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天,馮小剛的妻子徐帆正在忙著
放旁邊的手機叮一聲響起
便隨手拿起來看是誰的信息
不看還好,看完短信內容后
徐帆立馬給馮小剛打了電話
質問他是怎么一回事
原來她收到的是一條銀行發來的
賬戶信息提醒
并顯示消費了2072萬
而事先沒和妻子打招呼就花錢的馮小剛
差點被誤認為是包養小三
這2072萬其實是被馮小剛
拿去買了一幅油畫作品
但為什么油畫這么貴?一幅就要2072萬
其實讓馮小剛出資2072萬也要買下的作品
出自下面這位油畫藝術家
——艾軒之手
艾軒
1947年出生于浙江金華
1967年從中央美術學院附中畢業
參加了幾年的勞動后
又被分配至軍區文化部創作組任美術創作員
1984年開始進入北京畫院油畫創作室
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
即使你不曾聽過艾軒這個名字
但有這樣一幅畫你一定見過——
一個雙眸澄澈的藏族小女孩
矗立在大片寂寥草原上的油畫作品
只要觀者瞧上一眼
那雙眼睛,
仿佛能穿透畫面直擊人的心靈深處
艾軒的油畫幾乎都在圍繞西藏的自然風光,
以及各類藏族人物所展開
無論是在他成名前還是成名后
他似乎都在以自己“西藏之旅”的藝術視角
去尋找,探索生命的真諦和意義
甚至有人說
這些作品正是艾軒個人內心世界的獨白
以畫面為窗口抒發自我的真情感
艾軒的藏族組畫作品中
藏族老人,小孩,婦女,以及男人
都曾出現在其中
而刻畫小女孩以及少女的篇幅數量最大
也是最能引人注目的部分
他的畫面多安排單個人物
并且喜歡半身像構圖
這樣的距離
對于人物的肢體語言以及表情的呈現
正好達到了一個極好的“尺度”
其中最是精彩的部分
莫過于畫中人兒的微妙表情
還有那雙眼睛中流露出的內心情感
它看起來是沉靜的,但又充滿熱烈的光
它是清澈見底的,但又對未知滿懷向往
畫面中獨具藏民精神面貌的人物
置身于一望無際的草原
甚至被冰雪逐漸覆蓋的千里雪域中
人煙稀少,入眼處蕭瑟無比
撲面而來的便是無盡的孤獨感
在人物和背景的結合之下
這些畫面仿佛給觀眾展現了
一個個真實又生動的藏民故事
還有他們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土地模樣
在土地和藏族人之間
甚至產生了一種似有似無的關聯狀態
這或許就是人對家鄉的一種自然情感吧
相比其他油畫家的創作
艾軒的作品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
這個特點也成為了他作品獨具辨識度的關鍵之一
那就是他畫面的色調幾乎都呈統一的灰黑色調子
沉寂的畫面色調加上原野的蒼茫寂寥
獨屬于藏族同胞們的生活狀態
已生動的躍然紙上
注意觀察畫面的你會發現
畫中的男女老少們
都統一身著藏族特有的民族服裝
其特點有:長袖,寬腰,長裙
當白天氣溫高的時候可以脫掉袖子有利于散熱
當夜晚降溫時又可重新穿上
非常適合應對當地的溫差變化形式
以下是畫面中的局部圖
一個小塊面的局部里
仍然能感覺到畫家對人物每一個細節的準確表達
在這樣的刻畫之前
必定也有著畫家對于人物的深度解讀
在正式畫油畫作品之前
先來一幅素描草圖
似乎是艾軒的必備形式之一
縱使無需色彩的點綴
黑白灰之下的人物們
已經煥發出了
特屬于個人精神面貌的獨特氣息
他的素描草圖中
在人物服裝上的筆墨不多
甚至有一些可以幾筆之下就匆匆帶過
但是人物的雙眼以及神情
卻一定要投入的刻畫
艾軒筆下的作品
正是憑借一雙雙清澈的雙眼
吸引無數觀眾的矚目
但能將這樣的情感付諸于作品當中
其間的實力足以令人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