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們的故事
每個王朝都有其生命周期,尤其是在中國這塊地,中央集權的王朝超不過三百年就是個定數。曾經無限輝煌的大唐,也迎來了自己夕陽西下的時候。
有時候一個民族的興亡,也是看命。比如說羯族,趕上誰不好,碰上了冉閔,結果給滅族了。你看匈奴的冒頓單于之所以威震亞洲,那是因為他上沒遇到秦始皇,下沒遇到漢武帝,趕上好時候了。其實秦始皇和漢武帝也一樣,他倆也成功避開了冒頓。秦始皇面對的是千年來最弱匈奴,漢武帝面對的是匈奴的第一次大規模內斗,這都是命啊。其實中原王朝也是一樣,正如很多人感慨的那樣,不是宋朝太弱,是對手太強。宋朝哪方面都比漢朝強,但是人家漢朝沒遇見過高度文明的契丹、黨項,更不曾遇見過現象級女真和開了掛的蒙古。
那么說宋朝這倒霉催的周邊環境,真的是命數嗎?基本上很少有人去研究這段,別管多大的專家,一般都總結為敵人太強,宋朝太慫。深一點的就會說說宋朝強干弱枝的軍事政策,還有什么燕云地區的戰略意義、中原不產好馬等。扯淡一點的還講自己翻閱典籍總結出宋朝其實外戰勝多負少,這就是欺負讀者不會去翻閱典籍再數一遍戰爭去跟他對質。
其實,宋朝的糟糕周邊環境,不是宋朝造成的,也不是老天爺跟中國人開玩笑,這一切都是有因果的。我說幾個史實啊,比如說這三韓人,從上古時代到唐朝這長達千年的時間里,都是原始人。到了唐朝就突然出現了新羅國,這可不是單純一個新羅國中國國母能做到的。再比如說契丹,屬于東胡系統中的一個小部落,別說跟鮮卑、烏桓這樣的大分支沒法比,跟室韋、柔然、吐谷渾這樣的小分支也沒法比。但是這樣一個小部落,居然在唐朝末年成事了,到了五代就建立了強大的遼國。包括室韋、靺鞨這些民族,都是長達千年的落后民族,到了唐朝都行了,室韋脫離了原始公有制,靺鞨都發展成海東盛國了。
這一切,都跟唐朝的一個制度有關。這個制度,就是讓唐朝走向鼎盛的羈縻政策。所謂羈縻政策,“羈”就是不服就揍你,“縻”就是給你點物資允許你高度自治。具體點就是唐朝設立安東、安西、安北、安南、北庭、燕然等都護府,長官一般由根正苗紅的唐朝人擔任。各都護府下把招撫來的少數民族頭領封為都督,允許他們在一定權限下自治。這個政策好,好就好在這個政策讓中國人統治的領土終于出了傳統的領土圈子。
其實我們老說宋朝面積小,真要對比一下,北宋的領土范圍是幾千年來漢族中原王朝的基本統治區,跟秦朝、隋朝、沒有西域的漢朝、沒有西域的西晉、早期的唐朝、明宣宗以后的明朝差不多大,一般情況下中國人就是在這個范圍內活動。漢朝很強悍,給中原王朝按了個把,就是西域都護府轄區的整個西域,所以近千年的時間內,中原王朝能達到內陸這個基本范圍,就算是統一。裝上西域那個把,就算是全盛。從唐朝實行羈縻政策開始,那就沒個范圍了。要往前數,中原王朝在東北的統治最多到遼寧和吉林的交界處,還很短暫。到了唐朝就不一樣,東北設立渤海、黑水靺鞨、室韋三大都督之后,直接讓唐朝領土翻越了外興安嶺,據譚其驤老先生考證還包括庫頁島。往北唐朝最遠達到過貝加爾湖還往北的西伯利亞地區,由黠戛斯人看守北大門。往西就無敵了,最遠到了今天的伊朗,設立過波斯都督府。當年強悍的波斯薩珊王朝被阿拉伯人打到即將亡國的時候,波斯王子寧愿加入大唐也不跟阿拉伯人信綠教。可惜啊,大唐沒能好好保護波斯,當時的唐朝重點放在高句麗、吐谷渾、百濟、日本這邊,波斯都督府存在了不到三年。
這些都督府不僅讓唐朝的領土超越了以往任何一個中原王朝,也讓這些編入都督府的少數民族迅速成長。
但是安史之亂以后,大唐王朝名存實亡。別說少數民族都督府了,唐王朝中央政府連本國節度使都管不了嘍。所以,五代十國是唐朝藩鎮割據的延續,宋朝糟糕的周邊少數民族形式,其實就是都督府割據的延續。也就是說,唐朝的羈縻政策讓唐朝走向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其副作用全在宋朝頭上爆發了,宋朝招誰惹誰了。
了解了這些,我們再看東北的靺鞨族就很了然了。前邊咱們說了,中原王朝這套玩意兒統治一個國家都有個三百年的坎。渤海國立國兩百多年了,也難逃這個命運。隨著遼的崛起,大遼王朝吞并了渤海國。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把渤海國改名東丹國,賜給太子耶律倍。當年渤海沒有壓迫契丹,所以契丹也不壓迫渤海人。契丹人看到了東丹國的典章制度和風土人情,才下決心漢化。所以說其實遼朝的漢化,不是學的宋朝,而是學的渤海,也就是學的唐朝。就這樣,渤海和契丹其實是合并了,這才形成了北方有文化的游牧民族,讓大遼稱雄漠北。
也就是說,大遼建立以后,粟末靺鞨實際上就融入到了契丹族,或者是改稱漢族,成為了大遼合法公民,只有少部分渤海貴族不甘心國破家亡,在漠北組織了流亡政府,被稱為“兀惹”。對于其余靺鞨諸部,遼國開始有步驟的對其進行瓦解。
在大遼,靺鞨諸部改稱朱里真族。當渤海融入契丹以后,什么高句麗、扶余等后裔在遼朝都成了漢人,而室韋部逐漸西遷,導致朱里真族的活動空間非常的大。北起外興安嶺,南到吉林和東丹國交界處都是朱里真人的活動范圍。后來由于口音的問題,朱里真傳著傳著,就成了女真。后來為了避諱遼興宗耶律真,遼朝把女真稱為女直。
當年黑水都督府轄區的這些女真人,漢化程度幾乎沒有,水平還是停留在老靺鞨的水平上。還是那三大愛好:漁獵、養豬、扎小辮。在那個年頭,一個馬背民族的成功與否,就看能不能一統漠北。這個能不能一統漠北,關鍵不在于武力,而在于人口。我們之前聊過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鶻、契丹之所以能占據漠北,就是因為這些民族都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周邊民族來提高自己的人口。民族成分單一的再強悍也占據不了漠北,更別提中原。比如說黠戛斯、黨項、葛邏祿、高句麗、渤海,都是因為人口的制約,只能成為一個地方政權。遼朝很忌憚女真,因為這個民族太能打。只不過這個民族的人口太少,所以一直沒有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所以,大遼對女真的政策很有針對性,那就是控制人口。
遼朝不會計劃生育,所以他們控制女真人口的方式就是用文化去同化他們。咱們知道女真這個民族,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所以從肅慎那個時代開始,就有兩個發展方向。也就是我前邊說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吃山這幫人文明程度低,吃水的由于會農耕,文明程度就高一些。很自然的,吃山的人口少,吃水的人口增長就夠快。這就行了,遼朝每年都考察吃水的這幫女真人,發現哪些人有前途,就頒發一等公民身份證,遷到東丹國去居住。這幫人到了東丹國,學習了中華文化,馬上進行蛻變,成為了大遼正式公民。日子久了,民族特性一丟,這些女真人跟高句麗、渤海一樣,完全被同化為漢人或者契丹人,是誰那就無所謂了,反正不再是女真人了。遼朝管這些南遷的女真人叫熟女真,管北方那些落后女真為生女真。
這就導致了,生女真的男丁人口,一直不過萬。而且,生女真是由靺鞨諸部演化而來,也就是說這不過萬的女真人,還散落在不同的部落中,那這個民族對遼朝的威脅就微乎其微了。好人都抽走變熟女真了,生女真落后到沒有文字,甚至沒有歷法,更別提司法。這簡直就是原始社會。
本來這個民族沒啥希望了,因為出了能人也得被遷到東丹國,但是,遼國的一時大意,激活了這個民族。
女真當時分為好幾大部,說白了就是好幾個村。這里邊完顏村的村長完顏石魯對村子進行了一場巨大的變革,這場變革對其他民族來說簡直是笑話,但是對于生女真來說,那是一場革命性的變革。完顏石魯時代,完顏村開始有了日歷牌,大家終于活的有個數了,明白了今天是幾號,后天是幾號,咱們約定幾號去干啥,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有了歷法之后,完顏村的村民活的像人了。完顏石魯死后,其長子完顏胡來當村長。也有把完顏胡來翻譯成完顏烏古乃的,我比較喜歡胡來這個名字。
胡來是個敢于胡來的人,講道理這種人應該遷走當熟女真。但是朝廷沒注意胡來村長的存在,給了胡來胡來的空間。胡來有思想,他覺得當村長不靠譜,最起碼得當個鎮長吧。于是胡來通知周圍其他各村的村長,以后女真成立小鎮,胡來當鎮長,各村長都得聽鎮長調遣。
那其他村長肯定不服啊,不能說你們村有日歷,你就是鎮長啊,這事還得商量。商量是原始人的事,胡來懶得商量,直接帶上完顏村里的打手去各村打砸搶。各村長沒見過這場面,太嚇人了,鎮長你好,鎮長請坐。
就這樣,完顏胡來用武力征服了白山、耶悔、統門、耶懶、土骨論五個女真村。不過有個大村是胡來不敢胡來的,這個村叫烏林答,村長石顯的打手較多,他最煩的就是完顏村,還曾搶奪過完顏石魯的棺木,胡來惹不起他。
遼朝當年瘋狂的鎮壓鐵勒余部和兀惹反政府武裝,這倆部落被打的沒地方跑了,就逃進了生女真領地。
鐵勒和兀惹加入女真,讓生女真迅速進化。這種情況是遼朝不能忍的,于是派兵來到女真領地,通知完顏胡來前方帶路,朝廷要剿滅鐵勒、兀惹亂黨。
完顏胡來絕對不允許遼兵進村搜查,說他們這幾個村子的老百姓都傻,萬一大軍進入,村民以為是來殺他們的,就會馬上激起民變,反而會讓叛黨逍遙法外。其實胡來是怕遼兵進入女真領地,捎帶手把地圖畫了,這樣就能隨時滅了女真。遼使沒想那么多,覺得胡來說的有道理,就放棄了搜查胡來的領地,轉而前往搜索胡來建議的烏林答部。烏林答村長石顯跟胡來有深仇大恨,但是這一回,胡來站在民族大義上忽悠石顯不能丟了女真人的骨氣。石顯也不想讓遼國搜查,但是這貨的腦子跟胡來沒法比。石顯直眉瞪眼的說不讓搜查,還派村里的打手把著村口大路,不讓遼軍過。
這可讓胡來逮著理了,報告長官,烏林答村長石顯公然對抗政府,我請求幫助政府抽他。遼使一看胡來這個人不胡來啊,反倒是石顯在那胡來,揍他!村長再厲害,能跟政府軍對抗么。石顯一打就知道不是對手,于是派長子去大遼上京去跟皇上解釋解釋。本來這事還好說,就說是口音對不上,大家誤會了唄。結果胡來跟旁邊挑唆,他對遼使說這是個陰謀,石顯忒沒誠意。這事不得他親自去解釋嗎?遼國君臣覺得有理,你個村長還那么大架子,判刑。就這樣,石顯被判了流放。烏林答村被胡來兵不血刃給吞并了。
這個時間之后,生女真內部引發了軒然大波。有人認為胡來簡直是胡來,居然勾結朝廷鎮壓自己人。有人認為廢話,大家都是遼人,誰敢不聽朝廷的?雙方爭論不休,但也試試打打嘴仗,誰也不敢真動手。因為胡來堅決站在朝廷這邊,誰敢動手,他就敢帶著朝廷的人胡來。畢竟現在胡來的身份不比往年,他現在是大遼冊封在女真地區的節度使,鬧著玩呢?
正是因為完顏胡來奠定的基礎,才讓其孫子完顏阿骨打有能力起兵反遼,西滅大遼,南滅北宋。不僅控制了漠北諸部,還入主中原,建立了大金王朝,蒙古諸部、西夏、南宋都向大金稱臣。這些故事大家都知道,不細說了。
女真人建立金朝,是繼鮮卑人之后,第二個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然后,問題來了。統治中原,過去只有北魏這個例子可以學,那就是漢化。要說不漢化,五胡亂華那會兒誰也不能統治中原。金朝學誰都沒譜,所以變通一下,還是學大遼的一國兩制吧。
金朝企圖最大可能的保存民族特性,于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命令女真文化人完顏希尹創制文字。有這想法也是腦子秀逗了,大遼立國兩百多年,期間創制了兩套文字都失敗了。這位村長殿下剛登基,就琢磨在中原創造文字,也是浪催的。
完顏希尹不負眾望,仿照漢字創立一套女真文字。不服不行啊,你看過去突厥也好,回鶻也好,他們創制文字都玩拼音,這個好推廣。人家完顏希尹直接創立了一套表意文字,厲害吧。但是呢,在中原這個有幾千年文化積淀的地方推行新的表意方塊字,那就意味著每個女真字都是錯別字。強如我黨推行簡體字,還是按照一定規律去簡化。第二套胡來的簡體字,就沒推行起來。那套字也就是現在個別五十歲以上的人可能會寫一兩個。我黨都不做到的事,完顏希尹一個地主階級更別想做到。這套被稱為“女真大字”的文字,推行了十幾年后,連完顏氏都不認識了,這可咋整。
女真大字
金熙宗一看這也不行啊,可能大字的比劃太復雜。于是,金熙宗時期又派人創造了女真小字。生動的解釋了什么叫沒文化真可怕啊。女真小字和女真大字其實很難區分,咱們一眼看上去,都是漢字。而且很多字咱們都認識,只不過不是漢字的意思罷了。這個國家的基礎文字是根正苗紅的漢字,朝廷突然發行跟漢字極為相似的女真大字,學這玩意兒比學英語都難,因為老百姓很難抹去漢字的記憶。女真大字這些對于漢人來說是錯別字的文字失敗后,女真小字又出來了。小字看上去還是漢字,而且大多數字還都認識,結果這些字既不是漢字的意思,也不是女真大字的意思,等于又是一批錯別字出現了,那怎么學?舉個例子說吧,當然我只是說個大概,因為女真大小字今天都是死文字,沒人認識。簡單說“手”這個字,咱都知道是什么意思。結果突然有一天,朝廷說這個字是太陽的意思,我們很難抹去手的印象啊。沒過幾年,朝廷又說這是月亮的意思。那么不好意思,我只能記得“手”是手的意思,說其他的沒用。
女真小字
這既意味著,金朝只能告訴大家,我們官方文字是女真小字,但是朕也不認識,所以,大家還是用漢字吧。
你看吧,剛從村子走出來十幾年就琢磨挑戰我中華幾千年來的文化積淀,雖然也不是完全做不到,反正女真人失敗了。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少數民族最發達的遼宋夏金時期,遼、金、夏都一反常態的企圖自創方塊字,結果無一例外都失敗了。說到這我想到了一個小故事,日本侵華期間,日本人在中國推行日語和日文。日本人推廣日語的力度大到什么程度呢?反正我們縣里我姥爺那個村子就有日本人擔任老師教日語。我姥爺說那時候日本人教的很認真,但是,沒有什么用。老師不學幾句巨野話,生活都成問題。別說八年了,臺灣被日本統治了五十年,臺灣一樣說漢語寫正宗漢字。
這就告訴我們,除了我們自己子孫不孝,外人是難以撼動我們的文化。回說大金朝,被蒙古滅亡以后,由于他們說漢語寫漢字,直接被蒙古人把中原女真、契丹、渤海后裔都編為漢人,而關外的女真人又淪為了少數民族。
到下一節,就可以聊到清朝了。大家普遍都知道的,我就不說了,下節說點容易會被忽略卻很重要的點,敬請期待。
點擊查看
講述學校欠大家的歷史
打賞一塊錢也是你對知識的態度
而態度決定了你的高度
笑談中
作者微信 : kxiaotanzhong
新浪微博:@孔令堃的笑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