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調理治療腎虧腎虛藥物膠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調理治療腎虧腎虛藥物膠囊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以及工作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使越來越多的人因亞健康狀態,腎虛腎虧而出現頭暈目眩、記憶力減退、精力不足、眼干發澀、失眠盜汗、小便頻數、脈虛沉弱、腰膝發軟的癥狀,這些癥狀治療的藥物價格昂貴,治療費用高,治療周期長,且治療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費用低,治療周期短,且治療效果好的調理治療腎虧腎虛藥物膠囊的制作方法。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采用如下重量份數比組份腎茶1-10份、熟地10-100份、山藥10-100份、山茱萸20-100份、澤瀉10-100份、砂仁1-10份、當歸20-IOO份、白芍20-100份、車前子20-100份、覆盆子10-150份、枸杞子10-150份、五味子10-20份、血竭IO-20份、紅花10-20份、菟絲子20-IOO份,將熟地,山藥,山茱萸,澤瀉,白芍和枸杞子水煎濃縮成膏,將菟絲子、車前子、五味子,覆盆子,血竭,紅花,當歸,腎茶,砂仁烘干,然后粉碎過80-120目篩,與上面濃縮膏混合后再烘干后裝入膠囊即制成。本發明積極效果如下本發明藥物系根據祖傳秘方,加以實際臨床實踐調整而最終確認以下合理的配伍比例,并且臨床證明比例過高或過低均不能使各組份之間產生理想效果。本發明藥物中熟地:甘微溫,入肝腎經,滋陰補血,益精添髓,此藥專補腎經腎虧血衰,非熟地而不能除。山藥:甘平,入肝脾腎經,鍵脾,補脾,固腎,益精,治諸百損。覆盆子:甘酸平,入腎經,補肝腎,縮小便,助陽固精,明目,添精補髓,不問下焦虛實寒熱,收攝耗放之陰氣而生精。砂仁:辛溫,入脾胃經,脾胃是后天之本,后天可以助先天,行氣調中,香氣能和五脈,隨所引藥通行諸經。山茱萸:酸溫,入肝腎經,補肝腎,澀精氣,固虛脫,補骨髓。五味子:酸溫,入肺腎經,滋腎生精斂肺,現代藥理研究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動,提高工作效率,對心臟有強壯的作用,含維生素C,E等。車前子:甘寒,歸腎膀胱經,利水清熱明目,祛痰,主下降入脾胃,去腎之邪水,去脾之積濕,利小便而不走氣。當歸:甘辛溫,補血和血,閏燥猾腸,調經止痛,腎虧必有淤血,活血必能調腎。紅花:辛溫,入心肝經,能活血通經,祛淤止痛,善通利經脈為血中氣藥。血竭甘成平,入心肝經,散淤活化腎經之血,而無留滯之患。白芍:苦酸涼,入肝脾經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腎茶:又名貓須草和不老草,甘淡微苦涼,具有請熱祛濕,排石利水,滋腎潤肺,補肝明目之功。澤瀉:甘泉入腎膀胱經,利水滲濕瀉熱,瀉腎之邪氣。枸杞子:甘平,入肝腎經,滋腎潤肺,補肝明目,堅筋耐老,除風,為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藥。菟絲子:甘溫,入肝腎經,益腎固精,養肝明目,止瀉安胎。方解:君以熟地味甘入腎,滋陰補腎,填精益髓;臣以山茱萸酸溫,入肝,補養肝腎,并能澀精;山藥甘平,入脾,補益脾氣,并能固精,以滋后天之本,以后天養先天;白芍滋陰,當歸補血而使補而不滯,'補腎者先寧欣〃,男女之精氣由血而化;枸杞子和菟絲子生精補腎;覆盆子和五味子潤精生血;車前子利尿固腎以陽中求陰助君;佐以澤瀉利濕瀉濁,以防以上諸藥滑膩,砂仁調理脾胃以理氣使以腎茶引諸藥入腎而發揮作用;諸藥合平淡而神奇,是陰陽俱調,有制之師滋陰調陽,益壽延年,祛邪散淤。本發明藥物主治腎陰陽虧虛,各種慢性病后期調理(久病體虛癥),再障性貧血后期調理,不育癥調理,癥見腰膝酸軟痛,頭暈目眩,耳聾,盜汗,畏寒肢冷,心悸,消渴,足跟作痛,舌紅少苔,陽痿,記憶力減退,脈沉細數無力。本發明藥物臨床共計治療腎虧、陽痿不育、再生障礙性貧血后期以及慢性腎炎后期腎陰陽虧調理300例。診斷依據為主訴,頭暈目眩,腰膝酸軟,小便多,失眠盜汗,眼干發澀,脈沉弱無,苔白,倦怠乏力,記憶力減退,年齡段18-65歲。使用1-10個療程(一個月為一個療程).治療中停服其它藥物,療效標準(l)痊愈,自述癥狀全部消失,四診體征消失,連續l年觀察無復發;(2)顯效:主訴癥狀減輕,需鞏固應用,四診明顯減輕;(3)有效自覺癥狀有好轉,四診減輕;(4)無效:主訴癥狀無明顯好轉。臨床情況如下表所示:<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典型病歷李小三,男,58歲,河北石家莊人,癥狀:頭暈目眩,眼干發澀,失眠盜汗,尿浮腫,小便頻數,每日夜18次,每次150ML左右,脈沉,弱,舌淡苔白有齒痕,服用本發明藥物3個療程(一個月為一療程),癥狀全部消失,小便每天4次.隨訪5年沒有再復發.趙麗敏,女,38歲,河北趙縣人,再障性貧血6年,癥狀:心慌,腰酸,頭暈,倦怠乏力,尺脈細數,苔白,畏寒肢冷,指甲蒼白,治療6年未治愈,后用本發明藥物6個療程,諸癥狀消失,隨訪5年未見復發。張春霞,女,36歲,患慢性腎炎10年,癥狀:面色灰暗,腰酸無力,舌淡苔薄,脈沉遲,多尿,脘腹脹悶,心慌氣短,輕度水腫,西醫化驗3個尿蛋白,后服用本發明藥物10個療程,諸癥消失,化驗正常。本發明藥物對于亞健康狀態,腎虛腎虧,腎病,再障貧血及各種慢性病不同時期出現頭暈目眩、眼干發澀、失眠盜汗、小便頻數、脈虛沉弱、腰膝發軟的癥狀為主的表現有很好的調整和治療作用。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五臟六腑之根,百病之源''百病之主俱從腎治'。腎為先天之本十分重要,本發明藥物經30年實踐證明特點是在于調腎不在于專補腎,在于調理腎的陰陽平衡,易于為廣大人民所接受,這對改善國民體質,克服慢性疾病和現代病的威脅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l:本發明采用如下重量份數比組份腎茶l份、熟地10份、山藥10份、山茱萸70份、澤瀉10份、砂仁10份、當歸70份、白芍20份、車前子100份、覆盆子10份、枸杞子10份、五味子15份、血竭20份、紅花10份、菟絲子20份,將熟地,山藥,山茱萸,澤瀉,白芍和枸杞子水煎濃縮成膏,將菟絲子、車前子、五味子,覆盆子,血竭,紅花,當歸,腎茶,砂仁烘干,然后粉碎過80目篩,與上面濃縮膏混合后再烘干后裝入膠囊即制成。實施例2:本發明采用如下重量份數比組份腎茶5份、熟地100份、山藥50份、山茱萸20份、澤瀉50份、砂仁5份、當歸20份、白芍60份、車前子20份、覆盆子100份、枸杞子150份、五味子10份、血竭10份、紅花15份、菟絲子60份,將熟地,山藥,山茱萸,澤瀉,白芍和枸杞子水煎濃縮成膏,將菟絲子、車前子、五味子,覆盆子,血竭,紅花,當歸,腎茶,砂仁烘干,然后粉碎過100目篩,與上面濃縮膏混合后再烘干后裝入膠囊即制成。實施例3:本發明采用如下重量份數比組份:腎茶10份、熟地50份、山藥100份、山茱萸100份、澤瀉100份、砂仁1份、當歸100份、白芍IOO份、車前子60份、覆盆子150份、枸杞子100份、五味子20份、血竭15份、紅花20份、菟絲子100份,將熟地,山藥,山茱萸,澤瀉,白芍和枸杞子水煎濃縮成膏,將菟絲子、車前子、五味子,覆盆子,血竭,紅花,當歸,腎茶,砂仁烘干,然后粉碎過120目篩,與上面濃縮膏混合后再烘干后裝入膠囊即制成。權利要求1、一種調理治療腎虧腎虛藥物膠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份數比組份腎茶1-10份、熟地10-100份、山藥10-100份、山茱萸20-100份、澤瀉10-100份、砂仁1-10份、當歸20-100份、白芍20-100份、車前子20-100份、覆盆子10-150份、枸杞子10-150份、五味子lO-20份、血竭10-20份、紅花lO-20份、菟絲子20-100份,將熟地,山藥,山茱萸,澤瀉,白芍和枸杞子水煎濃縮成膏,將菟絲子、車前子、五味子,覆盆子,血竭,紅花,當歸,腎茶,砂仁烘干,然后粉碎過80-120目篩,與上面濃縮膏混合后再烘干后裝入膠囊即制成。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調理治療腎虧腎虛藥物膠囊的制作方法,將熟地10-100份,山藥10-100份,山茱萸20-100份,澤瀉10-100份,白芍20-100份和枸杞子10-150份水煎濃縮成膏,將菟絲子20-100份、車前子20-100份、五味子10-20份,覆盆子10-150份,血竭10-20份,紅花10-20份,當歸20-100份,腎茶1-10份,砂仁1-10份烘干,然后粉碎過80-120目篩,與上面濃縮膏混合后再烘干后裝入膠囊即制成。本發明藥物對于亞健康狀態,腎虛腎虧,腎病,再障貧血及各種慢性病不同時期出現頭暈目眩、眼干發澀、失眠盜汗、小便頻數、脈虛沉弱、腰膝發軟的癥狀為主的表現有很好的調整和治療作用。文檔編號A61K36/9064GK101361943SQ200810079480公開日2009年2月11日申請日期2008年9月28日優先權日2008年9月28日發明者劉立軍申請人:劉立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