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V姐。
前兩天有個學員來向我求助,她說有件事讓她特別痛苦,就是開會。
她是一家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助理,他們團隊經常要開會討論品牌策略、推廣方案等等。
問題是做創意的這幫人一個個天馬行空的,都有自己的想法,之前領導在場的時候還好,最近有幾次領導不在,讓她主持一下會議,每次都是一個會開了幾個小時,吵的不可開膠也得不出個結果。
她根本控制不住局面。因為這個事兒她已經被領導訓了兩回,說怎么連個會都開不好。
她覺得特別委屈,因為領導不在的時候這幫人根本就不受控制,都覺得自己的想法更好,沒聊兩句就能吵起來。
而且這幾次會之后,她感覺同事的態度也有些變化,好像不怎么把她放在眼里了,有些本來跟她商量的事兒也直接去找他們總監了。
她感覺很無助,很擔心之后在團隊的地位會受影響,問我怎么辦。
其實組織開會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我們要時刻把握會議的方向和節奏,既要討論充分,又要保證高效,還得兼顧會議的目的和各方的利益。
如果聊著聊著進入了相爭不下的“吵架模式”,那后面的會議就很容易失控,因為此時大家都在情緒里,心思就都不在會議的目的上了。
話說回來,其實冷靜下來想想看,不是所有的會議我們都有利益沖突的;
那各自提各自的建議,大家集思廣益就好了,為什么會一直相爭不下呢?
這其實是因為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陷入一個思維模式的陷阱——“二元判斷”。什么是“二元判斷”呢?
簡單說就是非黑即白,我是對的你就是錯的,世界不可能是灰的,也不可能咱倆都是對的。
咱們人在童年時期智力還沒有得到完全發展的時候,是無法理解非常復雜的事物的,所以只能做二元判斷。
比如能吃的不能吃的、好人壞人、對的錯的。隨著心智成熟和經歷豐富,我們就會對二元判斷產生懷疑,發現生活中的“灰色地帶”。
但因為“二元判斷模式” 其實是一種非常節省認知資源,而且讓人更有確定感的思維模式。
所以即便我們成年后,它也并沒有從我們的大腦里消失,而是悄悄躲在了一些我們平時不太留意的地方。
比如最近熱度很高的某老牌男明星分手事件,在這件事發生之前,我們提起這個男明星想到的可能是唱跳歌手,挺幽默的,減肥成功等等。
但這件事發生之后,我們大部分的人提起這個人腦子里就只有兩個字——“渣男”。
這個時候如果你對我說“哎呀,人都是有多面性的,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
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心頭一堵,眉頭一皺,說我們還是聊下一話題吧。
在一些應激環境下,比如爭吵中,我們也很容易掉到這個“二元判斷”的陷阱里面去。
在這種模式下,我們會急于證明自己是對的,并且認為凡是跟自己不一樣的都是錯的,拼命否定對方的觀點,而忽略了解決問題其實往往還有更好的第三選擇。
在工作中我們不會溝通、統籌能力差等等問題的背后,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我們陷入了一些思維誤區的陷阱。
那么到底要怎樣組織會議,才能避免掉入“二元判斷”的陷阱,用最高效的方式,得到最有效的方案呢?給大家一個小方法,叫“收放策略”。
首先是“放”,也就是廣泛撒網。
引導大家在一定的時間內充分的頭腦風暴,每個人都列出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案。
在這個過程中要鼓勵大家充分發散,不止是解決方案,想到什么都可以列出來,比如需要考慮的因素、可能遇到的障礙、可以利用的資源等等。
我們可以把這些想法都記錄下來,放在大家都能看到的白板或者投影上。
這個過程記得一定要遵循頭腦風暴的第一原則——“不評判”。
我之前有個學員是家創業公司的老板,他跟我說頭腦風暴一點都沒有用,他們提來提去還是那些建議。
我問他說你們是怎么做頭腦風暴的,他說就他們提想法,我覺得不好的就過,覺得好的就接著聊。
我說這樣,下次你們開會的時候前半個小時你就讓他們敞開了說,哪怕是那些看起特別不靠譜的想法你也鼓勵,說不錯不錯趕緊記下來,試試看會不會有不同。
結果他一試果然好使,因為只有不被評判我們才能把注意力放在想點子上,我們的思維才能發散開來。
接下來是“收”也就是重點捕撈。
那么我們到底要撈什么樣的大魚、采納什么樣的方案呢?
在收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其實是先明確捕撈的標準,明確這個方案要實現的目的是什么,應該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華為的會議制度里有一個“會議三問”,分別是“客戶的需求是什么?”、“解決方案是什么?”、“如何實施?”
所有的會議都要就這三個問題給出答案。
其中這個一上來就要先搞清楚的“客戶的需求是什么?”就是華為采納方案的標準。
也就是在華為開會你得出的解決方案、實施方案一定要能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才行。
有了明確的標準,篩選方案就容易多了。
此外還有一點要提醒大家,那就是一定要注意會議主持過程中的語言表述。
剛剛說到了我們不要做“評判者”,那在主持會議的過程中,一個好的狀態是什么呢?是積極的引導者。
千萬別小看了會議主持人的這個角色,無論是“收”還是“放”,我們的引導方式、我們使用的語言都很重要。
比如可以多用些“我們”少用些“你”;多用開放性、啟發性的提問,少用些生硬的指派和命令;
多用些贊美、鼓勵這樣積極正向的表述,少用些否定、質疑等等消極的表述。為什么要注意這些呢?
因為這些強指向性、對抗性、消極負面的語言正是啟動大家“二元判斷”模式的開關,用積極的情緒引導會議的走向,我們才能“收放自如”取得理想的效果。
最后給大家簡單總結一下, 會議不受控制,大家相爭不下,往往是因為我們掉入了“二元判斷的陷阱”。
想要避開這個陷阱用高效的方式得出有效的結論,我們可以采用“收放策略”。
先“放”廣泛撒網,引導大家頭腦風暴,充分發散想法,再“收”重點捕撈,在明確決策標準的前提下,得出最有效的結論。
此外主持會議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我們使用的語言,不要做觸發大家情緒的“爆雷俠”,而要做會議積極有效的引導者。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了,我是V姐,在個人發展學會,我們一起成長,不斷精進~
周魏
國家認證生涯規劃師
國內首家積極心理學成長聯盟聯合創始人
原某教育醫療集團總部行政中心副主任
個人發展學會講師,職業精英研修班督導團負責人。指導學員過千人,累計職業咨詢時長超過1000小時。擅長領域:職場關系處理,個人及團隊優勢挖掘,職場情緒溯源及調整,職場心理困惑解答,升職加薪,職業定位及轉型,團隊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