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四年被高血糖支配的恐懼依然籠罩著我我不知道哪一天又被診斷為糖尿病我不知道哪一天我會和身邊患糖尿病的人一樣面臨失明、截肢等并發癥的后果如果一切可以重來我一定會管住自己的嘴我才34歲啊——火龍果自白 「糖」,說的不少了。但令我們有些悲傷的是,糖尿病這件事一直不能很好地引起讀者的重視。#文章的閱讀率告訴我們的# 在乎容顏、在乎身材、在乎高鹽、在乎高脂,可為什么,大家對要命的高血糖卻沒有表現出一點「在乎」?!
是覺得還年輕,糖尿病離自己很遠?
還是覺得平時吃得還算健康,奶茶都只要三分糖,根本不會高血糖?
無放縱,不年輕?年輕不放縱!
我用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們:
錯!通通都錯! 四年前,30周歲還不到一點的我被診斷為糖尿病。時至今日,我的血糖雖然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但我依然無法忘記這把懸在我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噩夢開始于2016年5月,孕早期痛苦萬分的孕吐階段結束,終于恢復胃口。
正當我打算好好犒勞自己大吃一頓時,糖耐的結果出來了:血糖超標!
#WTF!#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居然會和糖尿病掛上鉤。我反思了下我和糖尿病之間的關系:
沒有糖尿病家族病史
BMI在19~20之間
愛喝奶茶,一般喝三分糖
家里人做菜為了提鮮,喜歡加少許糖
碳水愛好者,喜歡吃各類小吃、面食,比如小餛飩、涼皮 結論:飲食不算優秀,但也算不上糟糕啊。雖然有點擔心,但我還是沒有很好地接受妊娠糖尿病的現實。 這里先解釋下血糖的正常范圍,一般主要看空腹血糖和餐后兩小時2個數值:
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圍,普通人是 3.9~6.1 mmol/L,孕婦是 3.9~5.1 mmol/L
餐后2小時血糖正常范圍,普通人是<7.8mmol/L,孕婦是<8.5mmol/L
我的分別是5.4和9.2,超標并不多,所以一開始沒有重視;一個月后再去醫院檢查,看到還是超標,醫生嚴厲地說了我好一通,差點就指責我「不負責任」了。這輩子頭一回被爸媽以外的人罵得這么慘。
在醫生的諄諄教導下,我第一次開始正視高血糖的危害——
流產:血糖過高,是導致流產的一個重要原因
胎兒發育不良:孕婦血糖高,可能會導致胚胎發育異常、巨大兒、畸形兒、胎兒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等一系列問題
胎兒低血糖:高血糖孕婦生出來的胎兒在降臨人世的一刻,很容易出現低血糖。低血糖對寶寶的腦細胞成長不利,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胎兒糖尿病:高血糖的孕婦生出來的寶寶將來患糖尿病的幾率更大 幸運的是,醫生說只要及時控制,通過正確的飲食干預就可以降低血糖。于是,2016年6月,我開始了控糖之路。
醫生對我提出了幾個要求,我總結了一下,大致是以下幾點:
嚴格控制飲食
醫生給我一份食譜,要點是:盡量不吃甜食;少吃精致碳水、用粗雜糧代替;水果控量,黃瓜、蕃茄可以多吃;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量,蔬菜、豆類、低糖水果等。
少吃多餐三餐按時吃,但別吃太飽,七分飽就可以;兩餐之間加餐一次,可以選粗糧、堅果、牛奶或無糖酸奶,不要吃糖分高的水果;
可以隨身攜帶一些小零食,一旦出現頭暈等低血糖癥狀時可以迅速補充。
很多人以為糖尿病人血糖高了有危險,其實低血糖的危害也很大。如果高血糖的危害是以年計,低血糖的危害則是以分鐘計的。
適量運動
除了飲食上多注意,平時也要堅持運動。飯后散步就是降低血糖最好的方式。
看起來不難,但實際上不簡單。不過,我覺得自己執行得不錯——
從6月開始,在保證蛋白質(主要是雞肉、魚、蝦一類的白肉)的情況下,多吃蔬菜,甚至每周專程去兩趟素菜館。
早餐和最愛的粥、小餛飩,忍痛說再見了;換成了雷打不動的三件套:白煮蛋+牛奶+玉米;
午餐在單位食堂吃,基本上是2個蔬菜+1份魚/蝦+1份主食。白米飯、面條等精致碳水也沒有再碰過,主食換成了南瓜、玉米、番薯和雜糧飯。
晚餐在家吃,比較豐富,主食嚴格控制,蛋白質攝入會比白天多一些。 至于奶茶、咖啡,都戒了,只能看同事們喝喝過把癮。
因為掌握不好水果的分量,干脆全戒了,平時只啃黃瓜和番茄解饞。
唯二的兩次越界,結果都很糟——
一次是去同為孕婦的朋友家,在她的百般慫恿下,喝了一杯四個橙子不加水榨出的橙汁,當天餐后2小時血糖噌噌噌攀升到了9.8。我這才知道,純果汁比水果更傷血糖。#淚的教訓#
一杯4個橙子榨的橙汁,相當于一口氣、快速喝下4個橙子的糖啊
一次是偷吃了水果。吃了幾串枇杷和屈指可數的幾顆楊梅,餐后2小時血糖赤裸裸地提醒我「貪吃」的下場。 一位「民間醫學愛好者」告訴我,降血糖,吃苦瓜。
苦瓜我是吃不下的,在「高人」的指點下,我隔三差五的榨苦瓜汁喝。
你要問我苦瓜汁什么味道?算了,我實在不想回憶。
在運動方面,我懷疑沒幾個普通人#明星、專業健身人是不在此列#比得過我。
我們家附近有個學校,刷市民卡可以進入,操場一圈200米。我每天晚飯后走15圈,前10圈散步慢走,后5圈加快速度。 我還報名參加了一個孕婦瑜伽班。連老師都夸我,動作標準到位,柔韌性佳,是位優秀學員。
做了那么多,我的血糖得到控制了么? 7月再次檢查時,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依然雙雙超標。那一刻,我的內心是崩潰的,醫生也拉下臉來。
不等她指責,我先發制人大吐苦水,講述這一個月以來的飲食和運動情況,我不明白為什么我的血糖值如此堅挺。
醫生聽完,沉默了會,第一次對我表示了肯定。“你已經盡力了,血糖還是不好,要不考慮打胰島素吧?” 什么?我不要!
我再三保證,會更加嚴格地控制飲食,終于讓醫生打消了上胰島素的念頭。 回去之后,我取消了加餐,減少了主食的攝入,增加了蔬菜的分量。餓了,只吃黃瓜和番茄。我已經想不到什么辦法,只有覺得這樣是最安全的。
8月,空腹血糖降到了5.0,好歹在臨界值以下了;餐后2小時8.8,還是偏高。 這一次,我控制住了情緒,認清了現實——怨天尤人并沒有什么卵用,除了繼續控制飲食+運動外,我什么也做不了。
也許是心情平復的作用,在之后的每日血糖自測中,我看到自己的血糖一點點下降,餐后也保持了不錯的水準。 8月下旬恰逢生日,我任性了一回,吃了一個麥當勞甜筒,在西湖邊走了一個多小時,但到家一測血糖,8.4,可歌可泣。
9月下旬,進入孕期最后一個月,血糖終于全面控制住了!
可是我卻因為其他原因,提前住院。因為妊娠糖尿病,住院期間我一天得測7次血糖——三餐的空腹及餐后+睡前;也就是說,一天得往手指上扎7次洞。 某天早晨5點45分,護士小姐準時前來扎針。空腹血糖3.6,低血糖!
看到結果的那一刻,我不由自主地笑出了聲。護士不明所以,盯著我看了三秒鐘:“都低血糖了,有什么好笑的啊?”
不,你不懂這一刻我的快樂,簡直是「苦盡甘來」。
可是現實并沒有那么美妙。
因為胎位不正等其他原因,我被要求提前剖腹產。還記得當時醫生的原話:
「媽媽血糖高的寶寶,心肺功能會比其他孩子弱一點。」
「加上心肺又是最晚才發育的,提前剖,寶寶的心肺可能會不太好。」
我頭一回真切地感受到,因為自己高血糖給小孩帶來了多大的傷害。如果能重來一遍,我一定從懷孕前就改變飲食結構。
但事情還沒結束。
小孩從我肚子中取出后,我模模糊糊聽到醫護人員的聲音:「XX10分,XX10分……呼吸不好,扣1分……」、「出現低血糖,趕緊喂糖水」…… 如今回想起來,依然后怕。
醫生說,得過妊娠糖尿病的人,即便生產后血糖恢復正常,將來患糖尿病的概率依然是普通人的幾十倍。
對,是「幾十倍」、不是十幾倍! 這四年來,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自測血糖,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扎針驗血糖早已成為我的必備技能。 然而,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 經歷了妊娠糖尿病后,每當遇到身邊有朋友懷孕的,我就會拿自己的案例來告誡她們,千萬控制飲食,適當運動。 每一個人都像最初的我一樣,沒當回事兒。等到糖耐過不了時,才想到向我來取經,如何控制血糖。 在遭遇糖尿病之前,孕婦都不重視,更何況是普通人呢?
啰里啰嗦說了那么多,把自己的經歷剖開給所有人看,無異于又在當初的刀疤上劃了一刀。可是我為什么還是要說?
因為我真的不想有更多的人經歷我所經歷的一切。我希望每個女孩,不管將來是否決定成為一名母親,都能好好正視血糖這件事。飲食控制,降低血糖,和未來糖尿病可能帶來的并發癥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糖尿病的并發癥By DrGnu
三年前,一位同事的外婆,因為糖尿病的并發癥,不得不截肢。 我的公公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0以上,每頓飯前都要吃下好幾種藥。
有一次他牙疼,疼得全身發抖,起不了身、走不了路,只能打120來用擔架送去醫院。 為什么牙疼會如此嚴重?
家人轉述,醫生說「是糖尿病引起的并發癥之一」。
他今年剛剛60周歲,這幾年視力下降得很厲害,時常模糊,眼前有豎線、飛蚊隱現。他的幾個哥哥都沒有這類情況;婆婆比他大幾歲,視力也一切正常。醫生說,視力問題也和糖尿病有關。
▲高血糖還會損傷視網膜,引起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圖:By United States: National Eye Institute 糖尿病的陰影也時刻籠罩著我。上周因為身體原因去醫院檢查又測了血糖,空腹5.8。一想到如果按照孕婦血糖標準看,妥妥的超標了,心里頓時一陣惡寒。
中國已有近一億的糖尿病患者,其中近五分之三血糖控制不理想,餐后血糖顯著升高更是中國糖尿病患者的一大特點。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餐后高血糖與多種疾病相關。比如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大血管病變、心血管疾病等。
血糖控制,刻不容緩。
除了前文的控糖措施外,我還向山楂同學新學了一招,實行起來非常方便——把白米飯替換成燕麥飯。
相比其他雜糧,燕麥接受度挺高,在家里實行起來沒遇到太多阻力。像我們家,現在大米和燕麥的比例大概是3:1到2:1,老人小孩都說好吃。
▲摻的生的燕麥片,更容易煮;喜歡更有嚼勁的可以選擇燕麥米。
怕口感粗糙的話,一開始可以少放點,習慣后逐漸增加燕麥。當然也可以換其他你喜歡的粗糧。大家都能接受的健康飲食,才能愉快地吃下去呀。
最后,推薦大家一本書《一位糖尿病患者的自白》。記得,血糖無小事。
你們可能不知道,重疾保險是沒有糖尿病這一項的——腫瘤、心梗這種保險是賠的,得了糖尿病,對不起,沒得賠;只有糖尿病引起的并發癥,比如截肢、失明,符合保險條例才能賠付。
編輯 | 山楂
設計 | 柚子?以上信息僅為科普,不應視為診療建議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