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元營銷說:要說現在最難做的線下生意,應該就是開實體書店了。因為電商和電子書的興起,很多人的閱讀習慣已然發生改變,這對實體書店這門生意來說,無疑是巨大沖擊。加上近幾年大環境的營銷,很多書店都沒挺過2021年。
然而西西弗書店卻能夠逆勢增長,2018 年營收達9億元,2019年的前10個月營收達12億元。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貞元營銷認為:這還得歸功于書店運營背后的“互聯網思維”!看完這篇文章,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獲。
回顧過去幾年西西弗書店的“擴張”史,2018年新開83家門店,2020年新開34家,到目前為止,已在全國80多座城市開設了300多家門店,而且大部分門店的選址都選在繁華地段的中高端大型商場,是品牌連鎖書店之最!
西西弗的門店整體裝修風格主打“復古英倫風”,環境十分高端優美!并且門店內還標配自家旗下的「矢量咖啡」館,以及各種文創、玩具等等與圖書一起售賣。書店的整體定位偏高端,主要目標用戶不一定是讀書人,但一定是有錢、有閑情、喜歡逛商場的中產小資。
而西西弗門店越開越多,經營規模越來越大的背后,離不開企業對市場以及受眾群體變遷的洞察!因為線上電商、電子書的普及對實體書店行業的沖擊,實體圖書成本水漲船高。在這種情況下,仍然選擇去線下購書的人群,也就變成了有一定財富積累的小資,而這樣群體在三四線城市并不多。
所以在嘗試轉型之初,西西弗就沒有瞄準“下沉市場”,而是主攻一二線城市。而且西西弗在后續經營中發現,書店開設在商場內能起到吸引人流的作用,因此可以拿到更低的租金成本(能控制總成本10%以內),這也導致為日后書店選址集中在大型中高端商場奠定了基礎。
無論是從轉型發展路徑還是門店選址來看,西西弗非常清楚誰是自己的主要受眾——中產小資群體。不僅如此,西西弗也逐漸明確了自己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1.先服務再轉化
就閱讀體驗來說,紙質書和電子書是截然不同。西西弗抓住了目標人群這一需求,并把其轉化成了產品優勢——在門店中提供桌椅、咖啡、文創,從而打造用戶更加舒服愜意的閱讀體驗,補上了傳統書店服務上的“空缺”。
據西西弗官網介紹,目前書店共有約500w的活躍會員,然而實際上西西弗的會員并沒有太多的福利與優惠。除了每周三固定給會員打88折,圖書基本是原價出售(沒有會員價),且充值門檻較高,300元起充。而貞元斗膽猜測,西西弗龐大的活躍群體,應該大多是沖著“服務”來的。
因為西西弗的店員非常熱情,不會對“白嫖看書”的行為橫眉冷對,哪怕什么都不買,也歡迎你在書店閱讀區里舒服地看書。這種“服務至上”的經營思維相當吸引用戶好感,加上愜意的環境,書店在用戶心中的價值一下子就凸顯出來,更愿意為環境或者服務買單。
2.產品先預熱,鎖定潛在消費人群
與其他網紅書店不同,西西弗主營業務是純粹地在“賣書”,而怎么促使用戶“買書”,它們有一套前衛的方式。以往用戶賣書是靠自己去發現,是通過看簡介或者開頭,在決定買不買。
而西西弗卻很好地抓住了這一群體的消費心理,并且充分利用“內容營銷”的力量!他們會在自己的私域流量或者媒體渠道里,通過文章、話題、故事來“帶貨”,而且不是直截了當的硬廣,因此往往能夠勾起潛在用戶興趣,拉動線下門店的銷量。
3.產品陳列緊追熱點
西西弗的書籍陳列位置也頗有學問,一句話概括就是“著重突出暢銷書,越熱門就越靠前放”。經典著作、爆款書、大眾暢銷書,對于大部分逛書店只是“隨機購買”的用戶來說,往往更有吸引力,更容易產生購買。
西西弗書店在產品陳列以及選品上,都體現出來極強的“商業導向性”——什么受歡迎、什么好賣就著重賣什么!為了挑出最暢銷的產品,它們還打造了獨特的商品管理系統,被稱之為「采控、流控、調控」模型:
1.采購:西西弗會根據不同門店的消費畫像來篩選每個月的重點推的新書,將它們放到位置顯眼的新書展臺上,優先陳列(利用了大數據推動營銷的互聯網思維);
2.流控:周期性地、基于門店的圖書銷售數據,對產品的擺放位置進行調整,而且還采用了“末位淘汰”制度,從而先出把最火的新品最,當做重點暢銷單品來宣傳;
3.調控:在這個管理系統中,西西弗還會在各個門店間進行內部調劑,改善圖書庫存,把A門店積壓的產品,調到該產品暢銷的B門店,改善庫存問題。
4.不同產品線,用戶分層運營
西西弗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他們的門店存在不同的產品線,即:標準線和主題定制線。
標準線分為3類:
黑標店,商業配套高端、全面,逼格更高;
紅標店,圍繞親子、家庭閱讀展開,兒童類書籍品類多;
綠標店,是“基礎款”的門店。
而主題定制線則是根據選址的特色,來為“量身定做”一個主題。比如在上海南京路上的“旅行主題店”,不論是室內裝潢中,還是書籍選品,都有濃濃的旅行風格,貼合了當地是旅游勝地,聚集五湖四海旅客的特點;
還有上海華潤時代廣場的一家定制店,因為商場外形酷似一所劇院,所以這里的書店也以“劇院”為主題,設計中加入很多相關元素,而且還充分考慮到該商場的客群中以女性居多,在圖書選品上著重增加了女性讀物。
不同的產品線門店起到了將用戶進行“分層運營”的效果:喜歡“高大上”的高端用戶去黑標店,閑暇帶娃的用戶去紅標店,游玩打卡的用戶可以逛“旅游主題店”。這種各大平臺常用的用戶運營思維竟然在線下書店這門生意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可以說相當創新了!
其實線下生意不一定難做,只是在如今各行各業都是紅海的市場環境下,需要轉變思維,需要更多的創新,才能在殘酷的商業環境中生存下來,完成逆勢增長
—
我們是「貞元營銷」,專注全媒體營銷,幫助企業品牌提升影響力,實現長效增長。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建議與感悟,我們共同交流,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