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全歐洲范圍內的財經生活公眾號。
魯曉芙(Xiaofu_Lu),財經作家旅居歐洲,歐洲《REEC》雜志主編,曾《21世紀經濟報道》和新浪全球意見領袖專欄,已出版《歐洲投資實用手冊》等書籍。
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為基地,以英法德三種工作語言,從事全歐洲范圍內的投資并購業務。
已經開啟“快捷轉載”,歡迎其他公眾號按照規定轉載。
意大利是文明古國,古羅馬的威名流傳至今,風光秀麗,美食眾多。
但是,意大利人在歐洲”排面“不高,處于歐洲”鄙視鏈“下游。
歐洲鄙視鏈的上游國家是英國,瑞士和德國等,對于意大利人有偏見,存在地域歧視。我們就把這些”偏見“寫一寫,了解一下。
當然這些偏見不對,意大利人很好,讓我們讀過文章以后,一起抵制偏見。
意大利人:
做事不靠譜,沒有信用,說了就忘,說了不做,做了不認真。
工作不負責,只想著美食,只想著趕快下班回家,去吃媽媽做的意大利面。
媽寶男,什么事情都依賴家里的女人,對于奶奶或者媽媽的話言聽計從。(周杰倫《聽媽媽的話》)
公共場合不講禮貌,說話大聲,不愛排隊....
米蘭人
米蘭是意大利最大城市,經濟最發達,最有錢,因此不免沾上老子天下第一的傲氣,看其他意大利人都像農村的。
其他意大利人看米蘭人也不順氣,認為米蘭人大城市病,冷漠沒有同情心,非常傲慢。做事風風火火的,一點不像意大利人慢條斯理。
羅馬人
羅馬人被認為特別聒噪,街坊鄰居見面了就手拉著手一直嘮家常,聲音賊大,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都是嘰嘰呱呱的聊天,防不勝防。
羅馬內部還有歧視鏈,北富南窮。
北面的人有錢,穿的好,開車也好,確實羅馬北面有很多富貴人家的度假別墅,被森林環繞著,安靜又避暑。
南邊的人窮,穿的差,出行都是公交車,好車特別少。可能因為歷史原因這里是平民區。
那不勒斯人
提起那不勒斯,很多人就不困了,關于那不勒斯的笑話特別多。
說游客走在那不勒斯街上,要離墻根遠一點,說不準什么時候樓上居民就開窗,往街道上扔垃圾。
說那不勒斯人很多是小偷,到了旅游一定要小心錢包。
還說那不勒斯人偷奸耍滑,不老實,不愿意努力。
西西里島
一方面人們對于西西里島的景色非常推崇,認為西西里島非常漂亮,值得專門來旅游。
另一方面,人們也認為西西里島非常危險,到處是黑手黨。
還有人認為這里的人太守舊,太迷戀西西里島家鄉的所有東西,不愿意去外面看世界。
(當然經過很多年的背井離鄉逃難潮,能出去的年輕人都出去了,剩下的可不就是不愿意出去的人嘛)
都靈人
都靈挨著米蘭,是工業城市,菲亞特汽車的集團總部所在地,歷史上曾經是意大利的首都。
這里人被認為特別虛偽,表面上對待別人非常客氣,特別禮貌,但是回過頭來就說你壞話。
撒丁島人
撒丁島是意大利的離島,長期以來與世隔絕,人們認為這里都是山區牧羊人,土老帽。
實際上撒丁島現在已經開發了,很多世界各地富豪喜歡來撒丁島旅游,度假,買房。
博洛尼亞人
博洛尼亞位于米蘭和佛羅倫薩之間,這里以美食著稱,這里人被看成吃貨,因為很多意大利傳統食品中,這里出品的都是最正宗的,比如意大利面,博洛尼亞面(肉醬面,牛肉碎醬)就是這里發明出來的,火腿、意大利醋、橄欖油等等都是質量最好的之一。
所以,這里被稱為吃貨之城,胖子之城。
意大利內部鄙視鏈
別看歐洲富國的人對于意大利人有偏見,意大利內部都有相互歧視,內部都吵的不可開交。
相對來說,北方工業發達,比較富有;南方農業發達,比較窮。
北方人嘲笑南方人是農民,只能種地。
南方人也嘲笑北方人摳,冷漠自私,還說北方人是”喝苞米粥的人“,因為歷史上意大利北方人確實喝玉米粥。為人們認為南方是一片落后的土地,人們主要靠農業和耕作為生。而南方人則稱來自北方的人為 “pollentoni”,因為玉米粥曾經是北方人民的主食。
北方人吃玉米粥的習俗,現在很少見了,但是北方人對于玉米的狂熱,確實讓人很意外。現在都喜歡吃”玉米糕炸片“,切成片油炸,既有油炸的清脆,又有玉米的清香。
筆者到了意大利根本停不下來,特別喜歡吃這種”玉米糕炸片“。
推薦大家到了意大利,也嘗一下,做一個意大利的”玉米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