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爺買故事┃
文/李華雨
馬頭山人都說李大爺瘋了。
李大爺說他學(xué)蒲松齡,誰給他講故事他給誰錢,半小時2元。李大爺聽故事像上班,上午3小時,下午3小時,錢不成問題,他有退休金。可村里人還是說他瘋了。
2元錢誰看得上?開始是那些小孩兒,跑到老人面前端正坐好,有一句沒一句的,甚至答非所問,坐沒10分鐘,拿了錢就跑小賣部買辣片了。有時是些老頭老太,他們和李大爺聊半天,李大爺要給錢,老頭老太自然拒絕,李大爺就生氣說你不收是瞧不起我。
然后漲價到半小時5元,一天60元,李大爺還能負(fù)擔(dān)。可馬頭山就炸鍋了,電話直接打到李大爺兒子那兒。李明,你爸瘋了,村里亂發(fā)錢。我以為啥事兒,讓他發(fā)吧,花不了幾個錢。李明滿不在乎。
連李明妻子都給丈夫掛電話:你爸瘋了,成天亂花錢。丈夫回說,咱爸花錢影響你生活了嗎?老人家,他高興就好。
隔一段時間,老人要求提高,一個人頂多聊一個來小時。聊伴難找,于是又提價,一小時20元。這下兒媳婦找上門了。
平時兒媳婦把飯碗擱老人屋外桌上,喊一聲,吃飯了,轉(zhuǎn)身走人。這天她喊完,在桌旁立了半晌,見老人拄杖出門,她立馬嚷道,老爺子,你這么有錢,不會留給孫子嗎?
孫子?老人在桌旁蹣跚坐下,你讓我孫子來陪我,我啥都給他。兒媳婦張著嘴卡了殼,半天才說,你孫子從小就是到處野,我用鳥銃都打不到他。
價位上去了,工作時間得縮。現(xiàn)在李大爺一天工作5小時。可真心上門講故事的少,來蹭茶蹭錢的多,有些人甚至?xí)r間沒到就伸手要錢,借口開溜。有的說,老爺子,跟你耗一上午,還要聞你身上嗆人的氣味,才得你40元,我容易嗎?
老人像個理虧的孩子,低頭不語。繼續(xù)漲價,半小時20元,30元,上班時間再壓縮,上午2小時,下午2小時。
馬頭山人說,編故事吧,給李大爺編故事比種地強(qiáng),比打工都強(qiáng)。好多青壯年都加入講故事隊(duì)伍。李大爺,你是馬頭山的散財(cái)童子,不對,是散財(cái)仙翁。他們拿了錢這樣稱呼李大爺。
大爺兒媳婦急得跳腳,幾個電話追著丈夫回來。李明到父親屋里坐了一會兒,回家對妻子說,你去陪咱爸,我翻倍工資給你。他妻子沉著臉說,你自個兒掙錢不心疼,就隨老頭子亂花吧。
講故事的有人把時間調(diào)快,不過被李大爺識破了,李大爺說,年輕人,別坑我老人家,你得按我的時間來。
圍觀的七嘴八舌批評那人,你想錢想瘋了,老人家的錢你也坑。
他兒子有錢,那人說。
他兒子掙的也是辛苦錢,有種你也開公司去。
不知是老人眼光太高,還是馬頭山人故事枯竭了,現(xiàn)在馬頭山人很難應(yīng)對李大爺了。講故事已經(jīng)漲價到每小時100元,一天3小時就300元,一個月9000元。李大爺不吃不喝,退休金也擋不了半個月。可李大爺不慌,他有兒子撐腰。相反的,工價越高,能滿足李大爺口味的人越少。他開始挑故事了。先聊上一會兒,李大爺要是感覺你故事不新鮮,或者是他聽過的,馬上叫你走人。
這天半下午,陪老人聊的是小青年李光。聊著聊著,李光向老人伸手要錢說,時間到了。
沒,還差3分鐘呢,老人說。
老爺子你什么破表,想坑我啊。
你才破表,你自個兒瞧瞧,李大爺把手表遞過去。
你看我手機(jī)。
你手機(jī)一定準(zhǔn)嗎?
手機(jī)隨時自動校準(zhǔn)北京時間,肯定比你破表準(zhǔn)。李光起身說,快,給錢,沒空和你閑扯。
你再聊2分鐘,老人起立伸手欲拉李光。
走開,沒想到你老頭還是騙子。
老人被推了個趔趄,李光從老人桌上抓了張百元鈔票就走。
大爺您小心。李光你過分了。幾個村民忙扶好老人。
我沒事——我老了,手表也老了,走慢了——我不是騙子。李大爺站穩(wěn)腳,喘勻氣說。
之后,關(guān)于時間的爭執(zhí)時有發(fā)生。之后,馬頭山人私下笑說李大爺是個騙子。可不,越來越會算計(jì)咱們了,這老頭子,給李大爺講故事的人都這么說。
不過,馬頭山人還是樂意上李大爺那兒,排著隊(duì),等著給他講故事。
作者簡介:李華雨,福建清流人。福建省作協(xié)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xu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小說月報(bào)》《百花園》《小小說選刊》《山西文學(xué)》《當(dāng)代小小說》《群島小小說》《渤海風(fēng)》《佛山文藝》《福建日報(bào)》《三明日報(bào)》,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沉魚》。
海瓜子小說
haiguazixiaoshuo
海瓜子網(wǎng)刊
主 編:周 波
執(zhí)行主編:九峰云
翻遍世界 閱遍中國 向經(jīng)典小小說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