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述史官方原創
家中有老人的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親戚好友聚在一起為老人過生日,這是盡兒女孝心的一種傳統形式,也是為了祈求老人能延年益壽,畢竟做壽有吃長壽面、長壽糕的習俗,但是我也聽說有些地方是不提倡老人過生日的,這是為什么呢?
打聽了一下,無外乎有幾個原因,第一點來說,民間有種迷信的說法,陽間熱熱鬧鬧的生日,會吵到地下的閻王爺。你不過的話,閻王爺可能記不得你,你也能多活幾個年歲,但是他一看你還熱鬧的辦生日心里不樂意了,一看生死簿還有好幾年,再拿筆給你減上幾年的壽命,當然這種說法不過是民間迷信,有的地方把這種不過生日的習俗叫做“躲生”,有的地方躲生是為了與生肖相沖的人相遇所以不過生日,有的則是逢一些特殊年齡不過,就比如七十、八十不過,往往提前一年過。
當然我覺得這種說法可能更多的是現實原因,你看像是老人過生日,每年一小壽,十年一大壽,在一些重視民俗的地區,這種生日排場得是相當大,遠親近鄰都得前來賀壽,來還不能空手來,得提著厚重的壽禮,有些有錢的人家恐怕還得請戲班子搭臺唱戲,所以這一通生日辦下來是勞民又傷財。然后在農村又特別重視人情,我來參加你壽宴了,你一定也得來參加我家的,這么一來二往,光相互參加各種宴會就夠折騰人的了。
有人老人不想過生日可能也有他們自己的原因,有些老人覺得自己過了生日后這是提醒自己又老了一歲,反而是有了心事,擔心自己哪天離開,又舍不得膝下子女。老人心里也想自己年齡大了,特別怕麻煩,他們最需要的是家庭團圓,能常見到自己的孩子,越大排場的生日反倒是更像形式主義,無非是走個排場,讓外人看到孩子們有多孝順,但是老人們心底里并不愿意,他們艱苦樸素了一輩子,自然也不愿意把錢花在這些虛頭虛腦的東西上。
所以我覺得,人老了應該過生日,但是一切從簡最好,那些大排場反而不那么重要,常回家看看,多關心關心父母,比任何形式都能盡到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