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先生這樣回答:要靠本事吃飯!
那么這個社會上究竟有多少有本事的人呢?
他這樣說道:
那么沒本事的人怎么辦呢?
他說:在我國人人都恨資本家,但又有幾個人不夢想當上呢?誰敢說不想當個億萬富翁?在這個世界上只能是按勞分配,沒本事的人,天知道能怎么活?總不能一天只會“造糞”吧?
乍一聽,這話好象很有道理,如果在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里,靠本事吃飯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而他后面的解釋恰恰否定了這一點,他所說的社會其實是只關心3%的人的社會。同時,他所說的有飯吃并非簡單的能吃飯,要飯的也能吃飯,他顯然不是說要飯的人也有本事,他所說的有本事是社會上那3%有大本事可以當資本家或者被重用可以獲得穩定的收入甚至可以獲得巨大收益的人,要有那樣的本事,要被重用,要能有那樣的收入和吃法。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這話是很有問題的。這主要表現在如下的幾個方面:
(一)他所說的那種社會,只重視有本事的那3%的人如何生存生活和享受,對于那些97%的“一天只會造糞的沒本事的人”怎么辦,他說“天知道能怎么活”,意思很明確:愛活不活。這顯然是不道德的。其一、根據資源共有原理,社會上所有的資源都是大家的,大家應該共同擁有并共同享受資源和由資源的利用所帶來的收益;而按照他的這種邏輯,大多數人的這種權利被徹底忽視,結果是所有的權利幾乎都被那3%的人占有。其二,一個文明的社會,每個勞動者都有勞動謀生的權利,每個人都應該有吃飯、穿衣和居住的權利;而他這種觀點是不承認這一點的。其三、一個文明的社會,人們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寬容,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幫助這樣的關系,他的觀點同樣與此相悖;所以,他的這種觀點顯然是一個文明的社會無法接受的,同時也是這個文明發展到今天的世界所不允許的,更是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堅決反對的。
(二)個人本事的局限性。他所說的那樣的社會,其實就是強者才能生存的社會,他強調強者生存和享受的合理性,崇尚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換句話說,就是:強者就該享受,弱者活該挨餓。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強者真的就總是強者,弱者真的就總是弱者嗎?不是。因為你現在強未必就將來強,你這一方面強未必就另一方面強;那么,在不講道德,不講公平公正規則的持強爭利的過程中,所有人都會被別人傷害,所有的人都是受害者,文明善良的人們能希望這樣的社會存在嗎?能允許這樣的社會存在嗎?
(三)實踐中發霉和裂變的本事。當大多數人的資源擁有權被少數人霸占,當大多數人的勞動謀生的權利被剝奪以后,少數人已無良心可言,他們中的不少人并不滿足既得的利益,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他們還在不斷地采取著卑劣的手段,三鹿集團的毒奶粉犯罪就是典型的例子,各種壟斷集團的壟斷行為就是典型的例子,瘋狂侵吞國有資產的行為就是典型的例子,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這就是這些強者的本事;那么那90%多的人們呢?他們為了活命,不得不做出如下的選擇:他們或者掙扎在饑寒交迫的死亡線上,或者用艱苦的、危險的勞動換取微薄的收入,或者也干脆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傷害同類,或者變成強盜偷盜、搶劫,或者鋌而走險販賣毒品,或者不顧廉恥淪為娼妓等等等等(也是犯罪大暴發的根本原因),他們沒有強權和財勢,他們被生活逼得長出了許多這樣的本事;在他們中間,極少有人沖出重圍,他們的日子與萬惡的舊社會相比要好過一些,但他們仍然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即便是他們中的高層(一般公務員)同樣為住房和子女的就業等等問題所困擾而困苦不堪,與那些地主資本家以及貪官污吏相比,簡直是天上地下!
(四)文明的競爭與野蠻的競爭是有本質區別的。文明的競爭是在公平公正的社會條件下,對品德高尚者貢獻較大者進行褒獎和對品德低劣者危害社會者進行懲罰以促進社會良性發展的競爭,這種競爭是促進社會文明和進步的競爭;而野蠻的競爭就是全然不顧社會公德依仗強力的弱肉強食的只有野蠻才能占上風的競爭,這種競爭必然導致社會矛盾的不斷加劇,必然導致動亂和戰爭!
女士們先生們,同志們同胞們,現在該是我們清醒的時候了:在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里,靠本事吃飯是應該的,但是,在那位先生說的那樣的社會里靠本事吃飯是不可靠的,依靠野蠻的本事吃飯更不可靠!當某些人一相情愿地希望用獎強懲弱來激發人們的上進心從而有效地促進社會發展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公德和博愛這兩個基礎,千萬不要忘記公平正義,千萬不要忘記大多數人的利益,否則,他們以及他們所掠奪的財富會被憤怒的火焰徹底焚毀!
2009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