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
作者: 張偉衛(母親)
我公公年輕時肯定比老公帥,這是我們一家人都舉手表決過的。
我嫁給老公時,公公六十多歲,身體很結實,一年四季連感冒也沒有一次。公公年輕時在南方工作,燒得一手好菜,尤其是紅燒肉和糖醋帶魚,真是做絕了。
公公對婆婆、對兒子很是一般,動不動還會吼上幾句。但對孫女,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百依百順,萬依萬順,是我從未見過的好脾氣。
老公和前妻離婚后,公公多次拿著梳子,帶著孫女,在學校門口找人給孫女梳頭。我嫁過來之后,公公每天要做兩鍋飯,給孫女開小灶。
從我接手養育大孫女兒開始,公公待我就遠遠勝過自己的兒女了。看到我和孫女相處甚好,孩子在各個方面都有了起色,他喜在心里。
孩子對我越依賴,他對我的態度就越好,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漸漸也被捧在手心里了。買零食開始變成買兩份,記住了我的口味喜好,經常變著花樣做我喜歡的飯菜。
聽說我懷孕之后,竟擬了一份菜譜貼在門上,營養搭配,一心一意伺候起我和大孫女的飲食。每天早早起床,到菜市場找最新鮮的食材,用一上午的時間,精心烹飪。剛剛好趕到我和大妞放學回家,關火吃飯。
我們饑腸轆轆,自然經不起這香味的誘惑,他就一邊笑瞇瞇地看我們狼吞虎咽,一邊叮囑我們慢點吃,那種滿足和成就,比中了五百萬大獎,還要過之而無不及。
整個孕期,我胖了足足40斤,除了肚子一天天大了,竟然沒有一點兒不適。每天吃完飯,在我、老公和大妞摸摸嘴,拍拍屁股,無比滿足地撤回自己家時,公公就會追問一句:明天想吃啥?說吃什么就做什么。
公公的床頭除了二胡的琴譜,就是菜譜;電視播放的不是體育頻道,就是做飯頻道。十幾年來,天天如此。
我生下二妞,公公連說:“好,好,女孩好,男孩多動太煩人。”接下來就是各種湯:鯽魚湯、豬蹄湯、醪糟湯……
尤其是那鯽魚湯,沒有一點點腥味,原來光魚就要在鍋里炸上三遍。那魚買回之后,雖然已經殺洗過,但是公公再去一遍魚鱗,內臟全部取干凈,沖洗好幾遍,一點一點撕下黑黑的魚腥線,輕輕地裹上一些面粉。
炸得焦黃之后,放在青花瓷一樣的燉鍋里燉爛,最后放入蔥花香菜,濃濃的白湯上漂浮著翠綠的蔥花香菜,鮮香的味道撲鼻而來。
豬蹄拿回家后,要用小鑷子一根一根將細縫里的毛去干凈,進行腌制。一切就緒,加入冬瓜和東北糯玉米,一起燉四個小時以上。
豬蹄兒早已燉爛,那玉米的甜香和豬蹄的肉香混在一起,沁人心脾,忍不住將碗里的湯一口喝完。再吃一塊,早已浸滿肉香和玉米甜香的冬瓜,軟軟的,糯糯的,一任汁水在口腔里肆意流竄,真是珍饈佳肴。
怕我吃膩了,竟炸了小蝦給我送來。那香酥的小紅蝦,或單個或抱成一團。用蛋液和面粉液浸泡后,在油鍋里至少炸三遍,外酥里嫩,光是這股海鮮味兒,就足以讓人垂涎三尺了。
蝦的香味,酥脆濃郁;裹在外面的金黃蛋液,被炸得薄脆咸香,我一個人就吃了一盤。后來聽說,怕小蝦嘴尖扎著我,公公竟然一個一個用剪刀剪去,整整剪了一個上午,手被蝦嘴扎破了許多地方。這如慈父疼愛女兒的情懷,讓我眼淚汪汪,再也不肯吃這道菜了。
小女兒慢慢長大,這倆孫女就成了公公的倆寶貝疙瘩。一推門,只要見這倆孫女回來了,臉就笑開了花??纯催@個,看看那個,那嘴就再也合不住了。先是從臥室里,小心翼翼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兩個人最愛吃的零食,讓兩人一邊看電視一邊吃;然后進廚房,將飯菜盛盤。我負責端飯、擺桌椅。
飯桌上,一會兒給大孫女夾愛吃的菜,一會兒又給二孫女夾愛吃的菜,自己沒吃倒像飽了一樣。我勸公公自己吃,嚴肅地說:這樣遲早會把孩子們慣壞的。卻從來沒有奏效過。
這倆孫女打小,光是坐那種投幣的搖搖車,每人至少最有成百上千次了吧。公園里做沙畫、貼畫,坐小火車、跳蹦蹦床、坐“阿拉伯飛毯”……公公的錢,花得自己覺得舒坦極了。
大妞上了大學,公公失落了一段時間,平時就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二妞身上了。紅燒肉,紅燒排骨,炸帶魚,炸平菇,每個周末都換著花樣做。你只要問起我們家誰做飯好,二妞就無比自豪地夸:“爺爺的手藝最棒,最好吃的飯就是爺爺做的飯,誰也趕不上爺爺的手藝!”
想來二妞的味蕾,全是爺爺的味道。這倆孫女的身高遠遠超過同齡人,這也得益于爺爺做的飯菜的滋養了吧。
轉眼間公公已經70多歲了,頭發花白,身體還算硬朗,依然終日在為孫女的口味和營養,穿梭在早市和家之間。床頭的琴譜不知什么時候收了起來,只剩下了菜譜;電視里經常播放的主題,也變成了《舌尖上的中國》……
公公在安靜的屋子里期許敲門聲,只要伴隨著“爺爺,我回來了!”的歡叫聲,他就堆起笑臉,一路小跑,出門迎接。這一刻,仿佛整屋的空氣都跟著歡愉起來,流動起來,熱鬧起來了。一切如故,二妞吃零食、看電視,我去盛飯。只是廚房里,不知什么時候擺了一把椅子,公公做飯站累了,就坐下歇一會兒……
爺爺的愛
作者:周楚鈺(女兒)
雨還在下著,我一臉不情愿地上了公交車,往東區趕。唉,這雨下這么大,估計年過古稀的爺爺,來不及買和做我最喜歡的紅燒肉了。
下了車,我撐開傘,往爺爺家走去。七拐八繞,來到了爺爺家的門口,敲了敲濕濕的鐵皮門,沒有反應,又敲了敲,還是沒有反應。我心想:應該是雨聲太大,爺爺有點耳背沒聽見吧。我拿出鑰匙開了門,張嘴就喊:“爺爺,我回……”“咦,怎么沒有人呢?”
我去爺爺的臥室轉了一圈,又到廚房和衛生間看了看,都沒有人。唉,肯定又去打麻將了。爺爺呀,我雖然不反對你打麻將,但您也不能忘了孫女兒吧。我輕嘆一聲,餓著肚子,坐在沙發上,打開電視,看起了節目。
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不知不覺,過去了半小時了,爺爺怎么還不回來呢?我心里開始發慌了,在屋子里走來走去,連我最愛的節目《奔跑吧》,也吸引不了我的注意了。心里不安的感覺越來越強烈,爺爺會不會摔跤了?會不會半路上高血壓犯了?突然“咚咚咚”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在我聽來簡直是天籟之音。
我三步并作兩步跑過去開門,門口的人,正是爺爺。爺爺全身都濕透了,唯一沒濕的就是他手里拿的五花肉。爺爺一見我,臉上笑開了花,說:“妞妞,看,爺爺買了你最愛吃的五花肉,等著爺爺給你做紅燒肉。”
爺爺連衣服都沒換,直接就進了廚房,做起我愛吃的紅燒肉了。我呆坐在客廳,心想:爺爺這么疼我,下這么大的雨,還去給我買我最愛吃的食物,而我還錯想了爺爺……
想到這兒,淚水就在我眼眶里打轉。這時,爺爺端出一盤香噴噴的紅燒肉,招呼我來吃。我連忙擦干了眼淚,大口吃了起來。融化在我嘴里的,不是香軟的紅燒肉,而是爺爺給予我的濃濃的愛。爺爺看著我,慈愛地笑了,我看著爺爺,也笑了。
我愛爺爺做的紅燒肉,我更愛-----爺爺。
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系 微信ID:yf476800
作者簡介
周楚鈺,女,10歲,三門峽市實驗小學學生。
張偉衛,女, 1981年出生,1998年畢業于三門峽市豫西師范,現任教于三門峽市實驗小學。
本期編輯: ;稿酬說明:請聯系微信(Yf131125)領取。具體參見本刊《征稿啟事》
來源: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僅代表作者自己觀點,本平臺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如有侵權,請聯系主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