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芹齋(C .T. Loo, 1880-1957),浙江湖州人,先后旅居法國、美國等,二十世紀初國際著名的文物販子、大古董商,將許多中國國寶級的文物販賣至國外,包括中國藝術史上最偉大的杰作之一,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
1926年開始,盧芹齋在巴黎建造了著名的“巴黎紅樓”,用文物營造的中國文化氣氛極為濃厚,“紅樓”的一、二、五層和地下一層的一部分已被巴黎市政府列為文化遺產。盧芹齋曾捐款資助過辛亥革命,在一段時間內,每天在紅樓免費資助中國留學生一頓午餐。晚年的盧芹齋總結自己的一生充滿了矛盾,他承認自己使不少國寶流失海外,又為這些國寶避免了戰亂得到了保護而感到幸運。
據中國古董界人士介紹,流失于海外的中國古董,約有一半是經過盧芹齋的手售出的,其中以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最為著名,它們大約在1916年至1917年被偷運至美國,被盧芹齋以12.5萬美元賣給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當時,盧芹齋將昭陵六駿石刻全部打碎準備偷運出國,幸而其中四駿被北洋政府查獲,但'颯露紫'與'拳毛騧'被其偷運出國,賣給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雖經中國政府多次討要,仍未成功,唐太宗昭陵六駿天各一方,令國人唏噓。盧芹齋一生走私出賣的明以前造像,石刻,青銅器,玉器不計其數,其中大量出自于歷代皇帝被盜的陵墓。盧芹齋給中國文化,考古,文物鑒定等方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盧芹齋不是一個單純的文物販子,他邀請知名學者對文物進行研究,如與伯希和研究出版了古玉圖錄,請褚德彝、伯希和編寫青銅器圖錄等。這些研究成果增加了物品的價值和知名度。他常常舉辦展覽和出版藏品目錄等推銷活動,擴大中國藝術品的影響力,他成為了許多大收藏家和博物館的供應商和顧問。從某種意義上講,盧芹齋是讓西方認識中國古董的啟蒙者。他以精湛的文物專業知識和天才的商業眼光逐漸征服了歐美收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