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全球XIN公益大會的背景
2016年7月9日至10日,由阿里巴巴和杭州市政府主辦的首屆全球XIN公益大會在杭州舉行。這是一場專為普通人舉辦的公益盛會,主角是一群長期躬身于公益的草根英雄,他們堅守著心中善的本能,只為讓社會更美好。這個周末,他們的公益踐行和夢想在杭州匯聚,只為喚醒更多人投身公益。
本次全球XIN公益大會高朋滿座、賓客如云,但真正的主角卻是一群默默無聞的草根英雄。馬云和他的小伙伴們為了感謝這群一直以來默默躬身于公益事業,以一股股微弱的力量,踐行著“讓世界更美好”夢想的草根英雄們,決定“辦一場世界級的大會,向世界講述一個個‘小而美’的公益故事”。并且,作為發起人,從去年夏天開始,馬云已經為這個大會默默準備了一年多的時間。
為了向這些草根英雄表達最赤忱的敬意和熱愛,這次大會專門創造了一個無論是新華字典還是大不列顛百科全書都沒有的新字:XIN(“親”下面加“心”)。“親”代表家庭和親情,一種親密的關系,寓意做公益不僅僅是個體的參與,更強調群體的融入,呼吁人人參與。“心”寓意用心和心態,做公益首先要用心,有真正的公益情懷,同時公益應該有“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
部分重量級嘉賓
出席現場的嘉賓:
潘基文,聯合國秘書長
戈登·布朗,英國前首相
薩爾曼·可汗,可汗學院創始人
姚明,籃球明星,姚基金創始人
李連杰,影視明星,壹基金創始人
史玉柱,巨人網絡科技董事長
視頻分享的嘉賓:
比爾·蓋茨,世界首富,微軟創始人,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主席
馬克·扎克伯格,年輕巨富,Facebook創始人,捐出99%股份做公益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奧斯卡影帝
霍華德·舒爾茨,星巴克創始人
重要觀點集萃
公益的職責是喚醒每個人心中的善良。——馬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公益在于參與,在于點點滴滴的行動。——馬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公益的心態,加上商業的手法,這是做成事情的最有效方法。——馬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今天任何地方任何災區,不會因為你捐出去的一點點錢而發生變化,你捐了錢,你自己發生了變化,世界才有可能發生變化。捐款真正發生變化的不是災區,而是你自己。——馬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看不到即時效果,就難以獲得公眾支持。——彭琪婉(春暉博愛)
今天就要種下公益萌芽,因為要過二三十年,教育和醫療的公益項目才能取得巨大進步。——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創始人)
教育是脫貧的關鍵。——戈登·布朗(英國前首相)
做公益就是一群有情有義的人做一件有意義的事。——阿里巴巴
馬云現場演講實錄
尊敬的潘基文秘書長,潘夫人,尊敬的戈登·布朗,尊敬的劉大使,各位來賓早上好!
非常高興大家參加今天的XIN公益大會,包括沒有來到現場的把愛心要給公益事業的朋友。
在我們決定要辦這個公益大會的時候,很多人說你們應該把時間放在賺錢上面。我也想過這個問題,一個人到底應該把時間放在哪里才是最對的。
七年以前阿里巴巴集團從錢塘江北面搬到錢塘江南岸,我們搞了一個活動。有些同事會游泳,我們就讓一些員工游過錢塘江搞接力賽,當最后一棒員工上岸的時候,我們發現他們身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塑料袋及各種各樣的殘渣,我們所有員工那一天非常震動,沒有想到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面,沒想到這就是我們在喝的水。
從那一天起,阿里巴巴所有員工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世界不夠好,你即使過得再好都沒有意義。所以從那一天起,我們決定阿里巴巴把每年千分之三的營業額作為公益基金來建設整個城市、國家和世界的環境保護。
我們以為那樣做就已經足夠了,但是我們很快又明白一個道理,公益需要錢,但是光有錢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公益和慈善還是有點差異,慈善在于給予,而公益是在于參與,是在于點點滴滴的行動。慈善可能以給錢為主,而公益需要你花出的是時間、激情、智慧以及所有你可能拿不出來的東西。你未必有能力去做慈善,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可以去做公益,參與公益。
我們認為,做公益、做慈善都是做人生一輩子中最大的一種福報。我們在啟動這個項目的時候,七年以來,我們發現在公益的路上,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同仁,他們一直在探求、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改變著生活、改變著我們這個世界。所以我們覺得我們這一批人需要有一個平臺、需要有一個機會來分享、交流我們的經驗和看法。
就像潘基文先生、戈登·布朗、薩爾曼·可汗、姚明、李連杰以及在座很多人,他們之所以受到尊重,因為他們在世界上做了除了自己以外的事情,付出了時間和真心。公益和慈善的不同,因為慈善是給出自己的善心,而公益在于喚醒更多的善心。慈善是個人的,而公益卻是以群體行動為主,公益應該是Public,慈善是個人行為,是善心,背后捐了多少,是個人隱私,把慈善做得太Public,可能味道會變樣,但是把公益做得太private,又缺乏影響力。公益不是花了多少錢,公益是看你喚醒了多少愛心。
人們經常在問,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之初性本惡。我一直覺得,從太極哲學來講,人剛出生的時候,50%的善和50%的惡是合在一起的,是教育、是文化、是信仰把我們的善意堆積了起來,善意超過了惡。但是由于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原因,往往惡的東西、壞的東西會偶爾淹沒我們的善良。所以,我們需要擦洗我們自己的良心、擦洗我們自己的善心——而喚醒擦洗我們自己善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參與點點滴滴公益的行動。
公益的職責就是真正去喚醒每個人內心的閃亮。我記得日本地震那一年,中國云南也發生了地震,我們公司決定捐款給日本三百萬人民幣,給中國云南一百萬人民幣。原因是什么,因為日本可能受的災難更大一點,當時我們公司內部有了巨大的辯論和爭論,第一為什么要給日本捐款,為什么給日本捐的比中國多,所以公司內網爭論非常之兇。
我的看法,我跟同事們講,你捐是對的,你不捐也有理由,但是你自己不捐,讓別人不捐那是不對的。今天世界任何地方任何世界任何災區,不會因為你捐出去的一點點錢而發生變化,你捐了錢,你自己發生了變化;因為你發生了變化,世界才有可能發生了變化。捐款真正發生變化的不是災區,而是你自己。
所以我們相信,你捐出去的每一分錢,因為你改變了,世界就會改變,世界不會因為你的錢發生改變,是你的內心發生了變化。這世界的窮,你救不完,這世界的病,你治不光,但是我們可以把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善意和善心給喚醒,這就是我們到處每年參加各種公益的初心,這也是我們今天舉辦這個公益的初心。
公益和慈善不同。慈善需要善心,公益除了善心,更要有善能,只有有能力,我們才能把事情做好。我們一直堅信“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這是做公益最好的辦法。政府考慮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得更為公平,科學家做事情是如何把事情做得更為準確,而企業家希望做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加有效。
今天的公益,政府、專家、企業家都應該加入進來,因為這些能力合在一起就是巨大的善能。善能,就是我們應該一起來努力、一起組織起來,真正做到有結果、有效率。
我們辦這個XIN公益大會,真正的含義是“心”,親情加上心里面的激情。各位,我認為心態、姿態和生態,是互為聯動、合在一起的,人的心態的好壞會影響人的姿態的好壞,而姿態的好壞又影響我們這個社會的生態。
我認為,心態就是儒釋道思想,也是我們今天每個人需要的信仰,就是感恩、敬畏和真心。我們對昨天的一切充滿著感恩之情,我們對于明天充滿敬畏,我們對于今天充滿珍惜。只有改變,從每個個人開始,我相信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好,從每個人改起,參與每個人點滴的行動,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
我對本次大會的解讀
本次大會有哪些創新性的成果?
這是第一次全球XIN公益大會,這是一個創造;
主辦方為這次大會生造了一個字——XIN(“親”下面加“心”),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 對這個“xin”字亦是饒有興趣,會議開始前便駐足于大幅海報前研究,在稍后的演講中,他更是對“xin”字的寓意大加贊賞,稱這個創新的字很有意義。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也在大會現場表示,應該把這個字加入到牛津字典;
這次大會還是第一次把焦點對準普普通通、默默奉獻的“草根英雄”,而不是像以往一樣千篇一律地聚焦大咖、慈善家,目標直指“人人公益”。
一家互聯網公司為什么要辦全球公益大會?
馬云自己的解釋是:其本人一直熱衷公益,受其影響,公益意識已浸潤到整個企業,憑借互聯網公司的屬性,多種“互聯網+公益”模式被催生出來,辦這次公益大會,阿里巴巴是“當仁不讓”。
事實上,作為全球領先、中國頂尖的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的確有這個能力。但有能力不代表有資格,有資格也不代表一定要辦。問題是:為什么是阿里?關于資格問題,我們看到了本次活動的主辦方是“杭州市人民政府、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也就是說“聯合主辦”。但所有人都知道,本次大會是由馬云“一手操辦”的。這可以說明馬云和阿里巴巴的擔當。
會上馬云倡導政府、專家、企業家都應該投入到公益上來,但大會現場,為何鮮見政府官員?
明眼人可能已經注意到了這樣一個事實: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于7月6日到10日訪華,這是他在聯合國秘書長任內第十次訪華。參加本次全球XIN公益大會,潘基文應該說是蒞臨現場的“最大腕”了。
但是,很耐人尋味的是,在7月9日全球XIN公益大會致辭時,馬云僅僅提到了一個有點政府背景的人物——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大使(其實,劉大使此行,看上去更像是陪同潘基文秘書長訪華),對其他政界官員只字未提。而據考證,作為“聯合主辦”方之一的杭州市政府,也不是完全沒有派員參會,主管副市長戚哮虎就在現場。
由此,似乎只有一個理由了:對于公益,政府有什么“難言之隱”嗎?好像也更讓人明白,在中國做公益,的確“任重道遠”!
本次大會的價值和意義何在?
以我對公益的關注和對本次大會的了解,我認為本次大會價值巨大,意義空前。
首先,本次大會,可以說是馬云在以一己之力,推動著中國公益事業的進程。他有一句話,非常令我感動。他說:“如果世界不夠好,你過得再好都沒有意義。”這句話是典型的“馬氏風格”,很樸實卻有分量,更有哲理。“這世界的窮,你救不完,這世界的病,你治不光,但是我們可以把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善意和善心給喚醒,這就是我們到處每年參加各種公益的初心,這也是我們今天舉辦這個公益的初心。”就憑這句話,就值得為他點贊。這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的擔當!
其次,本次大會,開誠布公地闡述了“人人公益”的理念。馬云通過個人的實踐,將對“慈善”與“公益”的理解做了比較性分析,引導更多人進行認真的議論與思考。而一些公益“草根”人物也用自己的行動給出了答案。愛心人士杜爽等人發起的“新1001夜”項目,在農村地區推廣睡前故事,嘗試為留守兒童帶來心靈上的安撫。一位畫家在寫生時被8歲的小孩觸動,開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為農村孩子圓夢。一位58歲的商人加入鶴慶西草海自然保護中心,拿著微薄的工資,保護他心中這塊世界上最美的地方。馬云用全球大會的形式,有力地詮釋著“普通人的公益,善小亦為。”
第三,本次大會的安排非常科學、系統,大會開設了5個分論壇,分別圍繞社會重點關注的教育、互聯網公益、環保、救援、醫療等5大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各路公益人士通過實際行動的分享,通過國內外經驗的比較,這些會議的成果,比將為未來的公益之路指明前進的方向。教育版塊成為“公益+”領域最受關注的熱點。在姚明看來,體育應該是“以體育人”;而“提供世界級免費的教育”成為可汗學院創始人薩爾曼·可汗的目標;馬云的基金會從“鄉村教師計劃”拓展到“鄉村校長計劃”,希望影響到無數的年輕人。
第四,本次大會引發了人們對公益之難的理性思考,人才管理、制度建設和技術支持等方面的思維碰撞,讓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國公益事業未來的希望。李連杰認為,志愿者保險缺失是目前的一大隱患;姚明覺得職業化的公益人才,是公益事業發展的方向;而馬克·扎克伯格則表示,他正在致力于創造工具,希望新技術的發展讓公益事業會有新機遇。
最后的話
同樣作為公益人,我很欣慰地看到了本次盛會的隆重召開。個人認為這次全球XIN公益大會,在人類公益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一個生造的新字:XIN(“親”下面加“心”),別具匠心,將“用心去愛,用心去做”的公益理念巧妙地進行了廣泛的傳遞。我相信,有無數的公益領袖砥礪先行,有更多的大愛之人為公益不斷夯實基礎,一定能喚起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公益實踐當中來!
從本次全球XIN公益大會上,我也有了一個很值得欣慰的收獲。因為,在南縣環保公益協會籌備過程中,已有愛心人士與我在具體落實”會員和志愿者保險”的有關事宜。這,也許也是我們在公益領域的一次創造性嘗試吧,但愿這次積極嘗試能為中國公益之路奉獻點點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