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時刻覺察自己,時刻在心上做功夫。我們為自己學,但已經為他人做了有益的事。利人利己永遠是同時的,越踐行,越知行合一,身心合一!
高維智慧名道,
道的投影為德,
德的表相是仁義禮智信。
人在道上,自然有德。
一個人只要在心上下功夫,
遇到什么事便處理什么事,
遇到什么人就面對什么人。
只要致得良知,
活在當下,就在道上。
所謂心安理自得,做事心安,
就在良知的理上,就合乎天理。
歸位道自在,
在自己的本位上做事情,
就自然合道。
從心而發,四通八達。
心正,一切正。
心邪,一切邪。
學習如同爬山,
一開始最重要的是起步和堅持,
因為看不到方向,
所以信心很重要。
一開始學習,
要有好的方法和動機堅持下去。
走著走著風景就看的很多,
居高臨下,這時候已經自律了,
就需要我們放松下來,
學會臣服和信任更好的力量。
對于念頭,一開始做靜心的功夫,
會看到念頭紛雜。
不斷的去惡為善,
增的是心上戒和忍的功夫。
當已經成為習慣,
對于自己每個當下的心念,
就要像貓捉老鼠一樣,不能姑息。
對稍縱即逝的念頭,
要警惕,
反思自己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念頭?
這需要我們對自己始終保持誠實。
大學有云,
修身在正其心,
身有憤怒、恐懼、喜好和憂患,
心是不正的。
我們恐懼,是心沒有在良知上。
正心,則身安。
心中有什么,就會看到什么。
心中有良知,外在一切都是清明的!
如心經講,心無掛礙,無掛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沒有執著掛礙,
就安在良知上,就能得智慧!
學習就是發現自己的問題和不足,
而不是自我滿足。
對自己的情緒,
反復格物,
是心不正,沒有在良知上,
因為貪嗔癡三毒,
所以有各種信念標準,
之后產生了各種情緒。
情緒,
就是讓我看看自己執著在哪里,
學會感恩
每個讓我們產生了情緒的人事物。
溫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