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禪”?禪是梵文“禪那”的略稱,意譯為靜慮和思維修,是印度各種教派普遍采用的一種修習方式。據佛典《俱舍論》和《瑜伽師地論》的解釋,認為通過“心注一境”、“正審思慮”的習禪,可以有效地制約個人內部情緒的干擾和外界欲望的引誘,使修習者去掉妄念,從而找回自然,開發自我。 “公案”者,廣義有三,一曰官吏審理案件時間的桌子;甚曰案件;再曰宋代話本小說分類之一。此處“公案”,指佛教禪宗認為前輩祖師的言行范例,可以用來判斷是非迷悟。
佛教禪宗興盛于唐宋,這之前的“茶”在佛教中大多只作為提神醒目之用。據《晉書·藝術傳》載,東晉(317-420)甘肅敦煌僧人單道開以后趙都城鄴城(今河北臨漳)昭德寺修行時,“山居行道,不食谷物”,僅以“飲茶蘇”解困,不礙坐禪修行。所謂“茶蘇”,是一種用用茶葉、果汁、香料和紫蘇調制的飲料,有補充體液、消除昏沉的作用。單道開所飲“茶蘇”,曰:“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松、桂、蜜之氣。”(陸羽《茶經》引《藝術傳》)
南北朝永嘉年間(424-453),僧法瑤到武康(今浙江德清)小山寺修行。長期飲茶,身體健朗,齊武帝嘉之。“年垂懸車,飯所飲茶”,后人把他譽為中國禪茶第一人。
洪丕謨行書“茶禪生涯”
唐朝禪宗大興,頓漸并舉,一時“棒喝”、“獅吼”,機鋒犀利,廓然無圣。此時“公案”流行禪門,僅吃茶公案即有數十過百,不計其數。著名有“吃茶去”、“茶禪一味”、“可惜一杯茶”等等,舉不勝舉。
“吃茶去”是《五燈會元》(宋朝禪宗史書臨濟宗楊岐派僧普濟所著)中的一則茶公案。原文曰:
師問新到:“曾到此間么?”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后院主問曰:為什么曾到也要去吃茶,不曾到也要去吃茶?”師曰:“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
于建華篆刻“吃茶去”
“師”是唐中宗至武后(778-897)時期禪宗從諗和尚。幼出家,云游四海,后來因為至趙州(今河北省趙縣)觀音院,人稱:趙州禪師。因為禪師有“吃茶去”公案,后演成“趙州茶”。從諗禪師從南泉禪師處印證“平常心是道”,從而領悟禪的理趣。
這“吃茶去”,正是“平常心是道”的理趣,這杯平平常常的“趙州茶”,體現了平平常常的趙州禪。
禪是什么?禪就是生活,禪就是“遇茶吃茶,遇飯吃飯”一樣平常自然,不必另起妄想分別之心,所謂“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
瑩山禪師(1268-1325)聽到宗師徹通和尚的講禪“平常心是道”,瑩山開悟了,與徹通和尚匯報曰“逢茶吃茶,逢飯吃飯”的心得,來闡釋“平常心是道”。渴了吃茶,餓則吃飯,看似簡單,實則大有道理。
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云:
有源律師來問:“和尚修道,不用功否?”師曰:“用功。”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師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這是說修行到心無分別,是不容易的,這顆平常心,就是禪,就是菩提。
因為“吃茶去”的流行,衍生出許多詩文佳什。盛產茶葉的杭州龍井,至今留有這樣一副對聯:
小住為佳,且吃了趙州茶去。
曰歸可緩,試閑吟陌上花來。
提倡人間佛教的趙樸初居士有偈云: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山東泰山靈巖寺降魔禪師大興禪茶,讓禪僧們長時間地坐禪不臥,過午不食,只許吃茶。為了破除昏蒙疲倦,禪僧們多自備茶葉,隨時煎飲。后來,從山東到長安那段漫長的路上,一路所經市鎮,為了供給游方僧人茶水,老百姓開店賣茶,竟至蔚成風氣。平時,僧人間你往我來,也是清茶一杯,雅不可言。唐末五代畫僧貫休有《題蘭江言上人院》絕句說:“青云名士來相訪,茶煮西峰瀑布水。”
據說,唐人茶圣陸羽《茶經》中載述之“煎茶法”,即是源于叢林。
宋人《景德傳燈錄》卷二六有云:“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禮拜,歸下去打睡了,起來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東事西事,上堂吃飯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東事西事。”真是從早到晚,整天離不開茶。宋代隱逸詩人林逋并有“春煙寺院敲茶鼓,夕照樓臺卓酒旗”詩句。
明朝詩僧圓信嘗有一首著名的禪茶絕句,曰:
簾卷春風啼曉鴉,閑情莫過是吾家。
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共120回,有112回有茶的描述,尤以第41回櫳翠庵的“禪茶”為精彩。余嘗撰寫《紅樓夢中的茶話》予以詳敘。文中有云妙玉尼師膩請黛玉、寶釵、寶玉吃“體己茶”,很在行也很講究,只是過于繁文縟節,但也應該算是吃茶上升到了頗高的“品”上了,并且還不乏名士文人的雅趣。
從根本上講,茶禪的趣味,主要還是表現在對于禪的參悟上。正如唐朝著名詩僧皎然《飲茶歌誚催石使君》中所說:“三飲便得,何須苦心破煩惱。”
于建華行書“禪茶生涯”
至道不繁,茶味、禪味,茶禪一味,可謂蕩盡家風。
由于我們紅塵中人,若能“竹榻斜眠書漫拋”,“茅齋獨坐茶頻煮”,豈不是比起花柳繁華,來得更有滋味?
庚子二月初二龍抬頭于不歌樓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