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并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注:魯曉芙看歐洲。 合作:Xiaofu_Lu
疫情爆發前,德國的汽車和工業領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結構變化;疫情爆發后,德國汽車工業舉步維艱,開始大規模裁員。
如今,德國金屬行業工會認為,其實不用裁員,減少一周工作天數可以幫助防止大規模裁員。
假如每周工作四天,總體工作量不變,那么,公司就不得不新招收20%的員工了,失業問題解決了。
據德國媒體周六(8月15日)報道,在明年開始的下一輪集體談判之前,德國最大的行業工會,金屬行業工會提議推行為期四天的工作周。
該工會主席表示,縮短工作周,將是"應對諸如汽車等行業的結構變化的方案"。霍夫曼補充說:"由此可以保留就業崗位,而非削減就業崗位。"
隨著人們對氣候變化的關注,以及自動化程度和數字化程度的提高,作為德國的主要經濟支柱之一,汽車工業正在經歷汽車電動化的重大轉型。該行業也受到疫情引發的金融危機的影響,目前剛剛顯示出復蘇的跡象。
德國金屬行業工會是歐洲最大的工會,代表奧迪、寶馬和保時捷等主要汽車制造商的工人。分析人士認為,該工會是德國工會談判的風向標。
汽車產業為德國創造了約83萬工作崗位,貢獻了近5%的GDP。今年早些時候,由德國政府資助的一家研究機構預計,在最壞的情況下,到2030年,德國汽車行業可能會失去40萬個工作崗位。
在即將舉行的工會談判中,工會主席表示,盡管經濟衰退,德國金屬行業工會仍將提出為工人加薪的要求。
不是異想天開,已經有公司試行縮短工時
奔馳汽車、采埃孚(ZF)和博世(Bosch)等德國公司,都在今年夏天達成了減少工作時間的協議。
金屬行業工會主席說,這些公司正在為金屬和電子行業的所有企業,開辟道路。主席指出,用縮短工時代替裁員,符合公司的利益,由此可以保留專業人員并節省裁員成本。
實際上,其他國家也在試行工作四天。
2019年8月份,微軟日本開展了一個工作改革計劃,名叫“2019夏日工作生活選擇挑戰”,微軟日本的2300名正式員工,在這個月周五都可以休息,周五不上班,也不占用原本的帶薪年假。
因為上班時間短了,所以原本繁多的會議被削減了不少,還有一些會議時間縮短,并且把原來需要出差去開的會,改成了遠程會議。
之后,他們終于公布了這一新計劃帶來的成效:
相比往年,8月的工作日減少了25.4%,打印用紙減少了58.7%,辦公室的用電量減少了23.1%。
但公司銷售額卻大幅增加,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9.9%,將近四成。
與此同時,他們提出的“30分鐘會議”次數提升了46%,遠程會議次數提升了21%,線上溝通提升了10%,也就是說,各種繁復的工作溝通,不用再頻繁的開冗長的會議,轉而采用了各種線上、遠程、輕量級的方案,節約了工作時間。
因此,這項計劃還受到了超過90%的員工的歡迎。
這樣看下來,員工少花時間,做出了更多成績;老板少花辦公成本,獲得了更多工作產出;而微軟日本的客戶也會獲得更多服務。
真是老板員工客戶三贏,只有電力公司和賣A4紙的哭暈在廁所……
最后,由于今年8月的這項計劃大獲成功,微軟日本計劃明年夏天再來一次這樣的活動。真是有種放暑假的感覺啊。
為了讓員工多干活,中國科技公司的老板們選擇讓員工996、大小周;
而以“過勞”聞名的日本,以勤勞聞名的德國,資本家們已經把員工的工作時間縮短到“954”了!
朝九晚五,每天上4天班,也就是說,比正常的955還少上一天班,周四下班就休息,周五、周六、周日連休三天!
簡直每周都有一個小長假啊,而且,多休的一天也是帶薪休假,不扣錢。
真的是讓人羨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