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厭學叛逆兒”,如有一個行走的火藥桶,敏感、情緒化、一點就爆。
我們經常收到家長這樣的抱怨:
孩子現在特別愛玩游戲,對學習完全提不起興趣! 厭學沒朋友,還會逃課、離家出走玩失蹤! 性格倔強固執、心態消極孤僻,不知怎么就心理抑郁了! 之前成績還不錯,現在學習焦慮,甚至哭著說自己不知道為什么在努力…… 自己省吃儉用,掏心掏肺,卻發現孩子叛逆見面就像見仇人一樣......
時間久了,你會發現,你越溝通,孩子越反感,越不想學,矛盾越大。
我們研究院作為青少年心理咨詢強國品牌單位,每個月我們接待因孩子厭學、叛逆來咨詢的家庭,不少于500個,其中不少孩子,還有抑郁、焦慮或強迫等問題。
每次我們都會跟家長說,若不及時糾正自己溝通方式,就是多花10倍心力,也難出3分效果。
心理學家李玫瑾也說過,孩子厭學、逃學,和智力沒關系,破壞了學習感受才是禍根。
在接待的家庭中,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個經過幾十次咨詢、耗時2年的孩子。
16歲的男孩小優,從幼兒園上補習班開始,就沒讓大人操過心。他成績優秀,穩定在學校的年級前三,體育成績好,人緣也不錯,妥妥的“清北苗子”。
然而,到了初中,一連串的暴擊來了:
一次考試失利,小優焦慮、自責、抑郁,再也不愿去上學了;
家長催他、跟他講道理,孩子就一句“我累了”;
更開始沉迷游戲,你罵他,他哭著說找不到學習的意義…
一次咨詢,小優偷偷跟我說,“我閉著眼都能考前十,但還是覺得,學習沒意思,只是為了討好父母。”
研究了上萬例叛逆、厭學的孩子,發現了一個殘酷的真相——那些厭學叛逆的孩子背后,都站著至少1個“學習”拼命、“溝通”缺失的家長:
不是認為學習最大,一切向成績看齊;就是溝通說不到孩子心坎,每次談心都變成了講道理。
最后,“毀了”孩子學習成長感受,讓孩子厭學,拒絕溝通,叛逆不聽話的正是家長自己。
部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甚至變得心理抑郁,喪失希望!
懂了小優的苦惱后,我教他的父母調整了做法。
父母列出了50個小優的優點,在成績之外看到了兒子的優勢;
開始和小優聊愛好,增加生活共同體驗,看比賽,爬山......
小優不再抗拒和父母溝通,學會了坦誠表達想法;
學習上也不要父母來催了,主動完成作業。
現在,小優已經走出抑郁,重回學校,經過一段努力后,成績又是年級前三,中考考了省重點高中。不同是,考試不再是討好家長,而是為了自己。
面對不會溝通的父母,一種孩子,會用激烈的情緒武裝自己,和父母對吼;
一種孩子,則會敏感不自信、拖拉磨蹭,成績怎么努力都提不上去,還容易被同學欺負;
還有一種孩子會變得叛逆,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只有吼叫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
在咨詢過程中,見過無數家長,不僅沒有把孩子激進名校,反而換來孩子焦慮、抑郁和不快樂。
但通過研究院的家庭動力521系統,給家長和孩子進行雙向指導后,都能及時挽回了孩子的學習感受和親子關系,最快只需20天。
通過現狀評估(1-3天):找準孩子厭學、叛逆的心理行為根源
借助環境營造(3-5天):讓孩子愿意溝通,保持情緒穩定
善用心理疏導(5-12天):支持孩子自信、自律、自愛、自強
制定成長方案(12-20天):提高孩子學習內驅力,不再厭學叛逆
想讓孩子,走出叛逆厭學陷阱和雞娃圈套,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把愛學、會學、善學的優勢延續到初、高中,成為自信快樂的孩子,一定不能錯過這次的免費咨詢。
家庭動力521指導體系,是婉晴心理教育研究院,基于心理學認知學派、薩提亞家庭治療、海靈格家庭系統排列、NLP以及PDP性格分析等權威理論
結合我國家庭文化、社會環境和教育系統,并融合十年線下案例咨詢經驗,精心打磨而成。能快速、科學、準確的找出家庭成員出現情緒和行為障礙的深層原因。
因為家庭動力521指導系統良好的指導效果,研究院成功入選,“品牌強國示范工程家庭教育行業優選成員單位”
同時也是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師資共享平臺,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協會心理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單位,共青團中央和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雙重批準的心理教育志愿服務團體!
專業的服務,看得到的親子改變,研究院贏得了良好的用戶口碑!
家長們必須知道,一時的批評、不管不顧直接和孩子硬碰硬,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還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厭學、抑郁,甚至釀成大禍!
孩子的內心非常敏感,家長的任何一個改變、認可都會讓孩子的行為做出改變。
比如,@山東的王女士
14男孩,初二,反抗時頭砸玻璃,重度沉迷游戲
一個月家長+孩子的雙向指導,現在回到學校,主動學習
1個月前,第一次見到王女士時。她眼睛浮腫,頭發蓬亂,沒化妝,還沒開口就先哭了個稀里嘩啦:
“兒子小學語數英都是90多分。上了初中,成績直線下滑,現在沉迷電子游戲,脾氣暴躁,學校也不去。
“孩子爸前后摔了3部手機,2部iPad,砸了一臺電視機。可兒子要么不理睬,要么頭砸玻璃反抗,我真沒辦法了……”
第二次咨詢時,我和王女士的兒子聊了一場,詳細的了解他的成長學習環境。
接著,我給他們定制了一套家庭調整方案,要王女士照著試一個星期:
“三一六要一接受”,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
“情緒和壓力緩沖墊”,幫孩子應對外界壓力;
“優勢發現法”,幫孩子告別網癮,激發現實價值感。
這套組合拳,針對性很強,前幾天,王女士微信告訴我,兒子自己收起了所有游戲設備,主動聯系老師確定了周一返校。
其實,很多孩子的厭學、叛逆、抑郁都是“偽裝型”的,找對方法是能輕松疏導逆轉的。
但很多家長會把厭學、叛逆理解成孩子青春期的煩惱,不重視,拖延錯過最佳疏導時機,導致“小叛逆”變成“大叛逆”、“裝抑郁”變成“真抑郁”、“成績差”變成“人生差”!
“半大小子,氣死老子”,反應出來的是,家長對孩子心理成長關注的缺失。
家庭動力521雙向指導體系,適用于6-18歲青少年,是針對每個家庭,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一對一的疏導。
能快速的幫助孩子找回學習內驅力、同時有效的改善家庭親子關系!例如:
15歲的明睿,從確診“空心病”,到告別抑郁、厭學,前后只花了1個月的時間
初二的子瑜,不再疲于演戲,討好老師、照顧父母后,成績突飛猛進,連續幾次拿了班級前十,再也不做“刻苦”型學渣。
高二的張磊,不再害怕升學壓力,從厭學、暴躁,消極的心態中走出來,只用了22天,現在每次考試都能有所前進,最近一次更是考了全級前三,重點有望。
……
在上萬家長和孩子身上驗證過有效的方法,你只要試一次,也能找回孩子內驅力,養出成績好、又自律的好孩子。
最后的提醒
P.S.2020年中國國民心理健康藍皮書,調查發現,親子關系不良、校園霸凌、陪伴缺失、學業壓力、完美主義、競爭激烈等因素導致青少年心理問題嚴重。厭學、叛逆、固執為最常見表現。
P.S.90%的父母還處在“經驗主義,主觀判斷”的教育誤區中,缺乏跟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進而誘發或加劇了孩子的厭學、叛逆等心理問題。
P.S.2020年,青少年因為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疏導,產生24.6%的青少年抑郁,其中重度抑郁的比例為7.4%,女生抑郁高于男生,非獨生子女高于獨生子女。
P.S.孩子的教育成長,需要孩子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家長早咨詢,孩子早成才!家長早改變,孩子早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