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寫的一篇關于攢錢方法的文章發出后,收到了很多人的評論,其中有一條令我印象很深刻。
他是這么說的:“我是一個天天在網上買買的人,該怎么攢錢?”
這個問題,其實很現實。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的購物方式日益便捷化,以前需要走很遠才能買到的東西,如今在網上下單,快遞就能直接送到家門口。
曾經有段時間,我也是陷入了網上購物的漩渦,愛上了直播買貨,一段時間下來,感覺自己買了很多無用的東西,還浪費了大把的時間。
幡然醒悟后,我查了相關資料,也閱讀了一些書籍,了解到“買買買”背后的深意。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瑪格麗特·克拉克曾說:“安全感來自物質財富和具有支持性的關系。”
據調查顯示:那些在個人關系方面無法感受到安全感的人,通常會覺得,擁有有物質財富會讓自己更有安全感。而讓自己擁有物質財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買買買。
下面,分享給大家,我感覺最實用的七個小妙招,讓你戒掉網上購物癮,走上攢錢的道路。
01 學會記賬
減少買買買,需要先學會記賬。當你知曉每天、每月,甚至每年的開銷后,就會在心里留下深刻印象,一般再下次購物時,就會聯想到整個收入和支出情況,做到量力而行。
此外,還可以單獨準備一張銀行卡,每花一筆,就強制往卡里存放定額的資金,可以是0.1元,也可以是10元,全由自己定,一段時間下來,也能省下不少的錢。
學會記賬,了解自己的資金走向,自己也更容易做出正確的判斷。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抑制住消費,降低消費欲望。
02 設定買東西的時間
先試想一下,自己在購物上花的時間是不是比做看書、運動多,而且更加專注。
可能有人會說,購物需要貨比三家,因為資金有限,所以想選出性價比高的產品。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在購買一件商品上花的時間,超過了它本身的價值,自己是不是虧了呢?
時間,是最不值錢的,同樣也是最值錢的,關鍵在于,你對時間的態度。
在特定時間內,你花數小時閱讀或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我相信,得到的收獲會比購物多得多,購物帶來的快感是短期的、暫時的;而做有意義的事情,帶來的愉悅感會很長,甚至可以是受益終生的。
而且設定買東西的時間,提升提升自己單位時間內的專注力和判斷力,按照自己寫好的購物清單走,也會更省時間,也能避免自己買上了不需要的東西。
所以,每月設置固定的網上購物時間,既讓自己心情愉悅,又讓自己得到提升,做到了兩全其美!
03 減少“配套定律”
什么是“配套定律”?比如打羽毛球時,需要羽毛球和羽毛球拍配套;吃飯時,需要餐具和飯菜配套。
生活中,家具要配套、穿搭要配套、房間擺設要配套,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用在購物中,買了一件衣服,需要一條合適的褲子搭配,連帶著鞋子也需要配套。
我曾經就因為一件冬季大衣,把其他所有的配套都準備了遍,但后來想想,這些東西似乎只能和這件大衣配,其他的看著也不協調,這樣的配置多了,放在家中占地方不說,還不能把產品最佳的價值體現出來。
所以,這種”配套定律“并不怎么好,雖然給了自己繼續購物的理由,但卻讓錢袋子越來越扁,甚至還有負債的風險。
不管買什么,在購進之前,都需要考慮清楚,這個東西和家里的能不能搭上,犯不著因為一個柜子,換掉房間里所有的擺設,最簡單的解決方式就是,不買那個柜子就好。
04 學會延遲滿足
什么是延遲滿足呢?
有個心理學家做過一個測試,他曾對一群四歲的孩子說:“桌上放2塊糖,如果你能堅持20分鐘,等我買完東西回來,這兩塊糖就給你。但你若不能等這么長時間,現在就只能得到一塊!”
愿意等的孩子,選擇了延遲滿足,后面多得了一塊糖作為了獎勵。
攢錢方面,我們也可以引用延遲滿足的原理,在非強需的時候,控制自己的欲望,過段時間再購買,這樣能夠獲得的東西也就更多。
放在網上購物中,其實也就是讓商品在購物車多待段日子,一月進行2~3次的集體付款,平常只將看中的商品放進購物車中。
因為金額的累積,有時還會趕上購物活動,享受滿減的優惠,或者是總數看著有點嚇人,自己會斟酌損益,去掉一些替代品或是暫時用不著的東西,也能減少部分資金。
而且,集中時間收到快遞,自己在取快遞上不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還能享受到”拆快遞“的多重樂趣,延遲后的滿足感,一下子能夠上升到新的高度。
05 轉移注意力
隨著視頻行業的發展,直播帶貨也逐漸進入到人們的視野中,但很多時候,觀看直播會浪費我們大把的時間,還可能因為直播間的帶動,讓自己買了很多本不需要的東西。
而且,直播就像有代入感的電視劇一樣,一旦開啟,一天就不太停得下來。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少看直播、少進購物APP,將業余時間用在自己的愛好上。比如跑步、打球、繪畫、舞蹈等。
當然,既然想攢錢,基礎的理論知識不能少,多看看理財方面的書籍也是不錯的選擇。
《小狗錢錢》中提到,把工資分成3部分,50%存起來,40%作為生活開支,10%作為零用。當然,具體的分配方法,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
先建立理論基礎,再在生活中實踐,一步步踐行,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了,攢錢也是個巨大的工程,需要從小做起。
06 付款時,三思而后行
買東西,列好清單,然后按照必需品清單,進行購買,減少自己因為新鮮、好奇,買了一些用不著的東西,既浪費錢,還要占據家里的空間。
對于那些看似很便宜、以量取勝的東西,如果你拿去跟網上同類商品做對比,會發現,可能直播間賣得還更貴些,而且刷直播,自己還等待了更長的時間,就有點吃力不討好的感覺。
所以,我建議付款時,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最好是能夠放在購物車里2~3天的時間,然后再確定自己是否要購買,感覺買東西就像愛情一樣,熱戀期比較沖動,進入冷淡期就會清醒很多。
少買不實用的衣服,多選擇基礎款和經典款的,穿多久都不會過時。盡量買適合自己、質感好、比較百搭的,做到少而精。少囤貨,尤其是像一些化妝品,比較耐用,一次性買太多,很容易放過期或是被社會淘汰掉了。
付款時,三思而后行,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是攢錢的補修課。
07 停止訂閱商店通知
很多平臺,一有活動或新品,就會通過各種途徑,發送到消費者的手機中,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停止訂閱商店通知,讓自己心靜下來。
過多的“打折促銷”消息會讓自己產生沖動的購買欲望,但往往的結果是,自己后悔買了。
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把購物APP放到比較隱秘的地方,比如放進文件夾里,要進去的話,還需要多點幾下,人比較懶惰,感覺點開有些麻煩,往往剛有的想法就被自己及時掐滅了。
更直接的方式就是卸載相關購物軟件,眼不見,心不煩,還能節省手機的內存。
減少盲目消費、沖動消費也是攢錢的一種方式。同時,只買生活必需品,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比如買房、買車、旅行等,為了這個目標,也能抑制住的購買欲望。
購物會上癮,攢錢也是會上癮的,但我希望你能有攢錢癮,變得越來越有錢,最后成為一個主宰自己生活的人。
記得:用好上面的七招,降低購買欲,你離自由的生活也就更近了一步。
圖/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