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讀者繼續問。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門當戶對幸福的例子很多,古有李清照趙明誠,今有錢鐘書楊絳。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一種不幸叫門不當戶不對。
1、女方大專(電大),男方本科(名牌),婚禮當天婆婆在婚宴上當著兩家人說“你們女兒學歷低,配不上我家兒子。”十年了,女方至今說起依舊氣憤不已。——還好夫妻倆恩愛,感情一直很好。
2、女方父母皆下崗職工,男方父母商人家庭,公婆出錢買了300平海景婚房,婚后與公婆同住,婚后一年,因家務及雙方父母溝通分歧等各種事情引發夫妻、婆媳、雙方父母之間各種爭吵。身邊親友亦有婆媳問題深受其害者,紛紛建議女方硬氣一點。
3、鳳凰男通過婚姻逆襲,大家可以參考電影《賽末點》,王石的第一段婚姻中岳父的高官背景,也常被人們拿來八卦。
去掉地理南北差異,城鄉差異,生活習慣差異(比如吃咸吃淡吃硬吃軟,參考臺灣民謠“天黑黑”),集中體現的主要是金錢和學歷的不對等。
比如一方家庭是中產甚至富裕,一方農村或工薪;一方受過高等教育,一方全家最高學歷高中;一方有過出國留學經歷,一方從未離開過五線家鄉小城;一方熱愛閱讀園藝旅游,一方熱愛麻將廣場舞各種編織等等。分歧和差距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雙方完全沒有興趣了解和接納消解這種差距和分歧。
熱戀中的情人當然完全忽視現實問題,但是結婚以后,隨著雙方原生家庭的介入,兩邊父母家人的互動增加,這些問題就開始考驗著剛剛成立的小家庭感情根基,很多時候即便沒有外遇和家暴,就這些一地雞毛的事,夫妻雙方因為面子,因為一口氣,因為無謂的虛榮,都極力維護自己的父母,這些都足以讓夫妻身心俱疲,從兩個人之間的小吵到兩家人之間的大鬧,最終不可調和,走向離婚。
一方自卑,條件差,窮/蠢得只剩下自尊心了,便會分外敏感,凡事過激反應。條件好的一方,滿滿的優越感,各種嫌棄對方土窮挫,各種覺得自家吃了大虧,各種后悔自家孩子眼光差,缺乏同理心和感受力,更不會退讓半分。
尤其是剛結婚的小夫妻,攤上個精力旺盛愛操心又能干的婆婆,年輕媳婦性子耿直一點,這種家庭絕對是重災區。
我還是給了幾個思考題:
1、基于結果,從兩家人的差距中,你和家人可以向對方家庭學習的是什么?
2、結婚以后,你為了這段婚姻和這個家庭付出過什么?做過什么貢獻?
3、如果兩家經濟學歷相當,是否目前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如果不是,你覺得真正的問題是什么?
勸你在婆婆面前硬氣一點的人,他們自己的婚姻和婆媳關系處理得如何?有的建議其實是自己傷口的投射。這些都不是真正有效解決問題的態度,讓你逞一時口舌之利,卻逃避了真正的問題:你的成長。
坦誠一點,如果你當時選擇對方的原因也包括對方良好的經濟和家庭教育水平,那你就不能指責對方因此而嫌棄你,否則就是雙標。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自己和家人有錢有學歷,要找一個沒錢而且學歷相差懸殊的家庭,你們當事人相親相愛,可是家人對你沒有感情,他們為什么要接受呢?這不是擺明了吃虧嗎?畢竟沒有人希望通過婚姻讓自己更糟。
生活中,人們想高攀,人往高處走,尤其是女方,這種心理很正常,不過高攀會累,自己想清楚就好。大概率來說,講門戶自有他的道理,可愛情不講道理,感情不是計算公式,門當戶對也有走不下去的,門不當戶不對也有情深似海的。
舉兩個我身邊的例子。
我爸媽那個年代,他倆都是黑五類,沒資格戴紅袖章做主流,除了都被邊緣化算得上門當戶對,他們之間反差巨大:
我媽早起,不吃早餐會低血糖會暈,我爸睡懶覺不吃早餐,我媽吃過晚飯就打瞌睡,我爸是夜貓子天天熬夜,我媽外向好動,熱衷社交不摸書愛看乒乓球,我爸內向好靜,手不釋卷最煩應酬只看NBA......這倆人怎么看都沒法走到一起,但我看到的是我媽經常虛心跟我爸請教,我爸也樂于給她講解知識,乒乓球有時夜里一兩點比賽,我媽不能熬夜,我爸就讓我媽先睡,等開始了再叫我媽起來,陪她看完整場比賽,而我媽也培養對籃球的興趣,陪我爸一起看籃球,現在能說出的美國籃球隊比我多。我爸看書,我媽就幾乎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因為單位好一點,我媽工資一直比我爸高,但我從來沒見我媽借此炫耀鄙視我爸......
再說一個我姑姑的故事。
我有個姑姑幼患眼疾,導致一只眼盲,沒機會讀書,家人皆替她終身發愁。文革時我那高材生的姑父被整,從省會分到小鎮中學教書,那年月大學生稀罕,姑父又相貌堂堂高大儒雅,來自大城市,說一口標準普通話,可是那時知識分子是臭老九,找不到老婆,于是有人介紹了我姑姑,姑姑雖然一只眼盲,但五官端正,皮膚白皙,頭發烏黑直順,說話和氣,性情柔順,兩人結合后恩愛至今。
印象中姑父總是微微笑,從沒發過火,從來沒有跟姑姑高聲說話,做事情總有商量。從未因姑姑是殘疾而輕看她,聽我媽說姑姑分娩時難產,醫生問姑父保大人還是保小孩?姑父說當然保大人!姑姑生了女兒,本來還擔心姑父不高興,誰知道姑父一樣寶貝,視若掌上明珠,那時的政策可以生三個,但姑父心疼姑媽,決定不再要孩子,我這堂妹就成了那個年代少有的獨生女。平反后姑父有機會調去省會,但他為了姑姑放棄了,安心在小城教書,姑姑做臨時工打雜,但我從來沒有覺得姑父輕看姑姑,沒覺得姑姑過得不幸福。
姑父工作之余,愛打牌愛釣魚,手特別巧,能做手工,家里的縫紉機他用得最多,做窗簾床罩被單;還經常在家里研究烘培做蛋糕,小時候記得姑姑家總有好吃的;姑姑跟著姑父讀書,兩人都愛看小說;兩人不紅臉不吵架,姑姑姑父總是笑笑的,有話慢慢說,哪怕我是個孩子,他們做什么事也都會征求意見。小時不幸的姑姑在這樣的婚姻里被滋潤,現在的相貌看著比實際年齡更年輕,勝過世間多少健康女子的婚姻。這樣一對在外人眼里完全不門當戶對的夫妻,卻是我小時候眼里好夫妻的樣子。
這樣的故事,我相信每個人身邊都有,沒錯,過日子要有錢,家世要般配,但一定要有感情,有話說,否則人生幾十年,沒有感情只有外在的門當戶對,就像寶玉面對著門當戶對的寶釵,終究意難平。
門當戶對相對保障婚姻的穩定,但不一定保證快樂,可人類的天性就是喜新厭舊,只有穩定容易審美疲勞,一定要有快樂,要能聊到一起,玩到一起,遇上了,是前世修來的,好好珍惜,沒遇上,就好好修吧。
對彼此的差距保持善意和尊重,好奇和開放,理解珍惜,勿虛榮,勿狹隘,勿爭閑氣,回到源頭,回到愛,感情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浮云。
生活中,門當戶對的,又豈止是愛情和婚姻?棋逢對手將遇良材,遇上過的人,都懂。
相關文章:
更多文章:《遇見三山》目錄
近期開課,點擊報名:
7.26-28天津《自我教練》/《自我教練》8月杭州
報名、合作、購書、咨詢請掃碼聯系助理。
2019年課表
7.26-7.28《自我教練》 8.9-8.11《自我教練》
9.13-9.15《自我教練》 10.11-10.13《自我教練》
11.8-11.10《九型人格》 12.13-12.15《自我教練》
公眾號文章內容喜馬拉雅電臺搜“遇見三山”收聽。
咨詢:13905812753煒程 助理微信:william2187968
掃碼報名、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