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位媽媽,帶17歲的女兒掛了眼科急診。醫生檢查發現,女兒右眼視網膜脫落,視力0.1。母女倆因為瑣事爭執,媽媽一氣之下拿著充電器砸向女兒,正好命中了女兒的眼睛!之后,女兒看東西越來越模糊,卻因和媽媽賭氣,一直拖著未曾就醫。1個月后,女兒發現看不清楚東西了,才和媽媽說明情況,慌慌張張來醫院檢查。醫生診斷:視網膜脫落,且錯過了視網膜脫落的黃金治療期,即便做手術,結果也不容樂觀。媽媽聽后失聲痛哭,一時的情緒失控,造成了女兒一輩子的失明,令人唏噓。相信很多媽媽都在發脾氣后說過這樣的話:“情緒上來了一時沒忍住。”前不久看到一則令人震驚的新聞,60歲的兒子竟然掐死了84歲的母親!了解到案件的真相后,我卻對這個殺人犯兒子泛起了一絲同情。不允許兒子關上房間門,一旦陸縉生緊閉房門,媽媽就好暴躁砸門,砸不開就叫119,總之一定要把兒子弄出來;沒經過她的同意,兒子就不能出門,如果兒子出了,她甚至會撥打110,謊稱兒子失蹤,要求警察立馬找人;
有時候,媽媽一生氣,就會徹夜把陸縉生關在門外,陸縉生就只能去家附近的公園里過夜;一次爭吵之下,她抓傷了兒子的手,打掉了兒子的眼鏡,嘴里大喊“陸縉生殺人了!”一心只想讓媽媽閉嘴的陸縉生,在沖動之下失去了理智,掐死了媽媽。媽媽的情緒,不僅影響自身的行為,還決定著整個家庭的溫度。心理學中有個說法,母親作為孩子最為親密的撫養者,一旦情緒失控,會在孩子的心理留下嚴重的陰影。
這樣的陰影將伴隨孩子成年,甚至成為他們終身情感傷痛的來源。因為,在一個家庭中,大人會將內心的不滿,無意識發泄到孩子身上。但孩子終究只是孩子,他們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懂如何處理媽媽的情緒。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壓抑自己的感受,默默忍受一切。被媽媽打到視網膜脫落的女孩,忍了一個月,才說出自己的病情;被媽媽苦苦折磨的陸縉生,忍了六十年終于爆發,最終釀成慘劇。“母親是一個家庭的靈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母親快樂,全家快樂。”媽媽好情緒,家是溫暖的港灣,是孩子感到愉快、自信,是促使孩子進步的助推器;媽媽壞脾氣,家就是冰冷的牢籠,是孩子感到郁悶、自卑,是促使孩子消沉、墮落的導火線。如果說媽媽的情緒是家庭的溫度計,爸爸的情商就是溫度計開關按鈕。但狀況不斷的孩子,形如虛設的爸爸,雞飛狗跳的生活……種種混亂無助,足以讓任何一個無憂無慮的女人,變成暴躁焦慮的媽媽。想要媽媽好情緒,需要媽媽的努力克制,更需要爸爸做好情緒溫度計的“開關”。爸爸沒有體諒媽媽的辛苦,也沒有解釋晚歸的原因,只是不耐煩地說句:“我忙著呢!”在爸爸那里受氣的媽媽,轉頭就對著一旁乖巧吃飯的女兒大罵:“連個飯都吃不好,你是豬啊!”溫暖的家,一定是爸爸理解媽媽,媽媽內心充盈,才能始終溫柔堅定地去愛孩子。直到前段時間幾個閨蜜約著一起玩,我才發現了她好脾氣的奧秘。閨蜜和她老公先后到達,還未坐下,孩子奶奶就撥過來視頻,孩子哭得稀里嘩啦,因為不寫作業奶奶關了他最愛的動畫片。閨蜜兩眼恨恨,想著打道回府狠狠教育兔崽子一番,一場暴風雨眼看就要來臨。閨蜜老公看出她眉間的怒氣,立馬接過電話繞到一邊,苦口婆心教育孩子。也不知道用了什么辦法,再回來,孩子對著電話,答應閨蜜,不看動畫片乖乖做作業。高情商的爸爸,能敏銳感知媽媽的情緒變化,更會用自己的智慧帶媽媽走出壞情緒。爸爸關愛支持媽媽,媽媽才能少激動保持好情緒,孩子也就不用面對歇斯底里的媽媽。
一個女人如果暴躁易怒,她背后一定有個不負責不著家的男人;一個女人如果自怨自艾,她背后一定有個愛推卸責任的男人;一個女人如果慈愛溫柔,她背后一定有個積極主動又愛家的男人。媽媽的情緒決定了孩子的未來,而爸爸的情商則決定了媽媽的情緒。爸爸高情商,媽媽好情緒,這樣相愛的家庭,是孩子一生的福氣。媽媽看到他們,還沒反應過來,手里就被塞了一大束花。最好的家庭教育,其實是爸爸愛媽媽。因為家庭有愛,孩子才能感受到愛。
一位孩子說:“繼續秀吧,爸爸媽媽幸福我也覺得很幸福。”“爸爸、媽媽和孩子是情感的三角關系,父母相愛,家庭和諧,那么這個孩子就會繼承非常健康的愛的模式,等他長大后,就會將這個愛的模式投射到自己的愛情和家庭中。”在爸爸媽媽溫暖有愛的家庭里的長大孩子,從小就習得了溫暖和愛,將來過得一定不會太差。
記得朱茵懷孕的時候,黃貫中一個回答,讓所有人改變了對他“粗魯、兇狠”的看法。
他說撇著嘴說:“體重重了,但是看上去瘦了。肚子大了,但是臉尖了,她還漂亮了一些。你說哪有這么討人厭的?”就這樣,他倆的孩子,在爸爸和媽媽愛的沐浴下,也長成了溫暖的小太陽。
看到別的小朋友都被爸爸抱著,黃貫中問小黃鶯,是不喜歡我抱你嗎?小黃鶯突然流鼻血,醫生告訴她是因為天氣太干燥,她立馬轉身告訴爸爸:“你也要多喝點水。”爸爸的高情商,媽媽的好脾氣,都將化成最甜蜜的能量,伴隨孩子一生幸福成長。錢鐘書先生與楊絳先生的女兒錢媛說過一段話,深以為然:“我一直覺得父母恩愛的小孩很幸運,因為她見過好的感情是什么樣的,從而擁有了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然后就知道怎么往正確的方向跑。爸爸和媽媽,就像孩子的左膀右臂,雙臂齊心協力,才能守護孩子走得更遠。作者:李耳耳。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