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到荼蘼花事了
舒雯
《詩經》所云“予手拮據,予所捋荼”之“荼”指的是荻,一種類似蘆葦的植物開的花。而《漢書》中的“巖如荼”的“荼”指的是茅草開的花。雖然這兩個“荼”所指的植物不同,但荻、蘆葦和茅草的花都是白的,故都叫“荼”。這些植物開花時,遠遠望去,白茫茫一片,所以古人就用“如荼”來形容白衣素甲的士兵方陣,又用“如火”來形容紅衣赤甲的士兵方陣。后來,“如火如荼”成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氣勢蓬勃、氣氛熱烈或情緒激昂。
而“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意思是:誰說“荼”是苦的呢?它和“薺菜”一樣甜啊。這個“荼”指的是一種可以吃的苦菜,開著像菊的黃花,莖折斷后有白汁流出來。按今天的植物學的界定,指的是菊科苦苣菜一類的植物,因味苦,故稱“苦菜”,也稱為“荼”。
“荼”的苦給人的是一種味覺上的感受,由此引申為精神上的痛苦。如《書·湯浩》中說:“爾萬方百姓,罹其兇害,弗忍荼毒。”此“荼毒”就指百姓所受的痛苦,后來多指殘害別人,使別人痛苦,如“荼毒生靈”就是這個意思。
《紅樓夢》中曹雪芹用荼蘼表示眾芳凋謝。荼蘼花開代表女子的青春不再及少女感情的終結。愛到荼靡,意蘊生命中最刻骨銘心的愛即將失去。蘇軾詩曰:“荼靡不爭春,寂寞開最晚。”總之,荼蘼是一種傷感的花。