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植物園中,光從林葉的縫隙照下來。一朵直立山牽牛正在光暈中,盛放的花仿若點了金。
風特別配合,那一瞬間,它停駐了,讓我好好拍花。
頓時秒懂了直立山牽牛另一個充滿畫面感的詩意別名——立鶴花,出塵。
《中國植物志》形容直立山牽牛的冠檐是紫堇色,真是精準入神。
植物界藍紫色的花卉本就是王冠上的珠寶,直立山牽牛的紫堇色更迷人。
很多人會把直立山牽牛認作某種牽牛花。
這話有點怪,沒毛病的表達應該是“把爵床科的它認作是旋花科的某種牽牛花”。
直立山牽牛是爵床科山牽牛屬,山牽牛屬的拉丁名Thunbergia就是為了紀念瑞典植物學家Carl Thunberg。他對南非、日本的植物有專長,后人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屬。
直立山牽牛即來自熱帶西非,南方引種后作為觀賞植物,花期幾乎全年,也耐修剪,還挺常見的。
至于白色的白花直立山牽牛,是它的栽培變種。
山牽牛屬中大多藤本,比如翼葉山牽牛(之前寫過,又叫黑眼蘇珊,點擊這里可看:望著黑眼蘇珊的黑眼圈,一眼看不見底。。。)
但直立山牽牛是直立灌木,有四棱形的莖,不用依附它人攀援而上。
植物志說它的葉近革質,就我肉眼親見,有的地方長的我覺得有點紙質感,不知是不是生境原因。
在葉腋間單生的花,從含苞到開放,它的苞片、萼片到花冠筒的變化,非常值得觀察,很有趣。
先是白色的小苞片沒打開時,像個飽滿的貝殼。
漸漸的,紫色花冠從苞片中露出頭來,苞片張開的樣子些微有點鴿子樹的小鴿子翅膀樣。
花苞散開,小齒狀的花萼就能看到了。植物志描述是“花萼成十二不等小齒”。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中的太陽光芒也是十二道。
花冠筒白色,喉部的亮黃色是給傳粉使者的信號,柱頭藏在喉部。五瓣的紫堇色冠檐,大而規整。
同樣,它的謝幕過程也有序有節。
直立山牽牛還有個別名,叫硬枝老鴉嘴。
老鴉嘴源自山牽牛屬的植物種子,圓錐狀蒴果成熟后中間會開裂一個小口子,像鴉嘴。而直立山牽牛,因為不是藤本,就叫硬枝老鴉嘴了。
簡單是簡單了,但美感欠奉。不管是直立山牽牛,還是硬枝老鴉嘴,總覺得有點對不住眼前這迷人的紫堇色。
(直立山牽牛,Thunbergia erecta,爵床科山牽牛屬直立灌木)
此際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