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可降低抑郁癥風險參考消息6月3日...
早睡早起可降低抑郁癥風險
參考消息6月3日報道,據《美國醫學會雜志·精神病學卷》月刊5月26日發表的一項新的大規模基因研究顯示,只要早醒一小時,就能將重度抑郁風險降低23%。
研究人員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聯合創建的布羅德研究所。這項涉及84萬人的研究給出了某些目前最強有力的證據,證明睡眠類型(即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的睡眠傾向)會影響抑郁風險。
該項研究的資深作者、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綜合生理學助理教授塞琳·維特爾說:“我們早就知道睡眠時間與情緒之間存在關聯,但我們常從臨床醫生那里聽到的一個問題是:要讓人們提前多久才能看到好處呢?”她說:“我們發現,睡眠時間哪怕提前一小時也能大大降低抑郁風險。”這項研究發現,睡眠時間中點(入睡時間與醒來時間的中點)每提前1小時,患重度抑郁癥的風險就會相應降低23%。
這表明,如果一個通常凌晨1點上床的人改為零點上床,而睡眠持續時間不變,就可以將風險降低23%;如果晚上11點睡覺,就可以將風險降低40%左右。
雖然研究尚未明確本來就早起的人會否受益于更早起床。但對于那些睡眠時間中等或較晚的人來說,提前睡覺可能會有所幫助。
報道分析了氣質可能的原因。第一,一些研究表明,早起者往往在白天接觸更多陽光,引發一連串荷爾蒙影響,從而影響情緒。第二,另一些研究指出,擁有與多數人不同的生物鐘或晝夜節律本身就可能令人壓抑。研究報告第一作者伊亞斯·達格拉斯說:“我們生活在一個為早起者設計的社會中,而晚起者常常感到自己似乎總與社會節奏格格不入。”他強調,必須進行大規模隨機臨床試驗,來明確判斷早睡能否降低抑郁風險。
對那些想讓睡眠時間提前的人,維特爾給出了這樣的建議:“讓白天更亮,夜晚更黑。早晨在門廊上喝咖啡。如果可以的話,步行或騎自行車去上班,晚上將電子設備亮度調低。”
盡管這是一項初步的研究成果,但對于那些“夜貓子”來說,是值得重視的有用知識。中國的中醫也一直主張早睡早起,《黃帝內經》說:“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寐”。按照中醫的理論,子時是晚11時至凌晨1時,此時陰氣最盛,陽氣衰弱,所以應該在11點前進入睡眠狀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