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 最好的陽光
前兩天剛寫了木姜子:原來我和木姜子這么近,除了吃過的酸湯魚。昨天就遇到了容易與它撞臉的山雞椒。
這緣分,妙不可言。
和木姜子一樣,山雞椒也是樟科木姜子屬的落葉灌木或者小喬木。
每年早春,在南方的山野里,山雞椒先花后葉,用一抹黃叫醒山林。
雖同為黃色,但山雞椒的花色比木姜子的黃要素淡些,花瓣有點透明的質(zhì)感。
黃豆差不多大小的一個花序中包含了四到六朵小花。而木姜子一個花序中能容納八到十二朵單花,數(shù)量更多。
山雞椒的小黃碎花,看著亂蓬蓬,但其實設計精妙,和木姜子異曲同工。(想看更多細節(jié)可以點開木姜子那篇小文)
要分辨山雞椒與木姜子,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jié)。
注意它們的花梗。
木姜子一個花序中每朵小花的花梗上布滿了絹狀柔毛,特別為自己保暖。山雞椒不像木姜子,花梗無毛(或者一丟丟)。
那么可愛的小黃卻有個山雞椒這個名字,它的好多別名,比如臭油果樹、臭樟子也不咋的。
幸虧它還叫山蒼子、山胡椒(果實似胡椒)、畢澄茄(來自種加詞,是山雞椒果實的中藥名)。
說到別名,就更暈了。因為山雞椒有個別名叫木姜子,而木姜子也有一個別名就叫山胡椒,簡直了,能不混嗎。
其實它的好多名字都圍繞著自身散發(fā)出來的味道而起的。因為是著名的香料植物,葉、枝以及花、果都有芳香味,既能提取精油,也是特色美食重要的輔助佐料,尤其在它們的生長地。
但山雞椒這個“香味”生來不是為人類的味蕾準備的,而是自己防蟲的御敵之術。
(山雞椒:Litsea cubeba (Lour.) Pers.,樟科木姜子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此際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