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曾說:“孤獨的花兒,不要嫉妒繁密的刺兒。”
是啊,花兒有花兒的姿態,刺兒有刺兒的優勢,因為不同,所以才有了被欣賞的機會。
生活工作也是如此,我們常常抱怨自己太過孤獨,沒人陪伴,但你是否有想過,這孤獨的背后,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01 你的孤獨,并不是特例
上下班的時間點,隨處在街上走走,你會發現,大家都很忙,忙著上班,以防遲到被扣全勤;忙著下班,和女友約會,訴說一天的惆悵。
有時,會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畢竟,他們的忙碌與自己無關。
讀書時,還有室友的鬧騰,但如今,獨居的人,一方面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還需要抵御精神上的孤獨。
喜歡的劇,刷著刷著,居然不愛了;愛聽的音樂,聽著聽著,也膩了;喜歡的零食,吃著吃著,突然覺得無胃口了。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渴望身邊有個人,哪怕他不說話,就只在身邊靜靜地呆著,你也會覺得很安心。
但現實是,身邊沒有這樣的人。
孤獨成了你的常態,而和你一樣的人,其實有很多。在大城市絢麗燈光的照射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匆匆閃過的人影,其實有很多和你一樣的,可能因為夢想,一個人來到了陌生的城市,開始打拼,獨自經歷孤獨的韻味。
所以,你的孤獨,并不是特例,而是社會常態,無需自我懊惱,只需努力尋找解決的辦法。
這幾句獻給覺得自己很孤獨的你:
1.大家都很忙,孤獨成了人生的常態,是必然的事情;
2.當你意識到孤獨了,意味著你該找些感興趣的事情做做了;
3.孤獨不可怕,可怕的是沉迷其中、不愿醒來的人。
02 這種孤獨,有些特別
有一種孤獨,是做事有人陪伴,卻無人理解的孤獨。
小葉剛畢業,就想著要創作,但他要好的哥們、親切的家人,都不贊同他的選擇,新交的女友還處在觀望狀態。
一來,他才畢業,年紀小,很多道理都不懂,父母害怕他在創業中吃虧;二來,他想做電商,但對于當時來說,實體經濟才是主流,電商行業發展緩慢,很多人都不怎么看好他。
可不知怎的,他像著了魔似的,認定了這件事。剛開始沒有錢,他就進工廠,感覺差不多的時候,就會出來,做自己的電商。
但剛開始“摸著石頭過河”,哪有不受影響的。沒過兩個月,他的資金鏈就斷了,還欠了銀行不少錢。因為這,原本半信半疑的女友,也跟他分手了。他很沮喪,也很孤獨,往后的路,將只有他一個人走。而自己看重的行業,被身邊人說的一文不值。
他被迫又選擇了工廠,賺到錢后,又把資金投入到電商中,這樣一來二回的,總算是懂了些門道,慢慢地,事業也步入正軌,經受住了孤獨的洗禮,迎接他的,是康橋大道。
巴爾扎克說:“他跟一切懦弱的人一樣。受了社會的白眼不敢說出來。慢慢的他學會了把感情壓在胸中,把自己的心當做一個避難所。好多淺薄的人,管這個現象叫做自私自利。孤獨的人與自私的人確很相象。”
雖然很像,但終究還是不同的。生活中,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能得不到所有人的認可,但那又怎樣呢?你是你,他是他,完全沒有必要和別人步調一致,哪怕孤獨也好,失敗也罷,曾經為夢想而努力過,便不會覺得自己是白來了這人世間一趟。
這幾句獻給擁有特別孤獨的你:
1.你很勇敢,相信經受孤獨住的你,會煥發新的光彩;
2.既然選定了,就堅持走下去,記住這是你的人生,容不得別人指手畫腳;
3.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03 孤獨是一種力量
知乎上有個高贊回答:“孤獨之前是迷茫,孤獨之后是成長。”
的確,迷茫時,最容易陷入的困境就是孤獨,因為找著,找著,便沒了方向感。但往往經歷孤獨之后,是一種空前絕后的成長,到那時,你會發現,原來自己這么優秀,睡覺都會笑醒。
南森說:“人生最重要的是發現自己,所以有必要與孤獨、沉思為伍。”
一個陷入沉思的人,往往有種著魔的體制,愛因斯坦曾經為了研究忘記吃飯,上了飯桌,有人把飯盛到他碗里,他才知道吃。
這樣的他,雖然外表看著孤獨,但內心卻跟明鏡一樣,透亮的。他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自然也不會理會不必要的東西。
孤獨是一種力量,一種厚積薄發的力量,你可以輸在起跑線上,但請不要輸在了終點。
因為人生這場馬拉松很長,起跑線固然重要,但決定最后的成績的,是終點,也是你一步步過來的旅程。
這幾句獻給在孤獨中成長的你:
1.孤獨的時間,是自我提升的最佳時機,不要白白浪費;
2.學會跟內心的小孩對話,注重內心的感受,對情緒進行正向調整,有利于提高生活和工作的幸福感;
3.怎么度過孤獨?熬,再熬,熬過了歲月,養成了習慣,孤獨可能就換了個高大上的名字,叫做自律。
孤獨不可怕,它是現今社會中普通的現象,就像央視新聞中說的《沒關系,你可以孤獨》。
在孤獨中堅守的人,很特別,因為無人理解,堅持便變得難能可貴,而能夠堅持下來的人,往往最終的成績都不會太差。
在孤獨中成長,用好孤獨的力量,逆襲而上的人,將孤獨變成了自律,是一種極為明智的活法。
文/愛薄荷的欣兒
圖/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