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歸途如虹
賈雨村是《紅樓夢》最早出現的一個角色。這個人并不是一個本性非常壞的人。他出身于詩書仕宦之族,可是卻“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盡”。無依無靠的他一開始就只能暫時寄居在寺廟里,靠賣文為生。他也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能夠吟詠出“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這樣的詩句。他和當時的大部分讀書人一樣,想要走科舉榮身的道路,可是他手頭很拮據,湊不夠去京城的路費。甄士隱心善,就資助了他。他考中科舉后,一開始也想著報答甄士隱一家人,也答應他們幫著找被拐走的甄英蓮。他還能說出“正邪兩賦”這樣的高論,可見其見識不俗。
賈雨村能夠重回官場,靠的是賈政的引薦。賈政能夠看重他,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賈雨村原來是林如海家的家庭老師,林如海是賈政的妹夫,賈政相信林如海的眼光;第二,賈雨村在賈政面前的表現也挺不錯的,他“相貌魁偉,言語不俗”,是賈政欣賞的一類人。于是,在賈政的幫助下,賈雨村成了應天府府尹。
結果,賈雨村剛上任,就遇到了一件人命官司。王夫人妹妹薛姨媽的兒子薛蟠為了和一個小鄉紳馮淵爭奪香菱,喝令手下豪奴打死了馮淵。馮家告了一年的狀,也沒有人為馮公子討回公道。賈雨村一開始也是很憤怒的,決定發簽,拘捕薛蟠。結果,在門子的提醒之下,賈雨村沒有這樣做。后來,那個門子拿出“護官符”給他看。賈雨村這才知道原來有“金陵四大家族”。這四大家族權勢熏天,得罪不起。而且這四大家族是一個整體,互相連絡有親。賈雨村如果依法將薛蟠抓捕,那么他就得罪了賈家、薛家和王家。賈雨村不敢冒險。
我相信,賈雨村做出徇私枉法的決定之前,一定經過了激烈的思想斗爭。他并不是一開始就打算做一個貪官污吏的。他也想要盡職盡責,上報皇恩。可是,在黑暗的現實面前,賈雨村妥協了。在“護官符”的威力面前,賈雨村選擇了包庇薛蟠。賈雨村這樣做,當然是不對的。他不應該只考慮利弊,而忘記了是非。而且,他知道被薛蟠霸占的就是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甄士隱是他的恩人,他也答應了英蓮的母親要幫她把女兒找回來。
可是,賈雨村為了自己的前途,做出了忘恩負義的舉動。他如果想要報答甄士隱的恩德,他應該把英蓮從薛蟠手里救出來,讓她回到母親身邊。賈雨村眼睜睜看著英蓮被薛蟠這樣的“呆霸王”,這樣粗魯的花花公子霸占,卻沒有采取任何解救的行動。他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忘恩負義了,而是恩將仇報了。賈雨村缺少足夠的道德勇氣,在官場的污泥濁水中,他逐漸墮落。
賈雨村處理好薛蟠的案子之后,就馬上給賈政和王子騰都寫了一封信。可見,賈政已經知道,自己沒有為朝廷推薦一個有良知的好官,反倒是推薦了一個徇私情的官員。可是,賈政卻沒有因此而感到絲毫的愧疚和后悔。他也沒有因此就厭惡賈雨村,反倒是繼續和他來往。
《紅樓夢》第十七回里,賈政想要給省親別墅題寫匾額,便想到了賈雨村。可見,賈政覺得,賈雨村是一個頗有文才的人。當然,我們不能因人廢言。歷史上人品不好,但是頗有才華的人有不少,比如蔡京。可是,賈政難道就不能結交一個德才兼備的官場好友嗎?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賈政身邊沒有一個德才兼備的人,可見其庸碌無能,既沒有識人之明,也沒有用人之能。
《紅樓夢》第三十二回里,賈寶玉因為賈雨村想要見他而很不高興。史湘云說“主雅客來勤”,賈寶玉更是說自己是一個“俗中又俗的一個俗人”。可見,賈寶玉多么厭惡賈雨村這樣的“國賊祿蠹”。第三十三回里,賈政因為賈寶玉在賈雨村面前沒有慷慨瀟灑的談吐而十分生氣。可見,賈政不僅不厭惡賈雨村,還很重視這個官場好友。
《紅樓夢》里沒有寫賈政和賈雨村如何狼狽為奸,貪贓枉法。可是,賈政在知道賈雨村是一個斯文敗類之后,依舊和他保持來往。這說明賈政是一個表面上看起來一身正氣,實際上卻并不正直的人。他或許并不像賈雨村那樣可惡,但是他也絕對不是一個清清白白,愛民如子的好官。
如果說賈雨村在第四回里包庇薛蟠,還有其無可奈何的一面,那么他和賈赦勾結在一起,陷害石呆子,就純屬以權謀私,草菅人命了。平兒知道這件事之后,十分氣憤,罵賈雨村是“餓不死的野雜種”。賈璉這個尋花問柳之人也覺得賈雨村“為這點子小事,弄得人坑家敗業,也不算什么能為”,以至于挨了賈赦一頓打。賈政這個自命清高的人呢?他在得知這件事之后,又會作何感想呢?
總而言之,賈雨村是一個官場敗類,賈政也不算什么好官。曹雪芹筆下的封建官僚素質如此低下,可見曹雪芹有多么厭惡封建官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