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芳芳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從業10年,個案累積2000-4000小時
完形心理學也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當你停止改變的時候,改變就發生了。
我們可以想一想,我們為什么要改變呢?
非常簡單,就是因為不接受現狀,不接受自己,不接受別人,是吧?
當我們開始因為不接受,而要求各種改變的時候,問題就產生了。
改變現狀,那么就會永遠無法平安地安住當下,永遠都在路上。
想要到達那個更好的地方,但那個更好的地方是永遠都到達不了的。
因為那個地方只是一個逃離現在的想象,想象是沒有終點的。
改變自己,也是一個系統浩大長期的工程。
整容行業的興起和蓬勃,各種改造自己的活動和課程層出不窮,
甚至大家不遺余力造夢,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成為怎樣的光輝奪目,再也不是如今這般平凡無奇……
可我們大部分真的終其一生,都只是一個普通人。
普通人,這要接受起來,確實何其忿忿!
但,其實我們不可能活成什么人的樣子,我們最終都只能活成自己。
而且,只有接納自己,成為自己,我們也才能活成真正意義上的擁有個人特色的光輝奪目。
光輝奪目,這個真正改變的發生,是在我們停止改變自己、接納自己以后。
改變別人,更是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做的事情了。
改變爸媽,改變伴侶,改變孩子,改變領導,改變跟自己相關的所有人……
我們不遺余力,也總是覺得他們改變了,我們才會幸福。
當然,這是改變不了自己的挫敗感帶來的后遺癥,總是要做點啥,才能不要去面對那個無法接受的自己。
春節檔電影《囧媽》在這個部分就陳述得蠻精準的:
壹
“知道就行”
每天花五分鐘時間靜坐,觀念頭,觀呼吸。不管什么念頭浮現,都跟自己說:我知道了。
貳
“如果事情就是這樣了,我該怎么做?”
有時候,抗爭是痛苦的,除了讓自己陷入情緒,并不能改變什么。
……
劉芳芳
我們是抉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