠蘿、琵琶、甘蔗、檸檬、小茴香
土形手養生要義——戒思
保養脾胃良方——節食
4。引發老年性癡呆。研究發現,一種叫“纖維芽胞生長因子”的物質可促進腦動脈硬化,引發老年性癡呆。長期飽食,這種“纖維芽胞生長因子”物質在大腦中積聚,使腦動脈發生硬化,引發老年性癡呆?!侗静菥V目》云:“飽食不節,殺人頃刻”。《退庵隨筆》中說:“所食欲多,心愈塞,年愈損。”美國抗衰老專家希爾嚴肅地指出:“長期飽食是用牙為自己掘墓,如果你為美食所誘惑,一味追求吃喝,那么,它的危害會進入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最終會將你毀掉。”
金形手的養生法則
【金形手】金是一種較軟的金屬物質,因此,又小、又軟、細膩如綿的手,稱為金形手
【五行解析】金:“金曰從革”:從,順從、服從;革,革除、改革、變革。金具有能柔能剛、—變革、肅殺的特性。金代表固體的性能,凡物生長之后,必會達到凝固狀態,用金以示其堅固性。引申為肅殺、潛能、收斂、清潔之意。凡具有這類性能的事物或現象,均可歸屬于“金”。五臟之中,肺屬金,為腎(水)之母,為脾(土)之子,克肝(木),侮心(火),五味屬辛,五色屬白,情志屬悲。金形手的人肺臟虛弱,容易外感疾病,就是俗話說的免疫力低下。
【體質定性】金形手一般都是陽虛的體質,同時也容易陰陽兩虛怕冷怕寒。
【預防疾病】五行中肺屬金,而肺與大腸相表里。所以金形手的人,要重點預防肺和大腸的疾病,還有繼發性如癔病、厭食癥、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癥、精神抑郁癥、鼻竇炎、皮膚病等。
藥補不如食補——辛入肺
金形手養生要義——養氣
情志過激致病病機:愁憂、情緒抑郁導致肺氣閉塞。憂愁的刺激量過大,或持續時間過長,就會使氣機閉塞而致病。
內傷臟腑的病理表現:肺氣阻滯,導致胸悶、氣短、呼吸不利,進而出現喘促咳嗽等癥。所以金形手的人一定不能忽視養肺。
水形手的養生法則
【水形手】水的特性是綿延的、光滑的、潤澤的、軟厚的。因此,光滑、潤澤、肥厚的手形,稱為水形手。
【五行分析】水:“水曰潤下”:潤,濕潤;下,向下。水代表凍結含藏之意,水具有滋潤、就下、閉藏的特性。凡具有寒涼、滋潤、就下、閉藏性能的事物或現象都可歸屬于"水”。五臟之中,腎屬水,為肝(木)之母,為肺(金)之子,克心(火),侮脾(土),五味屬咸,五色屬黑,情志屬恐。擁有水形手的人其實是腎虛缺水的人。
【體質定性】水形手最常見的是陰陽兩虛體質。
【易發疾病】五行中水代表腎,腎與膀胱相表里,需預防:尿毒癥、腎結石、腎囊腫、腎炎(腎盂腎炎、腎小球腎炎)腎衰竭、膀胱炎、尿路結石、膀胱結石、胸膜炎、肺氣腫、膀胱癌、前列腺病、子宮卵巢肌瘤和囊腫等疾病。
【繼發疾病】心腎不交者,需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如腎性高血壓等。
藥補不如食補——咸入腎
水形手的養生之要——惜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