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我國唐代時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 他飲酒賦詩,蔑視功利,不僅是“詩仙”,還被后人稱之為“酒仙”,其詩中關于酒的內容頗為不少。
太閑醬酒,健康好酒!大家好,我是太閑雨辰,今天給大家侃一侃李白與酒的那些事兒!
李白好酒,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袄畎锥肪圃姲倨?,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倍鸥σ皇住讹嬛邪讼筛琛繁憧蔀樽C。
李白飲酒一斗,便可寫出百篇詩來,看來酒對于李白的作用不言而喻。整日飲酒的李白被人譽為“酒仙”而非“酒鬼”,可能也是歸功于他“詩仙”的稱號吧。
李白的詩酒人生,大概率是受到陶淵明的影響吧!他在《山中與幽人對酌》一詩中曾寫道“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其中這句“我醉欲眠卿且去”引用的正是陶淵明“醉石”的典故。
傳說陶淵明辭官歸隱田園,便整日與酒相伴,常常與好友對飲。喝醉了便對好友說“我醉欲眠,卿可去”,然后便躺在旁邊的石頭上呼呼大睡。時間一長,這塊石頭上便慢慢有了人形。李白直接將這句話引用到自己的詩里,可見他對陶淵明是極其仰慕的。
在文學上李白雖然非常仰慕陶淵明,但在政治理念上,卻有不同的態度。陶淵明是看透了官場的黑暗,所以毅然棄官歸隱,而李白對官場卻自始至終地充滿期望。因為李白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希望某一天自己的一番抱負能得到施展。
李白非常向往功名,前前后后三次赴京,但他卻傲視權貴。有史記記載,李白在翰林院任職時,常常自飲大醉。
某天,唐玄宗命他為楊貴妃撰寫樂詞,爛醉如泥的李白提筆一揮,便成就數十文章。唐玄宗看后大悅,見他衣衫破爛,便賜與衣物。李白因醉無法更衣,便使喚皇帝身邊的寵宦高力士為其脫靴。高力士自視尊貴,但因皇帝在前不好發作,遂應之?!傲κ棵撗ァ边@一成語便出此處。李白任性的姿態、不畏權貴的精神也由此可見一斑。當然,時常醉酒加輕狂,也讓李白在官場處處受到排擠,最后不得不辭官。
酒有許多功能,高興時要喝,憂愁時也要喝。李白的政治抱負一生都未能實現,只好在酒中尋找消除愁苦的方法,不過也正因為如此,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名篇佳作。
我是太閑雨辰,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