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歸途如虹
薛寶琴是《紅樓夢》里非常讓人覺得驚艷的女性。她是薛寶釵的堂妹,從小跟著經商的父親一起出游。她有在海外游覽的經歷,因此見多識廣,心胸開闊。她性格落落大方,容貌艷麗,而且才情不俗。可以說,她是《紅樓夢》里最為完美的一個大家閨秀。
薛寶琴是一個見過世面的姑娘。她跟著父親走過天南海北,因此,她比大觀園里那些足不出戶的千金小姐們有著更加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因此,《紅樓夢》里只有她可以寫出那十首別開生面的懷古詩。這十首詩以地名為主題,它們不僅是詩,也是謎語。很多研究者為了猜出謎底而大費腦經。我呢,想向大家談談我對其中五首的看法。
《桃葉渡懷古》:“衰草閑花映淺池,桃枝桃葉總分離。六朝棟梁多如許,小照空懸壁上題。”這首詩詠的是王獻之和他的小妾在桃葉渡題詩送別的故事。這首詩的語言很通俗,表達的情感也比較消極。薛寶琴以否定的態度對待那些所謂的六朝棟梁,覺得他們不值一提。相反,薛寶琴覺得和桃葉渡有關的風流韻事倒是值得歌詠的。可見,薛寶琴雖然是一個很有見識的大家閨秀,也和一般的女性一樣,對功名事業不感興趣,反倒是對愛情懷有獨特的敏感。畢竟,建功立業對于古代的女人來說沒有實際意義。
《青冢懷古》:“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撥盡曲中愁。漢家制度誠堪嘆,樗櫟應慚萬古羞。”這則謎語的謎底我覺得是墨斗。這首詩是詠嘆王昭君的悲慘遭遇。薛寶琴以強烈的語氣為王昭君鳴不平。甚至犀利地諷刺漢朝的和親制度。因為薛寶琴是一個女性,因此這首詩更像是從女性的角度發出的不平之鳴。
《馬嵬懷古》:“寂寞脂痕漬汗光,溫柔一旦付東洋。只因遺得風流跡,此日衣衾尚有香。”這則謎語的謎底很好猜,是肥皂。這首詩歌詠的是楊貴妃的故事。據說唐玄宗在回到長安后,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尸體,想要厚葬她。結果,派出去的人回來后說楊貴妃的尸體找不到了,只拿回一個香囊。這首詩說的就是這個故事。在這首詩里,薛寶琴對楊貴妃沒有絲毫的批判之情,對安史之亂本身也只字未提,相反,她覺得楊貴妃的愛情是萬古流芳的。薛寶琴在這首詩里體現出一個女性對另一個女性的同情和理解,和那些把楊貴妃視作紅顏禍水的詩人大相徑庭。
《蒲東寺懷古》:“小紅骨賤身最輕,私掖偷攜強撮成。雖被夫人時吊起,已經勾引彼同行。”這則謎語的謎底我覺得是燈籠。這首詩是說的《西廂記》的故事。薛寶琴是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巧妙地歌頌了紅娘撮合張生和崔鶯鶯的舉動。薛寶釵對于小紅最終能夠成功地促成張生和崔鶯鶯的結合是感到頗為慶幸的。可見,薛寶琴是欣賞《西廂記》里的愛情的。作為一個已經有婚約的大家閨秀,薛寶琴敢于這樣寫,是很難得的。
《梅花觀懷古》:“不在梅邊在柳邊,個中拾得畫嬋娟。團圓莫憶春香到,一別西風又一年。”這則謎語的謎底我覺得是扇子。這首詩以含蓄蘊藉的筆墨歌頌了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與共的愛情,是一首耐人尋味的好詩。
薛寶琴是一個性格頗為開朗的大家閨秀。她敢于在詩歌里歌頌才子佳人小說里的愛情。薛寶釵覺得薛寶琴寫的最后兩首詩不好,就是因為薛寶釵知道她寫的是才子佳人小說里的故事。可是,大家都覺得無妨,林黛玉還覺得薛寶釵過于膠柱鼓瑟了。可見,大家因為經常看戲,所以早就習慣了才子佳人故事。而且,大家覺得,薛寶琴就是以此為題出了兩個謎語而已,無傷大雅。
薛寶琴這五首詩體現出了強烈的女性意識,也體現出薛寶琴的別樣心胸。這五首懷古詩和男性詩人寫的那些感嘆歷史興亡的懷古詩有很大的不同,體現出一種全新的價值觀。因此,我們不能把薛寶琴看成是薛寶釵的一個影子,她和薛寶釵在思想觀念上是不一樣的。因此,她和林黛玉反倒是感情更好。
喜歡就分享一下,或點個贊,點個在看。期待您關注一下我們這個公眾號“珍愛紅樓夢”,投稿請加主編微信號:zahlmw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