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風吹耳過 這條路多曲折
頭頂繁星在閃爍 你在許愿訴說
前面有流星墜落 懷疑當初的執著
別退縮
年少輕狂過
也曾經彷徨失措
如果累,一定是方向不對
很感慨,這是個浮躁的時代,可以靜下心來做事的人越來越少。是否是出于對于自己的焦慮無處安放,我們把過多的擔心傳遞給了孩子。學習成了孩子唯一的出路,這路上人仰馬翻,前途渺茫。
于是乎,能做更多的準備是家長們最樂意做的事。應了這種需求,待到寒暑假,我們看到各種目的的訓練營,各種學習教育講座,學科輔導班,學能特長班層出不窮,大家要么茫然無措要么盲目跟風。
還有,各種微信公眾號每天制造焦慮和恐慌,更甚者,還有各種傳播知識的群零碎而不系統的分享知識,每天占據著大家大量的精力。時間被碎片化,學習成了碎片化吸收,不成體系和系統。
絕大多數人在會游泳之前都不愿意游泳!人是為大地而降生的,不是為水而降生的。他們當然也不愿意思考,因為他們是為生活而誕生的,不是為思考而誕生的!
——赫爾曼·黑塞《荒原狼》
說到陪伴孩子成長,我想起兩個身邊的例子,都是眼見著比較喜悅而成功的,姑且分享之,與大家共勉。
我的同事小白是我目前看到的,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做的最好的一個媽媽。她能把自己學習與孩子學習完美互動結合起來,這是我由衷佩服的。
小白很喜歡古詩詞,她說古詩詞朗朗上口,除了自己閱讀,她更是讓孩子也充分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美。因為這份愛與喜悅,她帶著小寶堅持每天閱讀。春雨潤無聲,短短一年的時間,她的女兒在小小的年紀已然能背誦很多古詩詞。
還有,小白很喜歡英語,報了英語學習班,每天晚上睡前,她的英語學習時間就是女兒的啟蒙時間。
小白還很喜歡閱讀,讀到精彩的地方就會講給女兒,母女倆徜徉在書海中,快樂無比。
女兒對很多東西展現了極大地興趣,這跟小白的正確引導和高質量陪伴離不開。小白的教育也引導了孩子所在的幼兒園,陪伴孩子一起成長蔚然成風。
看著孩子一天天快樂長大,愛與智慧就在孩子這里慢慢的開花結果,這是我由衷佩服小白的地方。
比起教育,父母的狀態更為關鍵
陪伴孩子成長,如果這是你情我愿的事,其實真的是樂趣無窮而不覺累。小白很享受和女兒在一起的親子時光,對她而言,這是幸福的。
感覺累和折騰的家長,一定是我們本身就在學習中缺乏興趣,讓孩子學習只是一份焦慮的傳遞。
所有說,同樣做一件事,因為父母的狀態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提升自己的狀態,才是智慧陪伴孩子的先決條件。
我們傳遞給孩子愛亦或是恐懼,取決于我們處在愛還是恐懼的狀態。我們只能給到我們有的東西,因為我沒有,所以更要去學習,去領悟。
優秀的孩子背后有著更優秀的家長,父母的自我成長本身就為孩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孩子的起跑線不是父母準備了多少東西,而是父母本身就是起跑線。
很多家長舍得為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輔導班,卻鮮有精力陪伴孩子,少有精力去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沒有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反而把焦慮傳遞給孩子,我想,這也是輔導班、特長班之所以盛行的原因之一吧。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龍應臺《目送》
很多時候,當我們發現,原來這一切的背后,我們也在推波助瀾,不由得一驚。現在社會怎樣的狀態,與我們每個人都脫不了干系。只有敢于自我負責,承擔起自己成長的責任,才不會在無名的輪回中掙扎。
正因為優秀的人的存在,讓我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種可能。小白的做法不要照搬照抄,因為你我都不是小白。
小白是一個特別自愛的人,這樣的人愛滿自溢,所以也能給到孩子愛與自由。
如果每個人都能學會自愛,我們這個世界一定會特別和諧。因為我不曾在小白身邊看到不和諧的事情發生,她總能恰當的處理一切關系。這個事只能證明一個真理:你跟自己舒坦了,你身邊的一切也就舒坦了。
正因為做事情出于熱愛而非焦慮、恐懼,小白做事情不擰巴,不強調結果,但注重過程的愉悅。當然了,過程都愉悅了,結果能差嗎?所以小白快樂的過著幸福的育兒生活。
小白不做本末倒置的事,她的時間總是完美的處理各種事情,我說的完美是做什么事都活在當下。
我常跟他說,我學那么多,也不如她啥都不學(僅指心理學的知識)。小白是從小被愛“富養”長大的孩子,出于愛的本能,她對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種身教,而非言傳。
因為成長經歷的不同,大部分人沒那么幸運,有很幸福的童年。但是當我們有了孩子,要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所有我們不愿意療愈的,都將傳遞給孩子。
如能真實面對自己,也不失為一種進步。既然知道方向,知道不足,那就好好努力,去愛自己。
愛與陪伴不可或缺
因為愛自己,所以才想干點自己喜歡又想干的事兒。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然而自我成長也需要同步進行。
為何不能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把所學的知識分享給孩子呢?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為什么不能組織一個學習互動小組,讓孩子在團體中學習呢?想到這里,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吧,于是乎,一個想法便出爐了。
行動是愛的語言,為了能落地,我馬不停蹄設計課程和方案。很快,我們的【童蒙養正——快樂悅讀班】就成型了,而這個課程馬上就要在八月份跟大家見面了。(線下課程,僅限于肥城地區。)
這個課堂,是我的教育實踐,也是教育探索。我想通過心理學的知識疏導孩子成長過程中累積的情緒,用體驗式教學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用啟發式思考讓孩子學會獨立思維的能力,用游戲的方式激發孩子的潛能。
在這個課堂上,融合閱讀、寫作、繪畫、音樂、游戲、出游......這樣的課連我自己都想上!
媽媽做老師,孩子做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成長,這樣的課少有吧。也正因為是媽媽做老師,我想和考慮的東西才會更多,更細致。
說到這里,還要分享另一個例子,弟弟的老師在他孩子五年級的時候,為了更好地助力孩子成長,成立了一個兒童之家。
這位老師堅持了幾年的時間,帶著自己的女兒、弟弟還有幾個孩子去戶外參加各種體驗,組織每周共讀書會,家長和孩子在體驗和學習中共同成長。
家長和孩子談到兒童之家,都是滿滿的興奮和激動。在這個過程,弟弟收獲了很多,經驗了很多,成長了很多。
時至今日,對于已經進入中科院的弟弟來說,兒童之家無疑在當時給他的現在打開了一扇窗。對他而言,沒有兒童之家,就沒有他的現在。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這位老師也有了很多關于教育的思考和探索,組織開展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教育實踐。參與活動的家長們也能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體驗到父母成長的快樂,同時看到孩子的閃光點和點滴進步,對孩子的未來不再感到焦躁和茫然。
在這個過程中,于每個人來說,都是滿滿的收獲。
受到這樣成功經驗的激勵,我也對自己的【童蒙養正——快樂閱讀班】有了更多信心和展望。
雖然前行路上會有為未知,但有什么關系,愛和信心是最大的力量,我相信我們的孩子,相信我自己。
為愛同行,一起助力
陪伴需要切切實實付出心力與時間,這個過程可能是漫長的,但同樣是值得的。
浮躁的年代,能沉下身子去做事,讓我們為愛加油,需要信心,愛和勇氣,更需要踏踏實實的行動。開啟童蒙養正快樂悅讀班,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是經過深思熟慮。
責任使人成長。每天的學習和分享,每次沙龍活動的參與,如果沒有一份責任感,我不會成長那么快。
特別是帶了兩個月的線上學習,最大的收獲是自己的成長。這份愛與付出成為一份能量又讓我更成長。本著這樣一分收獲,我想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亦將收獲更多。
愛我選擇,選擇我所愛。相信我和孩子們都會收獲更好的自己。
教育是一個靈魂撼動另一個靈魂的過程。想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家長只需要做好孩子的心理老師就好了,這是今年孩子考了630分的家長跟我分享的。
我想,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我們需要回歸自己,讓自己更好的活在當下。
一輩子很長,如果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更長了。有一份情懷在,并為之努力,我愿意。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終將一路同行。
共勉之。
Youth ends when egotism does; maturity begins when one lives for others.
——赫爾曼·黑塞《蓋特露德》
欲知詳情,請掃碼入群,因為是線下課,僅限肥城地區的小伙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