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述史官方原創
我們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有時候人的命運這個東西挺神奇的,有的人運氣特別好,好像他無論做什么事總能逢兇化吉,有的人呢,無論怎么努力,運氣總是差別人一截,生活不幸我們總是歸咎于命不好,歸結于我們沒有好的運氣。但往往有沒有福報,其實在你身上或許早有體現。所以我來介紹幾種有福報的特征,看看你身上有嗎?
“
第一種,常懷感恩之心的人。
古人常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但現實情況往往是大家會覺得不占便宜就吃虧了,是不是?感恩其實也不是什么新詞了,但有些人就是相對自私,蹭飯,蹭車,特別是蹭車這個事,這個真的會讓人感受特別不好,大家有經歷過沒有?捎著他吧,其實好像沒那么順,不帶他吧,又不知道怎么開口,所以大家也可以聊聊,如果有經驗的話互相支支招。
“
第二種人是勤奮不息的人。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道理誰都知道,但無奈,還是懶啊,懶得做飯,懶得運動,懶得看書。那這個懶癌的問題怎么解決呢?怎么讓自己變成一個勤奮的人呢?我還真有一個辦法,大家可以試一下,想辦法把別人對你的要求變成你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就是說你做事情的動力一定不是能外需,必須是內需。
我說一個可能不怎么恰當的例子,大家一般多久洗一次頭發,兩天還是一天?如果你是一個正常情況下通勤的上班族,你可能因為天氣冷不會每天都洗澡,但一定會經常洗頭發,對不對,因為我們有對自己形象包括個人衛生的要求。所以你的這個行為就來自你的內需不是外需,內需的行為會比外需來的要更好實現。所以按這個邏輯,大家是不是可以試一下換角度思考你的外需怎么轉化成內需。
“
第三種人是心懷善念的人。
春秋時期有這么一個典故,秦晉交戰中,秦穆公被晉兵包圍,眼看著就要命喪敵手了,突然不知道哪里沖出來一群原始部落的人,救了秦穆公一命。原來是多年以前,秦穆公打獵的時候,帶著的馬被原始部落抓住吃了,將士們很生氣,把這些人給抓了,就想殺人,但是秦穆公制止了,不僅放了他們,還說吃馬肉怎么能不喝酒呢,不僅沒降罪還賜了酒。沒想到多年之后,當初的一點小恩惠,讓秦穆公撿回了一條命。
做善事你不一定會得到好的回報,但是,那種內心的豐盈和滿足感,我們很難通過其他方式獲得。當然做善事的初衷一定是你真心的想要幫助大家,不是為了得到回報所以才做。
今天分享的這幾個特征,其實做起來都不難,如果你最近運氣沒那么好,信我一次,可能你的好運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