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這個公眾號哦!
我從來不認為,錢可以和人的生命劃上等號。
不管有多難,只要人活著,總能想的出辦法,掙得到錢。
你們會相信,因為拿不出彩禮,把一個人逼死么?
以前我是不信的。
在我的價值觀里,有錢可以讓我們活的更好,但就算是沒錢,一樣可以好好的活著,這也正是我們每天努力的意義。所以我從來不認為,會有人因為拿不出10萬塊錢,選擇了自殺。
而這10萬,不是用來救命,而是娶親的彩禮。
但前不久,一則“20歲小伙因拿不出彩禮喝農藥自殺”的新聞上了媒體熱搜,徹底打破了我的認知。
20歲的小王和女友戀愛了一段時間,相處的很好,原本已經和女友商量好了結婚, 但是到了女方父母那一關的時候,她們的態度很堅決:“想娶我女兒?可以,拿十萬塊錢當彩禮,少一分都不行。”
但小王現在只是在一家飯店打工,正常的生活開支能拿得出來就不錯了,上哪里去拿出十萬塊的彩禮錢?拿不出錢的小王,當天就給老媽打電話要錢,母親說:家里沒錢。
小王不信,又打電話給父親,父親告訴他自從給他買了新房,家里還欠著外債,一時拿不出來這么多錢。
小王聽完沒辦法,在電話里說:“如果實在湊不到錢,就只能去喝農藥了”。
說完就掛斷了電話。父親再打過去已經無人接聽。
父親的反應很快,立馬就覺得大事不好!擔心兒子可能因為錢想不開,立刻打電話報了警。
當警察到達小王的宿舍時,房間里到處是刺鼻的農藥味,而小王已經倒地不醒,口吐白沫。
幸虧送醫搶救及時,才撿回一條命。
事件一出,網友炸開了鍋,紛紛表示:男孩子太不堅強,為了十萬塊就自殺!
更多的人說,歸根到底都是彩禮惹的禍!收彩禮就是陋習!根本不該收彩禮!非要用這十萬塊錢彩禮把人逼死才行嗎?
彩禮越來越高,這是一個不爭的現實
從全國來看,天價彩禮已經很普遍了,因為現在人的普遍生活水平提高了。
在北方有的地區講究“萬紫千紅一片綠”(15萬元),除此之外還要“一動一不動”(一輛車和一套房)。
再比如甘肅平涼,彩禮錢從5到20萬不等;山東、湖南要10萬元左右;河南四川,部分農村訂婚起步價30萬。一個河北農村的青年,為了結婚家里前前后后花了將近60萬,而這個家庭并不富裕,是父母舉債幫兒子娶了個媳婦。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婚回到貧困線”。
許多家庭一人結婚、全家負債,一場婚禮讓更多的家庭“望而興嘆”。 “天價彩禮”已成為男女婚姻的攔路虎。
不少人振臂高呼:這哪里是在要彩禮,這分明是在賣姑娘!
那拿彩禮,究竟應不應該?合不合理?
大部分人都認為:不合理!
為啥不合理?
他說:我要是有姑娘,我就不收彩禮錢。收了怎么樣了呢?我多要了十萬二十萬,對我有什么意義?我已經決定把自己家姑娘嫁給他了,說明我對未來的女婿很放心,對自家姑娘的未來很放心,那我多要這十萬二十萬,這收出來的錢,到底是給孩子們壓力還是給親家壓力?
還有人說:愛情是兩人結婚的基礎,天價彩禮,是在破壞兩個人的感情!尤其是一人結婚、全家負債這種的,對婚后家庭,只有害處,沒有益處!所以,要彩禮送彩禮收彩禮,都是不合理!
呀!對對對,太對了!不少人對這種說法十分贊同,紛紛點贊!
可是這種想法,真的是正確的嗎?
我的觀點是:彩禮應該要,更應該收!那些說不該送彩禮的人,其實一個比一個自私。
為啥?
我們要先思考,為什么娘家父母會要彩禮呢?
分兩種父母來談。
一種就是家里還有二胎,新娘子家里還有哥哥或者弟弟的。
有人會說,這種要彩禮,就是通過賣女兒,來給家里的男孩子買房娶媳婦。
那我們可以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女方父母,能不能做到不要彩禮錢,并且陪送豐厚的嫁妝呢?就算你可以大言不慚的說你可以,那又有哪家的女兒愿意帶一筆很豐厚的嫁妝且不要彩禮就嫁給你兒子呢?
說大話之前,先看看自家有多少家底。世俗風氣就是這樣,日子還得照樣過下去,我們一個人兩個人根本就改變不了。對這種“兒女雙全”的家庭來說,這彩禮錢,有時候是不得不收!
還有一種是家里只有一個女兒的父母。
既然只有一個女兒,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父母一旦過世啊遺產什么的都是女兒的呀,到時候女兒還不是帶著這筆錢去婆家供自己的下一代啊。那既然明知道收了錢最后也都是自己姑娘的,那為啥還要彩禮呢?
很簡單:想讓姑娘結婚后有一個有保障的生活。你口口聲聲說愛我女兒,十萬塊的彩禮錢就把你打退了?
有句話特別流行,是這樣講的:
“愿意為你花錢的人不一定真的愛你,但不愿意為你花錢的人一定不愛你。”
這倒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女兒嫁過去受苦,不希望有毛頭小子以愛之名把自己的寶貝姑娘騙走。
當然,還有人會說,為什么要這個彩禮錢,是因為有面子啊。嫁出去女兒了,收到了彩禮,那我就是有面子的。
可問題是,相比于別家動輒二三十萬的彩禮,要了這十萬,就有面子了?難道僅僅是為了面子才要這十萬的嗎?
我覺得并不是。這十萬代表的不是面子,而是你愿意為她們女兒做什么的一份態度。
那為什么要說那些不想送彩禮的人,其實一個比一個自私呢?
結了婚以后要在你家住,要天天照顧你爸媽,而我的爸媽一年只能找個這么一兩個星期的時間回娘家去照顧他們。她們生病了我都不能及時的在她們身邊陪著。
為了要孩子,每天小心翼翼的。等到懷孕后,更是要煎熬漫長的十個月。經歷了千辛萬苦生了孩子以后,還必須要跟你的姓。憑啥?你知道婚姻法規定孩子生下來之后跟隨父姓母姓是平等的嗎?
到了過年的時候,一家人都得陪著你爸媽過,而讓我爸媽面對著冷冷清清的飯桌過難熬的除夕。作為家里的獨生女,難道她們就不想讓我陪著他們過年嗎?
好事兒都讓你占了,娶我的時候你還連個彩禮都不愿意給。
你告訴我,你不是自私,是什么?憑什么天底下的好事兒就該都讓你占了?
但也有身邊人,的確拿不出彩禮錢來,那怎么辦?
我研究生時的朋友,劉越和張默默,最近結婚了。
阿越和默默已經談了五年的戀愛,從研二相戀,到畢業后三年準備結婚。
戀愛時間不長也不短,年紀也剛剛好,算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阿越是農村孩子,他上大學的時候,弟弟剛上初中。家庭經濟狀況不是很好,父母也沒什么文化,靠著種地,一年的凈收入還不到1萬塊。
為了給家里減輕負擔,阿越在大學期間一直做著家教的兼職,給高中生補課數學和英語,一節課150。一個月收入兩三千,除了能把自己的生活費搞定,還能富裕出來一千多補貼家里。
不僅如此,本科期間,阿越每年都能拿到一等獎學金,最后更是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也正是在讀研的時候,遇到了默默,相知相戀,感情一直都很穩定。
畢業后,阿越和朋友做起了聯合創業,注冊了家科技公司,專門做APP研發。
創業初期都很艱難,最忙的時候,阿越每天吃住都在公司里。
默默生日那天,阿越的公司簽了一單重要的合同,晚上有慶功宴,阿越作為合伙人,不能不去。
他說他爭取早點回來。
默默等到了凌晨一點多,阿越還沒有回來,給他打電話,是關機的。
和阿越在一起那么久,默默第一次覺得失落無助。
直到凌晨兩點多,阿越捧著鮮花,帶著鉆戒回來了。
進了房門的第一句話就是:“親愛的,我們結婚吧!”
默默哭的一塌糊涂。
第二天,默默就帶著阿越回了老家,但默默的父母卻不同意了。
理由是:阿越拿不出十萬塊的彩禮錢。
默默媽是這樣說的:“我知道你和我姑娘談了5年戀愛,小伙子人品也不錯。但談戀愛和結婚不是一回兒事。我聽默默說你在做創業,年輕人有點闖勁兒挺好,但創業失敗的風險也挺高的。我沒別的要求,想娶我家姑娘,必須有房子,這是底線。車子我們老兩口可以出。“
阿越說他暫時沒有能力在杭州買房,但他會對默默好的。默默也在一旁勸。
好說歹說,默默媽最后松了口:“房子可以緩一緩,但彩禮還是要出的”。
“拿不出十萬,就別想娶我閨女!”這是默默父母扔下的最后一句話。
那天阿越蹲在街邊,嘴里叼著一根煙,地下一堆的煙頭。
這十萬塊,他真的拿不出。家里的弟弟也上了大學,花銷太大,家里根本沒什么余錢。而自己是創業初期,公司剛剛有點起色,還沒什么盈利。
阿越跟默默說他是不是要放棄創業,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先攢出十萬塊把默默娶回家。
默默沒有說話,只是奪過阿越嘴里的煙把扔在地上踩滅了。
那天默默給我打電話,她問我怎么辦?有沒有合適的副業?她想替阿越拿上這十萬塊的彩禮。
我很意外,從來都是男方為女方拿彩禮,這是第一次聽說,彩禮還要女生自己準備的。
后來我想了想,我明白了。
兩個人能在一起,靠的不僅僅是愛情,還有彼此對未來的憧憬。而能從愛情走到婚姻,是一種信任,是一種“此后余生,就是他了”的意志。
于是,我給默默介紹了一個副業,讓她做了小主千歲養生花茶的代理。
半年后,默默不光替阿越拿出了十萬塊的彩禮錢,還拿出一筆錢幫助阿越度過公司的危險期,兩人的婚姻也正式提上日程。
可見,沒有彩禮錢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上進。
就像阿越,本身也不是那種吃軟飯的窩囊廢。
他從西部農村走出來,父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他靠自己的雙手,打拼出一點事業,爭取在城市里立足。就算是剛畢業最困難的時候,每個月的房租、水電,也從來不需要默默操心,阿越都會想辦法自己把錢掙出來。兩個人的每一個紀念日,哪怕默默都忘了,阿越也不會忘,總是會精心的準備一份禮物,哪怕不貴,但足見心誠。
對自己負責,對姑娘負責,更追求對家庭負責。
如果默默看不到這一點,如果不是因為她知道阿越可以給她一個美好的未來,她怎么會自己掙出來這十萬塊當做自己迎娶的彩禮?
嫁給這種有上進心的男孩兒,未來一定會幸福!
當然,做父母的都是為了自己孩子好,如果追求自家姑娘的傻小子很優秀,人品好又有上進心,但就是家境一般。相信所有的女方父母也不會不通情達理,不解風情。
為了倆孩子的未來,少收一些彩禮,圓滿了一樁姻緣,當然也是可行的。
所以,對那些說收彩禮不合理的人,我想說:你認為的不合理,實際上是因為你內心有一個更不合理的陰暗——不勞而獲。
別總是為了那點兒彩禮錢較勁。
真的愛她,拿些錢又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