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送“如何精讀”系列之三---六步完成SAT精讀。在本系列中,王云寧老師著力講解精讀的誤區及如何精讀等內容,共有三個主題:
一個常見的閱讀壞習慣;(?點此查看)
兩個普遍的認知誤區;(?點此查看)
六步完成有效閱讀;
此外關于精讀對于提高閱讀水平和分數的重要性請參考此文?何以提分?唯有精讀。
文/睿途王云寧
在對何謂“精讀”有了正確認識后,我們可以來實際做一篇SAT文章的精讀試試了。從深入理解考試理念的角度出發,SAT精讀應該包括六步:
選一篇有代表性的分類文章;
限時完成閱讀與解題;
重點生詞整理查記;
提取行文結構;
長難句翻譯;
題目錯誤分析;
下面我們就來逐一說明每個步驟的具體內容。
武功有各具特色的門派,文章也有特點鮮明的類別。對于SAT文章,我們可以按不同標準將它們分成如下幾類:
表1:SAT閱讀文章分類 作者:王云寧
然后我們可以按最常考的類型,根據不同難度設置選取典型篇章進行精讀。短單和短雙遇到特別難的篇目可以深入分析,不過我們的任務以長篇文章為主,建議使用新版OG和2005年以后的真題(包括Sunday套題),OC和Princeton等素材不予推薦。選文標準如下(以OG為例):
表2:分類文章選取標準 作者:王云寧
每小類一篇是最低要求,考生可根據個人需求酌情增加。因為每個人對難度的感知都有所偏差,建議各位根據自身水平完成分類。精讀時不要各類文章穿插,而是按類別由易到難集中完成,這樣便于發現和總結規律。以弱勢群體類文章為例,黑人相關篇目關注Black History (Slavery),Civil Rights Movement, Racial Discrimination等話題,女性相關篇目聚焦于Sexual Equality, Feminism和兩次世界大戰對女權的促進作用,而移民相關篇目則重點討論Cultural Heritage, Self-identity以及Social Conflicts(包括移民群體與所處文化社群的沖突和一代與二代移民的內部沖突) 。
因為歸根結底要應試,所以選好篇目后,我們首先應該限時完成文章。換句話講,考生需要模擬考試環境,在規定時間內閱讀和解題。具體時間因題量和難度變化而有所浮動,不過大體上長單8—15分鐘/篇,長雙12—18分鐘/組。嚴格遵守時間限制既有利于檢驗現階段真實水平,也有助于練習時間的有效分配,因為學會適時跳題也是保分的一項重要因素。
詞匯量永遠是閱讀的基礎,對于高級詞匯特別多的SAT閱讀來說就更是如此。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一篇文章里的所有生詞都需要背記,因為很多專有名詞和生僻單詞出現頻率極低,背起來純粹是浪費時間。那么,究竟什么樣的生詞才是查記重點呢?
表3:重點生詞分類 作者:王云寧
所有這些生詞都需要抄到專門的單詞本上,特別難記或需辨析的詞匯還要附上例句以便理解。建議給SAT的考查重點態度詞留出專用區域,按感情差異歸類背記。最重要的是按時復習,確保自己真正掌握了重點詞匯,檢查時的判斷標準非常簡單——看到單詞的三秒鐘內說出其中文意思,未達到要求的詞前要像下圖一樣加上星號,星號個數即復習時的遺忘次數。對于那些反復遺忘的難詞,一定要歸納到難詞本上重復記憶!
圖2:生詞整理示例 作者:王云寧
因為SAT文章內容較為復雜,對于全文構架的把握可以說是最大的難點,也是避免重復閱讀的關鍵所在。要做好結構分析,我們首先必須認識到,不同類型文章的行文邏輯不同,要提取的篇章框架和關注焦點也有所區別。例如文學類文章的TS就不甚明確,要把握大意重在找到5W1H(Who, Where, When, What, Why, How),其中尤以Who(人物)和What(事件)為重。
表4:SAT類型文章框架構成 作者:王云寧
雖然在大綱上有所區別,但不同類型文章的閱讀重點卻是基本一致的。對于說理性文章和雙篇,需特別注意區分作者和文中人物的立場,全面把握觀點之間的關系。絕大多數時候作者是有傾向性的,不過也有一些文章(科學類居多)旨在同時展示多方看法,此時作者的態度可視為客觀中立(objective / analyticaldetachment)。必須指出的是,作者的想法未必會以TS的形式直觀呈現,閱讀時最重要的是學會從字里行間分析作者意圖,而態度詞就是最有效的提示線索。
如下圖所示,文章中的不同信息可以用多樣化方式標記出來,包括下劃線、加亮、彩色、斜體和批注等。其中批注非常重要,因為這部分能直觀體現讀者是否在自主換位思考,是否能真正領會文章的內在邏輯。
盡管SAT閱讀不像TOEFL閱讀一樣有小結題,精讀時我們依然需要練習寫大綱,以深入認識不同類型的篇章結構,并鍛煉自己的概括總結能力。大綱可以用中文寫,但一定要寫得完整,對行文邏輯的解釋最好也包括在內。對雙篇則需以表格形式比較二者關系,這樣有助于加強對互聯題的理解,也能更清楚地認識到轉折在決定文意上的重要性。
精讀的核心原則是尊重原文,對長難句的準確理解為其基礎。每篇文章建議選取3到5個長難句,考慮到SAT文章中大多數句子構成較復雜,需要精析的長難句應按三條標準選取:
a. 組成全文框架的觀點句;
b. 題目定位要求深入解析的復雜句;
c. 影響上下文理解的長難句;
* 涉及省略、指代、特殊句型(強調句、雙重否定句等)或重點語法(虛擬語氣、倒裝等)的句子也需多加注意。
對這些長難句,我們要做的任務只有一樣,那就是準確翻譯。換句話講,只要以中文語序直譯原文即可,千萬不要用個人理解去意譯,因為意譯本身就是一種腦補,而絕大多數考生的閱讀水平根本不足以達成正確意譯。對一個長難句的準確直譯應包含以下步驟:
a. 確定語境中的詞義;
b. 補全指代/省略的內容;
c. 分析句子成分,提取主干并調整語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