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述史官方原創
中國幅員遼闊,無論是南北還是東西跨度都尤其大,因此也誕生了眾多的方言,有些方言或許接近普通話,我覺得東北話、山東話算是人人都能聽懂,但是也有些方言,諸如閩南語,福建以外的小伙伴可能聽一百遍也搞不懂說的啥。那么今天,我來列舉我心目中最難聽懂的三種方言,看看你能聽懂幾種。
第一種,閩南話。
閩南話廣泛分布在福建、臺灣一帶,還通過海外移民成為一些東南亞國家的語言,但你絕對想象不到這個純正的南方腔最早來源于北方,最早在五胡亂華時期,一些北方人為了躲避戰亂移民到了南方,特別是河南一代的“衣冠八族”,也就是詹林黃陳等姓氏大族,他們把當時的河南話帶到了泉州一帶并與當地方言融合,誕生了早期的閩南話,后來也是經歷了幾次北方的移民后,融合了部分中原話才真正形成了閩南語,這類方言難就難在有時候一個字有無數個發音,所以記憶起來是非常困難的。
第二種是,粵語。
粵語主要集中在兩廣一帶,關于粵語的起源,還是早期中原話的傳入,古人解釋粵語的成因,是“千余年來中原之人徙居廣州,今之廣音,實隋唐時中原之音。”所以粵語中的很多發音,都帶有隋唐時代語言的影子,甚至南懷瑾先生認為,在唐代粵語其實就是大唐的通用語言。現在將粵語的人不少,畢竟全球有一億多人會講,但是不代表粵語不難,經常看有些人模仿粵語講話唱歌,一般人聽不出毛病,但是在當地人耳中就原形畢露了,漢語只有四種聲調,但是粵語足足有九種,所以后天再去學習難度很大。
第三種就是傳說中的溫州話。
聽朋友調侃溫州話是,兩個溫州人對話都得靠著手勢比劃才能勉強交流,溫州話保留了大量古代的吳音,起源于先秦時期的吳、越兩國的古越語,然后在后世又與中原音、福建話相結合,誕生了新的方言,溫州話難就難在,整個溫州地區就包括閩南話、蠻講、蠻話等眾多不同方言,它們統稱為溫州話,所以才有了兩個溫州人互相聽不懂話的現象。
那你覺得什么方言才是最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